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
更新时间:2019-12-27 13:20:02 最新章节:朱元璋追赠封爵功臣表
书籍简介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善于笼络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有决断力,朱元璋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元末豪强的“圣贤”之质,助他登上大位。当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他则露出青面獠牙,以残酷恐怖的屠杀手段,推翻八百年来的传统政治制度,将专制政治发挥到极致,废丞相,肆意屠杀功臣,设立锦衣卫,贱视文臣,推行严密的里甲制度强制民众迁徒,干预民众从业自由,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等等。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在民众的脑髓里注射从历代思想库中精炼出来的毒汁,使整个中国的神经被麻痹成植物状态,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朱元璋的成功与失败都离不开“中国”这一文化土壤。本书将朱元璋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细致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的朱元璋。
品牌:华章同人
上架时间:2019-11-01 00:00:00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章同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历史5.3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讨论了晚明史家明史考据的若干重要问题,主要以王世贞、钱谦益、潘柽章的明史考据成果为核心,并将对明史考据有重要贡献的焦竑、张朝瑞、朱国桢、徐学谟等史家的著作列入其中,为考据学于明中后期兴起补充另一种解释思路。同时综合考察了明代的明史考据成果,全面分析、总结了明人的明史考据成就。历史25.4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政治诗是中国古代以政治事务为题材的专类诗歌,主要记述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状况,涉及税政、役政、粮政、荒政、漕政、河政等诸多政务。中国古代政治诗对各类政治人物和事象进行褒扬或贬斥,形成了颂政诗和怨政诗两大范畴作品。本书以先秦至清末政治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古代政治诗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古代政治诗的基本面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诗的价值体系,总结中国古代政治诗的创作规律,是一部系统全面阐释中国历史97.7万字
- 会员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得到国际社会众多民间援华组织的支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有中国人民“在西半球最忠实朋友”之称的英国援华会。援华会成立于1937年9月,不仅在英国国内掀起援华抗日的高潮,而且搭建起国际合作援华的平台,使英国一度成为世界援华运动中心。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考察了援华会的成立、发展和退出历史舞台的全过程,分析了援华会早期蓬勃发展和后期逐渐衰落的原因。对援华会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也有所讨论,历史24.8万字
- 会员本书集中反映国内2019年清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所收论文均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不同单位。这些论文意在论证清朝的“中国性”,回答历史上“什么是中国”“中国的边界在哪里”等问题,证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批驳了以美国“新清史”为首的“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不是中国”“长城线以北不是中国”等错误观点。历史32.7万字
- 会员本书对1091人、1294人次的清代科举士人的官年与实年做了考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研析,就官年减岁的比例和岁差、乡会试中式的平均年龄及减岁平均岁差、兼存乡试会试朱卷的文人官年、官年改岁不改月日的现象等予以考索归纳,就官年现象的文化内因予以总结分析,尽可能探究问题的实质。历史3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