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无花果(1)

  • 相亲
  • 高世培
  • 4936字
  • 2017-11-11 10:52:30

米花接完电话,心里就有些激动,脸儿也有点儿发烧。她迅速地朝四周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便赶紧去了卫生间。

卫生间里有洗手池,洗手池上方的墙壁上镶着一面两米多宽、一米多高的大镜子,镜子上方的顶棚上,装着三个牛眼灯。米花一边洗手,一边对着镜子看自己那一张白嫩的脸儿。米花摁了一下灯的开关,牛眼灯便骤然亮起来了……

在灯光的照射下,她看见的是一张粉红色的脸儿,又没喝酒,怎么就像喝了酒一样呢?卫生间里就她一个人,她把手伸向闪着亮光的水嘴儿,让清粼粼的水把手上的肥皂泡冲洗干净了,接着她用手指轻轻地揉了揉眼睛,那眼睛便看啥也比以前清晰起来了……

刚才那个电话是牛经理打来的,说晚上请她吃饭。米花知道牛经理一定是请她一个人吃饭,她在电话里没说去,但也没说不去。

牛经理是米花的领导,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四十多岁,原先在一个专科学校当老师,十几年前下海经商。如今,牛经理已是一家计算机公司的大老板了。

米花是工科院校的大专毕业生,学的也是计算机专业。米花当年考计算机专业的时候,正是计算机专业最时髦的时候。没想到,等到米花毕业,她学的计算机专业就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所有的大学生都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米花来自偏远的北方山区,本来按照米花的学习成绩,米花可以顺利地升入本科院校学习。但米花掏不起学费,家里的父母早就盼望着米花参加工作,为家里挣点钱。同学们都劝米花继续学业,但米花还是选择了就业。

米花去的单位,是一家国有的建筑公司,没想到这家公司三年以后宣布破产重组,米花成了下岗职工。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下岗职工每个月有二百多块钱的生活补贴,这点儿钱在城市里,也仅仅能把口粮买回家。要想生活得好一点,就得想办法挣钱,米花找了几家单位,最后选择了牛经理的计算机公司。

米花刚去的时候是当打字员,每天在公司柜台前面的玻璃窗下的计算机旁边,为来来往往的顾客服务。米花长得好看,服务态度又特别好,许多客人说我们宁愿多走点路,也愿意到米花这儿打字。米花打字,效率高,差错少。同事们说,自从米花来了,好像客人也比以前多了。米花的性格也好,客人多了也不着急。更何况她的手脚又特别快,别人需要半天打完的东西,只要米花一上手,两小时就打完了。毕竟米花是工科院校的大专毕业生,打字对米花来讲,那是大材小用。米花最擅长的是平面设计,工业图纸,广告宣传,彩色画报设计编排,房屋装修设计等。

一转眼,米花来公司快两年了。第一次来公司,米花到二楼的牛经理办公室报名。经理办公室的门正好半开着,牛经理正忙着打电话,牛经理的嗓门大,打电话就像和人吵架。他一边儿低着头打电话,一边儿看玻璃板底下压着的年历日期。米花轻轻地敲了两下门,没听见回音,便推开半掩着的门走了进来。米花的出现牛经理根本就没注意。当牛经理谈完了业务撂下电话,一抬头,才看见米花就在他办公桌子前两米的地方站着。牛经理赶紧让米花坐在沙发上。米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从报纸上看见招工广告,也没打电话就来应聘了。牛经理有点发蒙,他还没有从电话里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顾不上说话,牛经理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米花。牛经理问米花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什么学历。

米花说她的名字叫米花,二十五岁,大专学历,刚结婚,下岗待业。米花看着牛经理有点发愣的样子,就觉得牛经理这个人挺失笑。牛经理心软,一听米花是下岗职工,心里就有些同情。再说,也是巧,正好赶上公司缺人,就赶紧说明天你就来上班吧。米花问什么待遇,干啥工作?牛经理说打字,月工资八百元。米花说行。米花心里明白,前几天她问的几家用人单位,月工资最多的才给六百元。米花高兴地站起来,向牛经理说了一声谢谢!米花转身离开的时候,牛经理这才想起来,米花长得有点像电影演员徐静蕾。

牛经理认识徐静蕾是在电视上,牛经理特别喜欢徐静蕾纯朴自然,且非笑似笑的样子。电脑城的大门口,有徐静蕾的巨幅广告照片,牛经理每次去打探电脑行情,眼睛总是在徐静蕾的笑脸上停留几秒钟。牛经理心里想,都说徐静蕾是青年人的偶像,要是从照片上看,真是名不虚传。看着徐静蕾那俏皮的眼神,牛经理不由自主地笑了。

牛经理爱看电影,爱看电视剧,但因为工作忙,老没时间看。常常晚上回家的时候,爱人早吃完饭了。牛经理把热在锅里的饭菜端出来,坐在客厅餐桌旁的靠背椅子上吃饭,爱人看电视,孩子在小屋里做作业。牛经理有时候也坐在沙发上和媳妇看一会儿电视,往往是电视正演在半截上。牛经理免不了问媳妇,说这个演员叫啥名字?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问题往往问得媳妇心烦。媳妇手里拿着遥控器,一会儿换一个台,一会儿换一台。

牛经理说:“你到底看哪个台?”

