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有痕:古北路小学教育教学文集在线阅读
会员

师道有痕:古北路小学教育教学文集

金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教育13.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11 14:55:36 最新章节:尊重差异 作业分层 智慧共享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稿收集了古北路小学近年来在课程改革、教师团队建设、学校管理与文化创建中的经验做法的文字资料,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类:首先是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其次是关于德育及教学经验理论的;最后是关于教育科研方面的。既有校长的办学思想、老师们的经历故事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呈现,也有相关理论的诠释与思考、经验与创新做法的分享、案例的解析以及对未来的畅想,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与借鉴。
品牌:上海社科
上架时间:2019-05-27 00:00: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社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由17篇论文组成,其中16篇是广西民族大学历史系本科生与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生的论文,内容涉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主题教学、教师专业阅读、红色研学、史料教学、问题教学、大概念教学、课后作业等。有的旨在阐发旧题新知,有的重在探究时题新意,有的则从小处精研以窥斑见豹,有的从大处立论以廓清迷思。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在尊重学情的前提下,运用适宜的理论或方法,着重对学生“思想技术”
    滕兰花主编社科19.5万字
  •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5年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了高考志愿的政策动向、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选科要求、就业前景、考研方向、推荐学校等信息。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院校的地理
    吴梅俏 周密 陈红雨编著社科56.8万字
  •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校简介及录取分数线速查》(2023年版)是高考学子不可缺少的志愿填报工具书。书中包括31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的649所本科院校不同批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各高校的院校代码、学校简介、办学条件、开设专业、重点学科、收费标准等实用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对所需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填报合适且理想的大学,避免因志愿选择不当而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撞车”现象。
    吴梅俏 陈茜 陈红雨等编社科12.8万字
  •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改善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机遇的不二之选,是我们完善学校教育最有力的杠杆,而专业知识是实现有效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知识是教师在核心任务上持续展现出的卓越表现,它与资格、职称甚至经验无关。如何系统地发展专业知识,成为专家型教师?作者围绕专业教学,提出了提升教学的关键系列活动,包含六个核心要素:理解、观摩、尝试、坚持、匹配、拥有。这六大关键要素构成了有效专业发展的核心,结合教学的核心任务,共
    (英)佩普斯·麦克雷社科2.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媒体高校德育教育创新的专著,新媒体对高校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媒体既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本书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的形态角度着手,通过分析新媒体的应用,主要讲述了当前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德育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探索新媒体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创新实施路径,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寻找全新方向,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于德育
    沈红兰 曾舒珩 白博社科17.6万字
  • 会员
    《和谐师生关系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研究》一书集中了作者近20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心得体会与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成因、对策与保障机制研究,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师生交流机制的建立与优化研究,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和谐校园建设
    洪富忠社科15.9万字
  • 会员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道理》对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思政课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思政课教学中的细节叙事、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贯穿及化“意识”为“方法”、化“自发”为“自觉”等新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深入阐述。全书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字洗炼、富有新
    沈壮海社科18.4万字
  • 会员
    本书为第二届传统文化进校园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来自北师大文学院和扬州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院等全国各地的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以及来自各地的基础教育学校代表,研讨会围绕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活动等育人全过程,开展研讨和商榷。该论文集的内容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要求,并就如何丰富和提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传统文化育人效果等问题提供自己的
    康震主编社科17.4万字
  • 会员
    本书依据“产才教城”互动发展分析框架以及国内外最新职业生涯发展及创业相关理论,基于对国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需求的结合思考,衡量成渝地区高校就业创业导向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的契合度,研究两地高校现有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构建出一套以成渝双城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多方市场主体参与、能动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产才协同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本书主要涉及对六部分内容的分析
    郭静林社科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