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与古典文学传统在线阅读
会员

莎士比亚与古典文学传统

辛雅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0万字

更新时间:2021-10-15 20:08:30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希腊和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是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文艺复兴时期正是欧洲重新发现希腊罗马文化的历史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家无疑会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也是当时“博学”的重要标准。那么,莎士比亚到底懂不懂拉丁语和希腊语,他的古典文学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古典文学又是如何影响他的创作,本书的重点便在于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考察古希腊罗马文学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梳理并研究莎士比亚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各种关系,以莎士比亚时代的古典文学教育水平为出发点,借鉴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研究方法,从古典文学传统对莎士比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入手,考察古典文学与莎士比亚之间的各种关系,具体内容如下:通过考证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文学教育及译介情况、同时代人的评价情况等推测莎士比亚的拉丁语水平、是否有可能掌握希腊语;通过分析莎士比亚文本中的古典文学指涉求证莎士比亚的古典文学知识和对古典文学的直接接受情况;通过古典文学传统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与戏剧结构等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传承情况考察莎士比亚对古典文学传统的间接继承与接受。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4-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辛雅敏
主页
  • 会员
    向来,中国有“道不尽的红楼梦”,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早已成为一门显学。中国对莎士比亚研究的相关著述较多,但该书并非对莎士比亚著作的文本解读或进行文学批评的研究,而是依据大量文献史料,对莎士比亚于17—18世纪的两百年间如何一步步成为西方文化符号做了有力的论证,这样的早期莎士比亚文化史的学术著作不多。全书对考察莎士比亚如何成为“莎士比亚”的研究,不仅涉及17—18世纪戏剧舞台
    辛雅敏文化史19.4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所谓“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许多“味”都从小物中来。著名红学家邓云乡从书中的小物说起,以小识大,汇释难懂之物、费解之事,涵盖经济、交通、民俗、物产等各方面,构筑起一座别致的博物馆,将《红楼梦》的物质世界细展于我们面前。
    邓云乡文学8.6万字
  • 会员
    《生态批评的空间》是鲁枢元的生态文化批评论著,时间跨度从上世纪90年代到当下,这三十余年也正是生态批评在世界范围内从发轫到勃兴的时期。鲁枢元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对井冈山、梵净山、小秦岭、大青山以及黄河中下游的田野考察。在理论探索的同时他尤其注重个案研究,从生态批评的视域对中国古代伟大作家陶渊明、蒲松龄做出别开生面的阐释,出版的两部专著在读书界引起
    鲁枢元文学44.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19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谈及了网络文学“生产场”应以文学为中心、构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伦理生态、市场机制与网络文学的走势、互联网法治是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网络文学与短视频:长度策略中的审美表达等。
    桫椤文学9.1万字
  • 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是一个审美力削弱的时代吗?木心是以世界精神为体的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性内涵。有一个悖论,木心对我们现在的文学状态是“例外”,在世界性美学中却是“常态”。……世上有各种拱门,或彰显帝国的荣耀,或庆祝胜利、象征凯旋,或支撑起恢弘的宗教建筑,以坚固优雅的弯度,升至神圣之顶点。思想、艺术,因两种反力的相互作用而达均衡稳固,是隐形的拱门:民族和世界、东方和西方
    (美)童明文学8.9万字
  • 本书包括对作者林海听涛的作品《冠军教父》比较全面的介绍及评论,以及对作者安静的九乔其作品《我在红楼修文物》进行了文学方面评论,作者对两部作品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论剖析。
    桫椤文学10.2万字
  • 会员
    该书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的文学论文集。他精心遴选近些年发表的文学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个人科研成果和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化的近距离观察和深度思考。其中既有宏观论述,主要体现对潮流和趋势的把握,也有个案分析,包括对重点作品的深度分析和作家论。谢有顺的文学评论明白晓畅,有个人感悟,也有理论支撑,同时,也总是有严密的论述逻辑。他从不掉书袋,也很少有理论缠绕。他总是能在文化的视野和社会发展的律动中找到文学
    谢有顺文学27.4万字
  • 会员
    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2019年(农历己亥年),当代学者余世存用典雅别致的现代汉语,化身龚自珍作抒情性独白,通过对《己亥杂诗》的诗化演绎,拼接、复刻出龚自珍在己亥年间的心灵地图,其中既有余世存对龚自珍的全面
    余世存文学11.6万字
  • 会员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是作者天下尘埃的一部网络文学方面的评论集,内容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小历史:在国家地方之间;第二章,新时代:正在发生的现场;第三章,主体性:我手写我心我口;第四章,网文风:网络场与文学化。
    天下尘埃文学16.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
    桫椤文学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