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
更新时间:2025-04-22 16:55:3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以伦理视角为切入点,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主题视野、作家姿态、伦理立场、艺术表现风格等方面的嬗变。本书研究拓宽了以往研究的范围,试图对西部乡土小说创作进行系统化的整体研究。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社会伦理研究等相关理论,把文学置于社会变革与乡土伦理变迁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量,阐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向。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伟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按主题类型分为六辑,其主要层面在于多维度地运用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念与方法,诸如辑佚、校注、考证之类;同时,致力于将文献学知识理念作为一种常态予以运用,即在一般性的研究之中,亦以文献为基础,广泛而细致地运用各类文献,结合精当的文本分析和必要的文学史视域,实现对作家、文本、时代与文学史的综合认识。质言之,文献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探索并建立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体系,关涉到现代文学28.6万字
- 会员本书对当代诗歌的中坚力量,如北岛、昌耀、于坚、韩东、臧棣、蓝蓝等十五位诗人的十五首诗作,以及卡瓦菲斯、豪格、谷川俊太郎等五位外国诗人的五首汉译诗作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阅读分析。这些细读文字融鉴赏、解释、阐发为一体,结合作者自身的创作体会,可说是独出机杼。本书的写作时间超过十五个年头,由作者锱铢积累而成。一如书名所言,希望能够带领读者透过一粒“沙”看到一个“世界”,也期等能够带给读者更多阅读、欣赏的示文学15.5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的小说中,动物形象主要出现在涉及神话传说、志怪记载、民间故事记录的内容中,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借以寄托的主要对象。早期的神话传说,由神话而衍生出的动物寓言、相关民间故事、志怪记载等,成为动物形象活跃于文坛的主要载体。借助于这种更具流传性的文学样式,动物形象较之于植物意象,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示其本身被人类赋予的文化特性,成为一种文化动物。本书题旨在梳理动物形象在古代小说中的变迁,以此探究隐藏在这文学21万字
- 会员本书在解读古代希腊“政治谐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时,试图超越古典学者们惯常的“微观历史决定论”的解读方式——以每部谐剧上演前后的历史状况为理解阿里斯托芬每部谐剧时的决定性的导引性线索。认为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的分裂是智慧与哲学的分裂。就像墨子在中国先秦思想家群像中是一个异类那样,阿里斯托芬在希腊古典时期思想家群像中也是一个异类。“百家争鸣”的本质在于文化大转型,在于对话者之间的思想关系。本书立足相关古文学12.3万字
- 会员本书意图用“小说伦理学”的目光去“穿越”约瑟夫·海勒的小说作品,让理论与作品彼此交往,从而以这种方式,让它们各自的可能性能够获得更好地展开。小说伦理学是一种专门针对小说的新的伦理批评思路,这是它的第一次系统性实践。这一思路借鉴了叙事学和修辞学等理论视角,将小说分成了故事、叙述、修辞等不同层面,从而所面对的小说伦理问题也分成了故事伦理、叙述伦理、修辞伦理等不同层面的问题。这也是第一次从伦理角度对海勒文学21.9万字
- 会员本著引论部分介绍了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的越地现代文学理论著作。主体部分从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赏评论、发展论五个方面考察越地现代文学理论。余论部分从审美与启蒙两个方面论述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全书系统地展现了夏丐尊、许钦文、范寿康、徐懋庸的文学理论研究成就,以及章锡琛、范文澜分别对国外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注释、翻译,既谈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也谈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两方面互相结合文学25万字
- 会员古人所谓“七古”,除了真正的七古诗外,还笼统地包含了七言转韵律体、七言一韵新体、七言拗体三大类。有鉴于此,本书特将以上四类研究对象合称为“传统七古”,而有别于“真正的七古”。本书大量运用统计分析和罗列举证两种方法,对传统七古的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观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察每一种体制要素的分类、发展和特点。二是厘清七古体制若干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纠正一些与传统七古体制有关文学2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