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文集:文艺与生活在线阅读
会员

赵树理文集:文艺与生活

赵树理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3.4万字

更新时间:2021-11-18 17:08:33 最新章节:谈“助业作家”——纪念毕革飞同志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赵树理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戏曲、诗歌、杂论等200余万字。他的小说,大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代表作有《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2019年9月23日,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为了全面反映赵树理的文学成就,拟出版《赵树理文集》8卷。《文艺与生活》为赵树理的文艺评论集,取其中一篇《文艺与生活》为书名。这本文艺评论集收录了《多看看——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谈群众创作》《青年与创作》《文艺与生活》等五十多篇赵树理的文艺批评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于1957年至1962年,是赵树理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1941年10月发表的《多看看——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一文,抓住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所说“留心各样的事,多看看,不是看到一遍就写”和“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两条经验,着重谈他的体会,使我们看到了赵树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达到的高度。
品牌:文化发展
上架时间:2021-09-03 00:00:00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化发展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树理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题的散文集。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被称为“雅部”与“花部”。作者作为骨灰级票友,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经典意象,精选昆曲折子10本、京剧折子10本,从戏文到唱腔,从眼神到身段,为我们一一道来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精彩与神韵,并用画作形式为我们定格其中最为精彩的瞬间。本书可视为一本中国戏曲入门佳作。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读经典戏曲,抒发因戏文而产生的对
    宁大有著绘文学6.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作者在FT中文网的专栏《浮光印记》近五年来的文章集萃。书中记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美食美酒以及文化艺术的独特观察、思考与感悟,彰显着时代特质与生活气息,它们是都市生活与美食文化的痕迹、掠影与脉络。作者用客观、冷静的笔触评美食、谈美酒、论艺术,追溯城市审美变迁,评析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趣味转变,感受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文化热点的兴衰,讲述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与杯酒人生。
    范庭略文学17.7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关于城市生活的非虚构图文丛书。从观察“别人的深圳”到讲述“我们的深圳”,从书写“你们的生活”到关注“我们的都市”,作者以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记录了日常他所看到的街巷、村落、公园、河湖、人群,记录了这座快速发展变化的城市正在发生的、已经消失的许多细节,展现了城市新移民在融入深圳这座城的探索与生活感知。从初来深圳的“行走与书写”,到“深圳已然是故乡”的情感转变,再到从街头巷尾、小店摊贩等并不起
    王国华文学11.1万字
  • 会员
    22岁,她罹患了尿毒症;24岁,她接受了肾移植手术;26岁,她找到了一生挚爱——她的高先生;27岁,她成了职业作家;她就是90后励志作家——婉兮。相识之初,高先生便知道她的身体状况,但仍义无反顾地与她走入了婚姻,将彼此的人生轨迹融合为一体。热恋中的两个人都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了。可当锅碗瓢盆摆开、柴米油盐涌来,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家庭的磨合幻化成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时,携手前行的两人这才发现——婚
    婉兮文学14.3万字
  • 会员
    《进学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分六辑,分别为《问学之路》《从师岁月》《师友往事》《东瀛书影》《学人书序》《我的大学》,以“进学”贯穿全书,串联起个人乡下的成长经历、步入大学之后的求学经历、出国之后的访书经历以及与各位师友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本书也是一部学术启蒙之书。作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前辈的治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读书经验,可以
    黄仕忠文学20.7万字
  • 会员
    人气作家月下的随笔集,由电影和图书引发的生活、爱情中的深刻感悟!这是一部由图书、影视引发出的关于生活、爱情等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的充满哲学意味的随想录,是一部关于思考和情感的随笔集。既有对国内外经典图书、影视的赏析,也有对冷门小众文章的品读。整体属于断片式的文风,利落干脆;语言凌厉唯美,语感较好,有感染力。
    月下文学10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学者温儒敏的随笔小品。分三辑:第一辑回忆师友,大都是笔者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北大学者,虽是印象片段,也可见个性、生活与学问的某些侧面。第二辑讲述北大传统与校园轶闻趣事。第三辑是自叙,叙说笔者求学与治学的经历。书中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
    温儒敏文学16.9万字
  • 会员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邓云乡文学9.8万字
  • 会员
    四十年间,“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开放包容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深圳已然是故乡”正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月月年年,城市在变,他们也在变。城市和人终于血脉相连。本书沿袭了《街巷志:行走与书写》的细腻文笔,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种种,强化“城愁”概念,力图赋予这个城市新传说和忧伤底色。长居深圳的人会产生共鸣,没到过深圳的人会因此对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为《我们深圳》系
    王国华文学1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