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天路在线阅读
会员

奔走天路

(英)约翰·班扬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集6.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1-16 15:27:09 最新章节:对症下药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由“天路指南”和“窄门”两部分组成。天路、灰心潭、名利场、窄门都是经典之作《天路历程》中著名的场景,但这些比喻有什么意义,要怎样面对呢?在本书中,班扬将亲自为您解读。
译者:维真
上架时间:2019-01-31 00:00:00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约翰·班扬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远望此地》是诗人清平近二十年来写作的文章汇编。文集编为三卷:卷一为序跋访谈,卷二为随笔杂思,卷三为诗评诗论。所收文章,语言风格多变,切入话题角度独特,或由一点发散到写作、人生的各个方面,或从多个方面归结到一个高度凝聚的启悟中心点,行文自由流畅,观点超拔凡俗,生动而不教条,崇尚多元而不拘泥于某个或传统或先锋的非此即彼的论断,因而兼具思辨性和可读性。
    清平文学11.6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先秦诸子的文艺观》《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钟嵘》三部作品。《先秦诸子的文艺观》梳理了先秦儒、墨、道、法及其他学术流派的文艺观念。《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以中西比较的视野,从艺术构思、艺术形象、创作方法、艺术表现的辩证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探讨了古人有关创作的思想理论体系。《钟嵘》从理论和创作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诗品》的理论特色、批评方法及其诗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张少康文学36.7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年来科研工作者获得的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优秀科研成果,内容涵盖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主要学科研究领域,集中展示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再现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为推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库服务的奋进足履,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鲜活缩影和学术印记。
    马勇进主编文学46.6万字
  • 会员
    本书总括先秦至近代文论发展之大势,又阐释分析了重要理论家和理论名著,对总体文学观念以及诗、文、词、小说、戏曲等各体文学的批评及理论都有论述。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张少康文学37.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第八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集,精选了第八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小说、散文、剧本类的部分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围绕“擘画‘十四五’宏伟蓝图,放飞新时代青春梦想”这一主题,反映了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及新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青春风采,如长篇小说《未来之城》畅想了未来科技世界的巨大变化;散文《分水岭》描摹了平陆运河的历史变迁;网络剧剧本《药王残卷》突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吁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等等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组委会编文学19.8万字
  • 会员
    本书集结了胡辛教授30余年来自家创作的论说与文艺评论部分文章。主要从女性书写、地域情怀、电影探微、电视对话和作者论等五个方面展开。对相关文艺作品、文化现象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解读与分析。与胡辛教授创作笔墨相比,本书的论说似更见作者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透彻的剖析、犀利的文笔,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胡辛文学49.1万字
  • 会员
    本书稿系作者的部分论文结集,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分属晚清和民国两个不同时期,既有朝廷重臣如张之洞等,也有藏书家如梁鼎芬等,涉及人物和内容比较广泛。
    冀满红文学22.7万字
  • 会员
    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
    牛宏岩编注文学12.5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的是瑶族作家潘红日自2016年以来已经发表的15部作品,分别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部分:4部短篇小说《码头》《补粮》《暗香》《回来》,10篇散文《罗仕林的个人简历》《考试》《最美风景》《相约合山》《邕宁榨粉》《远方》《纪念碑脚》《天峨石记》《蜂窝煤蛋糕》《孕育寿星和作家的地方》和1部报告文学《美丽山花》。题材涉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生动反映了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精神特征
    红日文学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