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之冬在线阅读
会员

南国之冬

张大春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6.6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12 17:40:42 最新章节:第23章 代跋·课堂上的题外话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大时代,就像黑洞一样,把每个人都卷在里面、陷在里面;把人人都拥抱起来,有如浪潮迭生,浮沫相连,密不可分。演罢《春灯公子》市井豪侠江湖快意,拾掇《战夏阳》知识分子官场怪态,访遍《一叶秋》鬼怪妖狐仙凡遇会,作家张大春于十五年后,终于为“春、夏、秋、冬”系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南国之冬》开篇延续了《一叶秋》的狐鬼仙怪,由神鬼传说引入历史传奇,作者与众多电影人的交往探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串起了那些可能出现在电影中的历史传说、奇闻异事。开篇《血饵》讲生,末篇《离魂》则是魂魄出窍,由生而死,由死复生,最终回归传奇小说的本质。
品牌:华文天下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文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大春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张北海在八十高龄时,开始书写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动物早上四,晚上三”,谜底即是“人”,这本书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抗战时期,父亲不愿向日本人投降,母亲不得已带着几个孩子从天津向后方撤离,跨过黄河,抵达西安,最后一家人在重庆团聚;少年桀骜不驯、被父亲赶出家门,见证了台湾五十年代光怪陆离的社会;二哥是宋美龄的专机飞行员,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女儿,
    张北海文学8.9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展现黄河风物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围绕黄河流域相关历史人文知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凶险的黄河水情、沿岸风土人情、沿岸自然风光以及作者的黄河流域游记等方面展开叙述,其中有历史钩沉,有地理探究,有古今人物逸事,有地方民俗,还有漫步黄河岸边的闲情逸致,体现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本书总体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审美趣味,作者感情真挚文笔朴实,娓娓道来,向读者展示了一副黄河流域半个世纪以来的全风貌画卷。
    高定存文学11.4万字
  • 会员
    我们都困在巨大又琐屑的生活里,我们都爱惜具体而微小的幸福。黎戈十年蜕变之作,书写琐碎芜杂的日常,日复一日的磨损,身为女性的困境。当生活被逼到绝处,让我们以简单基本的形式,让生活回到简单,简单,再简单。
    黎戈文学11.4万字
  • 会员
    《失落的周庄》以荆南地区(监利)一个小村庄周村为背景,叙述了即将或已逝去的乡村生活。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农耕时代已渐行渐远,传统的乡土中国正面遭受前所未有的侵蚀与吞并,一些最具乡土文化符号的行业正在迅速消失。所以回望乡关、抚摸田园、追忆童真,勾勒中国最深最广处的荒凉大地,演绎荒凉大地上最原始最传统的风情人物,展示风情人物中最蒙昧最质朴的心路历程,成为《失落的周庄》所追寻目标。
    楚云文学18.5万字
  • 会员
    作者通过撷取往事生活的片断,记录当时十年间生活的点滴,叙说对日常生活中所见之事的看法,展现了对人生世事的态度,书中部分篇章还对方言俗语进行了讲解和说明,表达了对文艺批评、对原典阅读的看法,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个人的闲情逸趣。
    余福智文学9万字
  • 会员
    【育儿+日常+温情】本人没有任何劝生或恐生的狂妄意图,就是纯粹而谄媚地献个宝,能逗笑一个算一个。这是一部以逗笑所有人为目的、讲述一个四川小镇姑娘在帝都北京1+1=3的家庭生活趣事与糗事散文集。网恋不靠谱?我和室友算是最早的网恋搭子,认识已16年,暂时可洗脱杀猪盘嫌疑。为母则刚?不是,为母寻乐它是犯法吗?做妈妈要满分?你行你上,我认怂我摆烂。要听爸妈的话?看实力吧,谁诡计多端算谁赢。字字都是人生真实
    丁小丁文学4.9万字
  • 会员
    本书属于忆旧型书籍,书中收集的文章除四篇为本人整理之外其余均是本人亲历之事。文章属于“三亲”——亲历、亲见和亲闻——文章,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文章中涉及到的人是本人亲眼见过的,文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是真实的,无一虚构。本书通过“烽火岁月”、“古朴民风”、“故土情深”、“庙宇遗韵”、“求学之路”、“市廛商贾”、“童年拾趣”、“忘年交契”、“园林经眼”、“早年际遇”等几个标题追忆了作者
    张连华文学20万字
  • 会员
    这本集子以日常之人、物、金陵的食和景和中国传统节气为主娓娓道来,记人和物则情感真挚,朴拙感人;记节气、风物、美食美景则上下求索,旁征博引,俯拾皆是的典故、诗词,充满古典气息,读之令人陶醉。
    清小禾文学10万字
  • 会员
    出生、成长于舍陂村,最后定居城市的江西作家陈纸以散文的笔触,深情回忆、书写了成长、离乡、归乡过程中亲身感知的故乡的疼痛与欢乐、艰辛与甜蜜、常与变,把深镌于脑海中故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来,每一个乡亲都有他的喜怒哀乐、每一株草木都有它的故事,鲜活而生动,刻画了一群鲜活的乡村人物、一个可知可感的中国乡村,作者为自己也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同时为乡土中国留存了
    陈纸文学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