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成语理解习得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21 20:44:3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语言学科的角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语母语学习者成语习得进行基础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成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论述和界定,综合梳理过去三十多年间国内外汉英成语习得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为探索构建学习者汉语成语习得模式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以《新华成语词典》和《学成语词典》收录的汉语成语为基本语料,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成语用例,重点分析汉语成语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和习得认知特点,为学习者汉语成语习得的实证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和变量支持;设计成语语义测量实验,以中级和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编制汉语成语语义测量表,考察成语熟悉度、分解性和对称性等因素对汉语成语习得的影响,探讨学习者汉语成语习得的发展趋势;设计成语有声思维实验,对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成语的基本策略和成功策略进行分析总结,调查验证熟悉度、分解性、对称性以及语境效应等影响汉语成语习得的因素,考察英语母语学习者面对不同类别成语习得策略的差异性。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构建出以启发探索方法为基础、语素和语境线索相结合的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成语综合习得模式,研究结论可以应用到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去,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可以促进母语者汉语成语习得研究,也可以为英语成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全面收集的唐以前训注“古今字”材料,考察了“古今字”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并综述学界有关“古今字”研究的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以前“古今字”研究材料的判定;第二章主要展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的“古今字”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学者对“古今字”的基本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学者有关“古今字”成因的研究;第五章论述唐社科17.9万字
- 会员本书以“都”为主线,并辅之以另一个多功能副词“也”,在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的框架下,对汉语的焦点副词、话语话题、全称量化、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等多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发掘了不少新的事实,对若干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社科18.5万字
- 会员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重文的專題性著作。緒論闡述了韓道昭《五音集韻》的成書價值,重文的内涵與發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韻》重文的術語系統、字料來源和基本類型。正文依卷次逐條考辨《五音集韻》一百五十二個韻字頭下所屬的九百餘例重文字形,基本嚢括了韻書中的生僻、疑難和典型重文。全書材料翔實,條理清晰,考證嚴密,層層剖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社科19.8万字
- 会员本书植根于自建的《说文解字》隐喻语料库和Metalude的比较研究。本书将Metalude隐喻知识库引入汉语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揭示汉语字(词)汇化隐喻模式的语料分析平台。在此基础上,本书运用比较词源学从历时方面挖掘造成这些语料语言隐喻模式的历史因素,探索跨文化词汇隐喻模式、意识形态和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努力探求一种新的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语料研究范式,以推动汉语典籍词汇语料社科11.3万字
- 会员本书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考察者提供的录文,运用文献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其语言特征和时代背景,对《希纳乌苏碑》《塔里亚特碑》《铁兹碑》等鄂尔浑文回鹘碑铭进行较为科学的转写和再译,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翔实的语文学注释,探讨碑文所涉及的回鹘汗国历史地理、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社会变迁。社科22.6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结构主义音系学理论,使用声学分析方法,对达斡尔语布特哈方言的元音声学特征、辅音声学特征、音段音系、超音段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语音学著作。社科10.7万字
- 会员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为研究对象,立足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归纳出消费文化影响下“人与城”的四种新型关系,探究不同关系场域中人的“在”与“如何在”矛盾。从叙事的价值逻辑把脉城市文学的美学难题,推动建构契合中国式现代化语境的城市文学批评话语。社科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