
会员
陕西省志·民政志(第九卷·政治)(1990-2010)
更新时间:2019-09-09 16:45:16 最新章节:编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是《陕西省志》中一部重要志书,全志约90万字,图片120余幅,全书浓缩了21年民政业绩于一册,全方位、多层面、聚焦式展现了全省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忠实地记录了陕西民政人的奋斗足迹,真实地反映了陕西民政事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所做的突出贡献。是一部政治观点正确,史料翔实,文图并茂,编纂较为成功的省专业志,具有重要的“资治、教化、存史”作用,展示了陕西生动壮阔的时代历史画卷。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在阐述古代城镇起源、结构、鉴定方法,以及扼要介绍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古城的基础上,从辽金行政机构设置出发,按其古城建筑时间、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行政机构设置沿革、古城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等,展开专题研究。希望能为辽金史地研究者或对辽金史地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及启发辽金史地研究问题的思考。历史28.2万字
- 会员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79个街道,一区一册,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历史3.7万字
- 会员本书将近代北京置放在近代中国大历史的框架之下,截取若干典型事件、现象与文本,通过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多维视角透视,交织呈现北京从一座传统帝都到近代城市演进过程中的纷繁画面。具体内容涵括20世纪初期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初步启动、二十年代北京知识群体面对时代更迭时在思想与行动上的选择、国民党新政权建立之后对北京的政治与文化改造、三十年代北平发展路径的新规划、消费空间与城市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抗战时期北平的文化历史23.6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和总结了浙江历史文化村落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社会经济变迁发展的条件、阶段性特征和一般规律,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特色和中国经验,其中重点研究了当前浙江历史文化村落的分布、地域类型、文化特征、文化遗存及经济社会状况,典型历史文化村落的经济社会变迁、历史文化村落的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规划、中国历史名村变迁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借鉴意历史22.7万字
- 会员201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在华北古城——保定举办了以“华北城乡与近代区域社会”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为会议论文集结而成,从不同侧面探讨近代华北及区域史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京津冀区域社会史。历史37.1万字
- 会员地湖乡是“一块贵州飞落湖南的‘插花地’”,虽游离于天柱母体之外,但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天柱建县之日起,就一直认同天柱这个“母亲”,矢志不渝。地湖虽小,但坊间流传的故事、文献典籍的记载,都诠释着地湖何以成为“插花地”以及存续至今的社会文化历史过程。本书试图利用这些民间故事、文献记载,探究地湖成为“插花地”的始末,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湖人又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去强化和传承这种认同,使地湖“插花地”身份历史21.8万字
- 会员本书是关于一座北方小城的地志学。作为融合历史人类学与都市社区研究的尝试,本书借鉴人类学“地志学转向”对世界物质性的关注,运用“地景制作”的概念,通过城市整体空间及历史建筑、公共空间与家园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一座城市的地志脉络,探讨了其中的权力、文化与历史。基于城市地景制作的历史实践,归纳出空间支配的不同类型:帝国晚期的“象征支配”,改革开放之前的“总体支配”,当下的“生命支配”。最后探讨了近代以来中历史22.2万字
- 会员晚清湖北现代化历史内容丰赡、气势宏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不拘泥于现代化的理论诠释,尽可能地搜集相关史料,着重陈述晚清湖北与现代化相关的历史变相,兼及探讨此种变相产生与运动的内在机制。就具体框架而言,本文分为两部分,纵深面与横切面兼顾,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着重论述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历史动态进程;第二部分横向剖析,主要探讨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历史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