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电子发展基金成果汇编(全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 1588字
- 2020-08-26 22:38:57
致力于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中国外包产业跨越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一、企业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以下简称“CSIP”)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为我国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中立、开放的服务。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是部领导建设的旨在引导信息产业发展,能对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企业的发展起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公共、中立、开放的服务平台。其为企业服务,解决单个企业想做而无力解决的问题,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解决共性问题的环境,从而促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快速形成;推动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
公司2010年收入总额为8694.95万元,其中政府项目收入5763万元,占66.28%;事业收入(个人所得税税费返还等)1.41万元,占0.02%;经营收入2930.54万元,占33.7%。缴纳税金:433.59万元;本年经营结余:827.47万元。
二、电子发展基金使用情况
CSIP对承担的基金项目高度重视,我中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为执行依据,已建立起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审批权限和付款规定》、《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发票管理规定》、《货币资金管理规定》、《费用申请及报销管理规定》、《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应收账款管理规定》等一整套有效可行的内部财务制度,全面保障中心在基金项目的实施费用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进行经费的支出,财务人员认真审核每一笔经费的支出情况。
三、基金使用管理经验体会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本项目制定了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本项目的知识产权分析主要由项目组的科研人员承担,相互配合进行调研、检索、筛选和分析,从而充分发挥项目组各方优势,确保项目的实施成功。
项目组拥有一支高素质和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队伍,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人员考核和奖励制度、知识产权分析规范等,同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在知识产权分析和项目管理方面具有更富经验的技术资源,使项目组具备实施大型知识产权分析的能力,并为后续项目向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附:[项目简介]
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建设
项目名称: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项目批准文号:工信软简函 [2010] 37号
一、项目使用基金总额及投资构成
项目投资总额1200万元,其中国拨资金300万元,自筹资金900万元。
二、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内容为新建外包项目对接平台,完善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外包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外包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平台。
(一)项目进度
2010年1月—2010年6月:需求调研及方案撰写阶段。
2010年7月—2010年12月:项目实施阶段。
(二)使用资金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拨资金实际支出300.12万元,其中超出预算0.12万元由自筹资金解决,完成数为项目预算的100.04%。其中:专用设备购置使用费25.12万元;劳务和委托业务费95万元;差旅和会议费52万元;出国费8万元;印刷和手续费30万元;咨询和培训费70万元;邮电费20万元。
三、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并不代表完全免费。除了政府投入,国家中心其他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平台为外包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如项目对接服务、共性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广服务等,直接或间接收入共计245.15万元。所有收入将再次投入于平台的后期建设,以保障不断丰富平台服务内容,从而真正满足广大外包企业的实际需求。
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通过建设和运营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为外包企业、地方分中心、各级政府提供各种服务,在此过程中,逐步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对中国软件和信息外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