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现实主义:争论与批判在线阅读

道义现实主义:争论与批判

阎学通 方圆圆编著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政治外交、国际关系18.4万字

更新时间:2025-05-07 11:37:46 最新章节:文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道义现实主义是由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把关注点放在决策者层面,以大国的“领导”(包括国际领导、政治领导、领导力等)为核心变量解释国际格局、国际规范和国际秩序的变化,挑战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物质力量的过度强调。本书针对《大国领导力》出版后中外国际关系理论界有关道义现实主义的讨论,专门邀请了八位国内外学者,围绕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国际领导”展开批判性讨论,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理论的框架及其存在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验证其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效性和解释力。通过参与讨论学者的交锋,本书不仅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洞见,也在全球权力转移特别是中美博弈背景下,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5-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关于日本政府在日韩历史问题上的外交政策研究的国际关系学术专著。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历史问题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产生、发展、影响与和解都对国际关系理论与国家间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日韩历史问题争端是其重要代表之一,日本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外交政策对日韩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书主要研究2012年底至2023年底日本各届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历史问题的采取的不同政策。作者首先针对日韩历史问题进行了分类,
    于海龙政治18.1万字
  • 会员
    汉唐时期中国登上了世界外交舞台,纵横捭阖于欧亚大陆暨海东、南海迤逦地中海沿岸诸国,开创了中国古典外交的辉煌时期。在此基础上创建并施行了一整套古典外交制度,支撑并推动了这一历史时期外交的发展。本书首论外交决策制度,揭示了皇权体制下的外交决策方式、方法、程序、体制;次论外交管理制度,揭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主管机构到关涉机构,从外交政务到外交事务,既分门别类缕述不同的机构、官员及其职能,又提要钩玄展现了
    黎虎政治51.5万字
  • 会员
    《南大区域国别研究》广泛荟萃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和动向,展开多元、细致的学理讨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知识增量。本期收录了卷首语、学理探幽、思者对话、前沿巡礼四个栏目。
    王逸舟主编政治12.4万字
  • 会员
    宋代东亚秩序错综复杂且风云变幻,海上丝路空前繁荣并发生了深刻变革。该书探讨宋代东亚秩序和海上丝路的若干问题,讨论了宋朝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与应对、对国内社会和少数民族的控制措施、宋代海上丝路新格局、福建和浙东地区海洋性地域特征的形成、海洋知识与海洋意识的新变,以及海洋贸易时代的确立等问题。该书对推动宋史和海上丝路的研究抓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纯艳政治24.1万字
  • 会员
    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亦越来越密切,对外部世界的深入了解也越来越迫切。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在国内迅速成长。2022年,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之学。2022年9月,聊城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为推动该学科建设,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秘书处、聊城大学联合创办《区域国别学文摘》。文摘收录了2022年
    赵少峰 倪凯 孙云之鹏主编政治46.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2021年10月份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本届会议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保加利亚外交部外交研究所承办。该书汇集了中国及中东欧国家智库、高校学者及政府官员的相关英文学术文章15篇,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政策、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保)瓦伦丁·卡特兰吉耶夫政治8万字
  • 会员
    历史上黑龙江这条河从内河演变为界河,在中俄关系史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见证着中俄关系的曲折变化。界河黑龙江曾是中俄(苏)两国利益碰撞的前线阵地,边界的属性明显,是双边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界河黑龙江在中俄(苏)关系中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为两国直接合作提供平台,随着边界问题的解决,黑龙江的河流属性得到重视,双边涉水合作不断扩大和提升,界河黑龙江逐渐成为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中俄关
    王宛政治15.9万字
  • 会员
    在菲马科斯政府时期,美菲同盟关系经过“M”型的起伏变化,两国在越战、军事基地谈判、同盟条约适用性等方面存在矛盾分歧。美国采用承诺或削减安全义务、援助奖励与援助制裁、政治渗透等同盟管理手段,迫使菲马科斯政府履行同盟义务,成功主导同盟关系。菲政府在同盟关系中更多扮演追随者和搭便车者角色,陷入“被牵连”和“被抛弃”的同盟困境。同时,菲政府也并非毫无作为,其采用同盟反制手段,共同推动同盟关系的发展变化。
    冯雷政治28.1万字
  • 会员
    《中外关系史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1年创办,李兴教授任主编,陈奉林教授任副主编,立足于本土资源与全球史观,以东方区域和世界视角,致力于中外关系史研究与整体推进,反映中国外交和中外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社会关系等研究的前沿与动向,探讨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打造世界史和中国史融通的学科交叉平台,培养中外东西博通的专门人才,推动中国的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东方外交史、世界史和区域国
    李兴主编政治2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