媳妇说:“管我?!”

媳妇说话带点不讲道理。当然,这不讲道理的里面也有些原因,媳妇比牛经理小,事事处处牛经理都让着,时间长了,就成习惯了。再说牛经理一天不着家,回了家不是吃饭,就是睡觉,媳妇有意见。牛经理确实也没时间看电视,真要是看一会儿电视,也是隔三差五地看个起头落尾。媳妇看电视特别着迷,牛经理问的问题又不着边儿,媳妇心烦也在情理之中。牛经理想,看电视抬杠那还不如不看。所以,牛经理经常是吃完饭,就到卧室里看书。一家三口,各干各的,互不影响。

牛经理的爱人在学院教书,她比牛经理小三岁,是牛经理的学生。那时,牛经理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口才好,又长得一表人才,是不少女大学生心中的偶像。但牛经理看上了当时的学生会主席,他现在的媳妇。牛经理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当时他下海的时候,许多人都为他惋惜,他的媳妇也坚决不同意。然而,事实证明他走的这条道儿不错,现在和他一块毕业的同学,有的还不如他呢!如今,牛经理的女儿都上初中了。

牛经理喜欢上米花还是一年前的事儿。

有一天中午下大雨,米花忙完了业务已是一点多了,米花坐在窗前的电脑旁匆匆忙忙地吃了一个盒饭,就静静地看街上的雨,看大雨中举着雨伞的行人,看过往的车辆。密集的雨点从天上飞落下来,形成一道道透明的斜线,雨点打在地上哗哗乱响,飞溅起数不清的像郁金香一样的水花。瞬间,马路上就处处是积水,开过来的汽车,把积水冲割成两道两米多长的水瀑,向四面飞溅着。忽然,米花感觉身子有点凉,她朝身后一看,发现牛经理打着雨伞,推开门走了进来。牛经理右手轻轻地抖动着刚收拢的雨伞,自言自语地说他还没顾上吃饭,牛经理让米花给他往楼上端一个盒饭。盒饭在公司里免费供应,谁加班就有谁的一份,经理员工一样的待遇。

米花把盒饭端到二楼牛经理的办公室,她面带微笑把盒饭放在牛经理的办公桌上。“今天的盒饭不错,我也刚吃了。”说完,米花转身准备下楼。

“别着急,今天中午反正你也回不了家了,我有点事儿正好找你。”牛经理手里拿着筷子说。

米花说:“行。”米花知道牛经理是研究生,当过老师,很有学问。

窗外雨势正猛。做业务的客人没有,再说米花来公司也快两年了。米花坐在沙发上,牛经理让米花自己倒水喝,米花站起来提着暖壶,先给牛经理的保温杯子里倒了一杯。水挺热,米花把自己的一杯水放在茶几上,杯子是一次性的纸杯,米花觉得纸杯好是好,就是端起来差点把手烫了。

牛经理说:“茶几底下有托。”

米花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

米花知道自己从农村来,虽然上了几年大学,但是对城市里的生活,还是有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

牛经理说:“刚才碰见一个同学,说准备开一家装修公司,问我能不能设计装修平面图,立体效果图。我考虑只有你学过这方面的课程,我也会,但我一天这么忙,坐在计算机旁边搞设计,画图,时间上不允许。”

米花说:“试试吧,按说是没问题。”

“以前搞过设计吗?”牛经理问。

“出过图,但是都比较简单。”

“这就行,总比从头学容易得多了。”

牛经理一边吃饭,一边和米花聊天。牛经理喜欢米花那一双灵巧的手,在牛经理的印象中,米花打字的时候就像弹钢琴。

“小孩儿多大了?”牛经理随便地问。

“好像还没有。”米花开玩笑地说,话音刚落,米花的脸儿就有点发红。牛经理这才想起来,米花来公司上班的时候结婚不久。

“叫你上来,是想让你帮个忙。”

“帮啥忙?”

