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第二卷)文献综述(下)
更新时间:2020-09-25 10:49:31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30年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阿拉伯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南亚文学研究、撒哈拉以南文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基本上都按照区域或国别文学史的线索来编排各章内容,围绕每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阐述三十多年来我国外国文学界对其所作的研究,以求透过发展的视野见出相关研究的连续性脉络、阶段性特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英国文学研究方面,通过历史线索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国文学研究成果丰厚,研究范围基本涵盖了英国文学史的主要阶段,其中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研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批评系统,对诸作家的研究已从起初的生平、作品的简单介绍、翻译与赏析,逐渐发展到理论研究以及综合框架下的多元探究和文本细读。事实上,这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嬗变也可以用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趋势。这种日益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研究趋势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重视对外国文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不无关系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包含对于丝绸之路及其交通路线的研究,丝路沿线古代城址、关隘的调查考证,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敦煌文化研究几部分。书中对于丝绸之路研究中若干学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通过多年来持续地在丝路沿线的实地考察,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丝绸路上遗存的一批古代城址、关隘驿站的位置及其历史变迁等做了必要的探讨,摸清了其历史面貌;同时对于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作用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文化27.4万字
- 会员本书从鲁迅所置身的民俗文化场域入手,以辩证的视角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予以认真、系统地考察。着重从鬼文化意象、宗谱文化意象和水文化意象探讨鲁迅怎样借助民俗文化意象实现对个人感情和文化思想的表达;同时通过对鲁迅作品中与女性相关的民俗事象描写的梳理,探讨其文化批判、女性塑造和民俗文化三者之间的秘密贯通和彼此照应;其次通过对鲁迅笔下文化英雄形象中积极民俗文化因子的挖掘,揭示鲁迅文学世界中诗意的想文化18.3万字
- 会员本书从汉学期刊研究视角解读《教务杂志》办刊历程,梳理近代汉学知识传播网络,通过期刊文本和数据分析阐释汉学传统嬗变中的传播主体、主题和话语,展现刊物在汉学研究中的独特贡献与价值。文化9.9万字
- 会员唐代文馆文士是指曾在国子监、史馆、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等机构任职的文人。这些文士或在朝,或在野。他们在朝野之间是如何迁转的,对文学产生了哪些作用,都值得深入研究。该书综合运用传统考据学与文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制度一文人一文学”及“制度一文化一文学”为基本阐释框架,在详考文士朝野迁转路径和方式的基础上,论述文士空间转换、角色变化、阶层流动及其与文学之互动关系。本书指出文学互动的实质是权文化24.6万字
- 会员本书以民族文献遗产中的隐性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隐性信息的表现特征,在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制约其保存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隐性信息提取方式、语言文字传承人的培养、内容存储再现形式、活态原生性传承保护的社会环境保障、显性化传播途径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面的综合探索。本书可供政府部门、文化遗产机构、民族古籍文献保护机构从事文化遗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文献遗产保护机构从事遗产保护、文化1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