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
更新时间:2020-05-22 18:48:1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先秦至南宋为研究时限,对早期戏曲的发展与形成进行了空间的、立体的、多方位的观照。作者在叙述构架上,首先论述“先秦-秦汉伎艺的生成及流播”,着重厘清在戏曲生成过程中诸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对戏曲起源、生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继之探讨“魏晋-隋唐伎艺的生成及演出”。在论及北宋杂剧和辽、金戏剧时,则从“宫廷搬演”与“市井演出”两个层面,全面论述了宋杂剧的生成环境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雅语、俏语的流行与早期戏剧语言风格形成之关系。本书认为戏曲的生成,就是不间断地删汰旧的内容,吸纳新的营养,在变异中实现转化,在转化中求得发展。南戏的生成方面,作者从地域文化着眼,重点探讨了浙东一带的文化指向与南戏外在特征、思想形态形成的关系问题。书中提出的诸多学术新见,如在金诗中发现根据大曲所叙故事而绘成彩色图画的记载,对宋、金杂剧剧目的钩稽与考证,对南戏术语“说关”“吊场”的新解等,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研究者关注。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兴勤
- 会员1982年出版的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是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一部古典戏曲总目,汇集戏曲4750余种,极具参考价值。由于条件所限,该书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本书在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庄目”进行了全面订讹、增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庄目”已收曲目辨正130种、已收曲家辨正133人;下编为“庄目”未收曲目增补250种、未收曲家增补35人。本书将对“庄目”乃至古代戏曲文献的研究起到助推作用。汉语27.8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对当前我国演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涉及我国演艺院团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演艺领域的改革发展,我国演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与创新,我国演艺院团国际化战略推进与评估体系构建,重点发达国家演艺院团发展经验借鉴以及十八大以来探索实践与新时代展望。书中围绕我国演艺院团改革、创新与发展,直面演艺院团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艺术18.4万字
- 会员民国以降,北京戏剧在城市近代化的激荡变革中承袭着传统并吸纳着新质,形成了初步发展的戏剧市场体系。本书试图通过对1912—1937年间戏剧市场的剖析,还原戏剧市场在行业结构、基本业态、运行机制、竞争态势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并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视角下判定其发展阶段及其转型特征。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变迁,体现了近代化进程中城市戏剧发展的普遍性历史境遇和转型特点,也彰显出北京从帝都向地方性城市转艺术20.2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内涵,考察象征主义戏剧的思想渊源及其在理论建构和文本创作层面的探索,带领读者走进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艺术世界。下编论述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外延,即影响和当代价值,旨在引导读者跳出象征主义戏剧的世界,重新审视20世纪这一戏剧流派在艺术领域内外所体现的价值。艺术23.2万字
- 会员书稿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和民族志的阐释框架,观察藏族史诗演述类型及其文本形态呈现出的多样性,包括各大寺院与民间遗存的“格萨尔”说唱文本、说唱表演形式、乐舞、剧目、口传艺人与文化习俗及其艺术特色等历史变迁,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将格萨尔藏戏演述与藏民族世代相传的史诗相对照,甚至与传统习俗相对照,阐释藏族格萨尔史诗与戏剧发生、功能、发展及其演述形态、叙事模式之间的文本转化,是口头传统与戏剧的互文与衍生,从而解释艺术22.3万字
- 会员20世纪90年代以及世纪之交,以《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脱到底》《诺丁山》《真爱至上》为代表的一批英国喜剧电影获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双丰收,并且成功走向世界。本书试图以对这批电影的分析来回答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以喜剧电影为代表的流行电影是否有成为文化标签的可能和优势?这个问题既来自一种文化间的观察,也来自一种“全球对抗好莱坞”的电影行业忧思。艺术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