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素养教育(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研究成为国际基础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时代,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形态,经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对个体参与经济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生受到社会经验、生产能力和生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经济生活中通常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的,伴随其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不断成熟,他们会逐步演变为生产者、投资者、经营者等多种经济角色。伴随其经济角色的逐步多元化,经济活动的领域从家庭开始走向社会。与此同时,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借助社会金融机构和市场经济的内部规律来运作,个体经济素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可见,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离不开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干预,不具备经济素养、缺乏经济理解力就会丧失经济决策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丧失竞争力。

经济素养教育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掌握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决策能力,而且在于对个体经济品质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享受品质生活。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投入与产出的活动,所有的追求是在有限的投入下对于最大产出的追求,即经济学以特有的视角和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层面进行研究。[1]这些研究成果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以个体经济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