“最近,我写了一篇论文,里面尽是数学公式。别人打太费劲儿,今天正好碰上你,麻烦你给打一下。”

“看您说的,我拿下去一会儿就打完了。”

“在我的计算机上打就可以,还用下去?”

“倒也是。”米花说着,就坐在牛经理的电脑椅子上。米花没注意,转身的时候,不小心,无意中自己的乳房竟碰了牛经理拿论文的手。米花的乳房充满青春的气息,柔软而富有弹性。尤其是夏天,米花穿的衣服又单薄,这一碰,那感觉就像电波一样,让牛经理觉得不好意思。米花没感觉到啥,牛经理却脸红了。

牛经理微笑着将论文放在米花的手里,赶紧往后退了一步。牛经理站在旁边儿看米花打字。米花的手特别好看,打字给人的感觉就像拍电报……

牛经理看了一会儿,便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子旁的椅子上,喝保温杯子里的水。这时他发现米花那曲线优美的身子。牛经理就想,奇怪,人漂亮了哪儿也漂亮,他觉得米花的那一双脚就特别好看。

米花认真而熟练地在电脑上打论文……

牛经理在办公椅子上坐了一会儿,便从办公室里出来,到了二楼的业务厅。一来遛遛腿,二来看看电脑的销售情况。

等牛经理转了一圈回来,米花已经把论文打完了。排列整齐的论文从打印机里一张一张地飘出来,牛经理非常高兴。

牛经理坐在办公椅子上对米花说:“我想送你一件东西。”

米花转过头,满脸惊讶地说:“打一篇东西还要送礼物?”

牛经理看着米花的眼睛,心情比较激动。米花的眼睛不大,但长在米花的脸上就显得非常好看。

“不是这个意思。”牛经理说。

米花有点惊讶地说:“我来公司也没干啥,您这么客气?”米花说着站起身,就又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米花觉得坐在沙发上舒服一点。

“不,我这个人的特点就是能看出好坏来。你干的工作看似平常,但是给公司带来的潜在效益,是许多人感觉不到的。”牛经理说。

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米花没想到,在她的感觉里牛经理不是一个太张扬的人。牛经理喝酒,但平日里除了待客,一般不喝酒。牛经理抽烟,但抽得很少,一天五六根。牛经理有这么大一个公司,但非常注意节约,穿着也很随便,给人的感觉就还像一个老师。

牛经理拉开自己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精致的包装盒,牛经理站起来把盒子放在米花前面的茶几上,米花这才知道是一部手机。米花打开盒子一看,非常精致的银白色女式手机闪着亮光。

米花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原先在学校念书的时候,父母欠了亲戚朋友不少的外债,所以家里的经济一直比较紧张。手机在米花的眼里是奢侈品,如今这么贵重的手机就放在眼前,她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儿。

米花对牛经理说:“这让我怎么感谢你呢?”

“不用感谢。”牛经理说,“努力工作就行了。”后来,米花才知道,手机算啥呢?经米花的手设计的一张装修平面图,从微机里打印出来,就为公司赢利一千元呢!

从牛经理的办公室里出来,米花没拿手机,米花说等下了班再拿,因为放在外面不太安全。再说,米花也怕同事们说闲话儿。

一下午,米花一边儿打电脑,一边想,有了手机给谁打电话呢?

米花有了手机,除了牛经理谁也不知道。手机成了米花的怀表,没事儿的时候,米花就从衣服里的口袋中把手机掏出来,看看时间,看看天气预报,玩玩游戏。牛经理短不了给米花发个短信,开个玩笑……

米花也试着用手机给母亲打了两个电话。一来和母亲说几句知心话,二来也想检测一下手机的性能好不好。米花的母亲住在农村,村子在大山沟里的石头坡上,村子里仅有一部电话,电话就安放在原先生产大队办公用的屋子里。现在生产队不存在了,大院子里存放着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盖房子用的木材,有施工用完的脚手架,还有一堆破旧的废旧钢材……靠大门的屋子里住着一个看门的老大爷,谁家来了电话,他就打开扩音机,靠门外的电线杆子上有一个高音喇叭,把接电话的人喊来。米花妈住的地方离接电话的地方并不太远,因为村子里的人,都是依着山坡盖的房子,一尺多宽的羊肠小路,曲里拐弯的,上上下下不太好走。母亲一听有女儿米花的电话,非常惊喜,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十几分钟的山路,到了屋里还一个劲儿地喘气……

米花对母亲说,她这是用手机打电话,说打电话时间不能太长了,要不费用太高。母亲说什么手机不手机的,好不容易打通了,还不多说一会儿话?米花知道和母亲说不清,母女家长里短扯起来。月底,米花拿着话费单一查,好,两个电话花了三十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