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的政治逻辑(1998-2017)在线阅读
会员

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的政治逻辑(1998-2017)

薛松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世界政治16.9万字

更新时间:2021-10-11 18:35:0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文试图解释的问题是: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民主改革后族群动员的方式为什么存在差异?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是影响族群动员方式的两个原因。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影响了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族群凝聚力取决于集体历史、文化、人种特征等先赋因素和国家机构的认定、行业分工等建构因素。当族群动员目标不冲击执政目标时,动员政治空间较大,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更有可能通过制度内方式动员,而若族群凝聚力较低,族群中多数人虽然更倾向使用制度内方式,但由于内部分歧,可能无法形成动员或产生低程度的暴力。当族群动员目标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则政治空间压缩,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可能采用高暴力动员方式,而若凝聚力较低,族群更可能采用低暴力的制度外动员方式。研究使用案例比较方法,案例类型囊括了在印尼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族群动员议题,包括巴布亚和亚齐的族群独立运动、新建自治区(族群自治)和民俗地运动(族群平等权利)。新建自治区和民俗地案例数据源自笔者在北苏门答腊省的田野调查。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薛松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栏目设置以非洲为中心,以中非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中国特色和视角;以非洲领域和问题研究为基本栏目(设有“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与发展”“非洲历史、教育与文化”“中非关系”等专栏),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把握非洲问题的同时,突出展现非洲国别和区域的差异性;还设有“大使访谈”“非洲研究书评”“调研报告
    刘鸿武主编政治15.5万字
  • 会员
    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反映出学术界对非洲的兴趣已经从政治和经济扩大到了文化。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如何进行?什么是中国研究非洲文学的方法?如何定义这个研究对象的性质,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发展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健康体制?这些问题正在困扰着目前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们。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本书邀请国内主要的研究者对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发展做了阶段性的总结,反映了当下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者的主要
    李安山主编政治36.9万字
  • 会员
    《亚非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是国内亚非研究领域的专业性集刊,内容涉及亚洲、非洲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任何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安全、军事、环境保护等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专业性、权威性已广获认可与好评,也为国家亚非问题相关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
    孙晓萌主编政治16.2万字
  • 会员
    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北京论坛分论坛“中非发展合作的新趋势”。《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7)》遴选会议上的优秀论文,集中探讨新时代构建新型中非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括“一带一路”与中非合作论坛关系、中非合作的人文面向、中非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等经济领域的新合作、新型国际发展合作模式、中非全方位人才培养与教育合作等中非合作中最新走向中的机遇、创新与挑战。
    李安山主编政治18.7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了阿拉伯国家社会分层的动态标准,阐述了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演进的历史轨迹、推动力和基本特征,并以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与共和制国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为例,从精英、中产阶级、下层民众、妇女、民族和教派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阿拉伯国家社会上层、中层和下层的谱系内涵。同时积极探讨了社会结构对阿拉伯国家社会稳定的影响,认为精英阶层是阿拉伯国家政治稳定的塑造者,中产阶级具有稳定器和颠覆器的双重角色,而
    詹晋洁政治17.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在什么条件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会产生合作”为研究问题,通过运用结构与行动者互构理论,首先分析了水权争议是规范竞争对流域国家建构的结果,显示了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影响。继而,通过在结构与行动者之间插入一个新的层次,即流域的水关系历史,分析流域文化、身份以及流域历史记忆所构成的流域关系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行动者的认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及意义。同时,也为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中合作机制——情境敏感机
    韩叶政治14.4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其发展进程中的规律;阐释北非阿拉伯特色的宪法制度与政治体制;剖析欧美国家宪法、伊斯兰教、社会主义思潮及军人政权等因素对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的影响;预测北非阿拉伯国家宪法变迁与政治发展的趋势,探讨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
    贺鉴政治16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西方宪法政党制度进行全面客观的批判性研究,同时分析政党作为规则的适用对象与规则的创造者这两种身份,对政党与宪法制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西方宪法在公民身份、政治问题法治化和良宪产生的前提条件等方面的根本理论问题,对更好地理解西方宪法的运作逻辑,提出了自身独特的观点。主要探讨西方国家政党与法治发展的关系,并以德国的政党与宪法关系为例,揭示了政党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以后进
    程迈政治23.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英文半年集刊,主题是国际安全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不干涉内政学说、世界体系的发展、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质性和平的条件比较(当代东亚与战后西欧)、当代国际安全的文化价值基础、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联合阵线与美国军事干涉等问题的研究。
    陶坚主编政治8.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国际政治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还表现为国际间所有行为体的复杂相互依赖与作用。了解当代国际政治的千变万化,是一个有趣、益智和无止境的学习过程。这本教程旨在用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的语言,引导读者走进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大门。著者围绕“全球化”“主权观念”“民族主义”“地缘政治”“国际冲突”“恐怖主义”“多边机制”“意识形态”“生态政治”“非政府组织”“个人的作用”“新安全观”“世界趋势”和
    王逸舟世界政治1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