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因年迈腿脚不便,想辞官准备颐养天年,他在家中便开始写奏书,他一任武将,对着文章辞赋不是太通,但自己在尚书右仆射的任上,也学了不少。因此他一会儿也就写好了,他把奏书藏在袖子里,准备着明天上朝时交给陛下阅览。
“你刚才在写什么呢?”李靖妻子红拂女说着道。
李靖也毫不隐瞒地说:“居位太久,必有来日的不测,现在功成身退,不必遭人弹劾。”
红拂女惊讶地说:“你为大唐是忠心耿耿,陛下对你信任至极,怎么会有人弹劾呢?”
“这官场上的事是说不定的。”
李靖一脸忧郁地说着,又说道:“皇后娘娘要你进宫去。”
红拂女说:“听说后来皇后娘娘身体不适,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皇后娘娘病了?”李靖很疑惑地说道,“那我的奏书陛下会有时间看吗?”
“不如交给我,既然要进宫,我让皇后娘娘递给皇上。”
李靖想了一会儿,说:“好吧。”
永巷内,长孙皇后与一些嫔妃在谈着一些的家长礼短之事,听得有人来报说:“一品夫人红拂女来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很高兴地说:“早就盼着他了,让他到这儿来。”
红拂女随着太监到了长孙皇后的身旁,连忙叩头说:“臣红拂女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说:“不必如此。”
其他的嫔妃问道:“这是谁家的夫人?”
长孙皇后解释说:“是卫国公李靖之妻。”
妃嫔们都说:“卫国公李靖骁勇善战,是当朝第一虎将,不过也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长孙皇后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种资历在大唐也是不多见。”
红拂女听到长孙皇后一番说辞,不觉涕泪交加,说:“李靖他已年迈,这次我来就是替他辞去官职。这是一封辞呈,希望皇后娘娘能交与陛下。”
长孙皇后听到后,感觉自己也有些悲伤,卫国公李靖毕竟是开国元勋,竟然也要离开朝廷。
但还是接过了红拂女携带的那封辞呈,说:“我会交给陛下的。”
红拂女谢恩后,随长孙皇后观赏着这永巷的景色,在一处桥上,长孙皇后咳嗽了几声,红拂女看他脸色不好,说:“这里有些风大,不如回寝宫吧。”
长孙皇后说:“我有一事想说与你听。”
“太子李承乾年岁越来越大,但是昨天太子的师傅于志宁对我说太子性格上有些变化。他说太子殿下曾经宽和,我很是担心。”
红拂女说:“太子殿下是储君,是应该勤加教导。”
“勤加教导是必要的,因为太子关系社稷。”长孙皇后说道。
红拂女暗自心想:听闻太子是尊长爱幼之人,身边又有那么多的大儒名师教导,一定是其他皇子的榜样,不应该担心的啊。不过他也没有多说。
红拂女把李靖的辞呈递交给长孙皇后后,长孙皇后起驾去了两仪殿,正巧外面站着长孙无忌。“哥哥,是有什么事情奏报吗?”
长孙无忌说:“西南又有暴乱了。”
“暴乱?那这次是让谁去平定呢?”
“这不还没有定下人选,我进宫就是为了与陛下商榷用人之计。”
长孙无忌又问:“那妹妹你是来干什么的?”
长孙皇后明说道:“卫国公李靖要致仕。”
“卫国公年纪是有些大,就算无法出征,可是陛下要他掌握尚书省的事宜,他也不干了吗?”长孙无忌一番话里透着语重心长。
李世民听见外面有声音,就出来看一下,谁知却听到了李靖要辞官的消息,说:“李靖辞官,原因何在?”
长孙皇后拿出了李靖的那封辞呈说:“请陛下阅览。”
李世民拿过那封辞呈,看到上面是李靖椎心泣血的一段话,他知道这是李靖真实的言语。便也没说什么,就让宣旨,李世民的意思是让李靖不要致仕,但是应允其赋闲在家,授予其平章军国政事一职,并送其一把桃木杖,以示恩宠。
李世民又问长孙无忌:“你想必也是有什么大事要说吧。”
“陛下,西南蛮族又发动暴乱了。这是地方刺史的奏报。”说完,又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说:“这事得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前去。”
“我看就张士贵吧。”
“可是张士贵将军现在不在长安。”长孙无忌说道。
“那就快马召其前来。”
长孙无忌接旨后,急忙派人马不停蹄地告知张士贵。此时的张士贵远在百里之外,他一个人在一条溪水边的亭子中闲坐着,放眼望去,此处青山巍峨,绿水萦带,张士贵在此处久久未离去。
“张士贵……”
张士贵听到有人在叫他,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位邻近的渔人,渔人说:“你是张大将军吧,这春光溪色正好,不知将军在想什么事呢?”
“无事可想,只是在山水之间游思。”
“我听说当今皇上在派人寻你,说是獠人作乱。”
张士贵很惊奇地说:“獠人作乱不是很早之前就被平定了吗?看来西南的局势不是很稳啊。”
张士贵游览山水的心思顿时一无所有,他连忙起身跑了。
张士贵在担心的不是獠人作乱,而是他自己常居于此,不问世事,而他又不可能隐居山林。张士贵来到长安后,觐见了李世民,李世民一见如故,说着:“士贵,一别多年,久而未见,真是想你了。”
张士贵说:“皇上如此抬爱,臣不敢当,臣听说皇上要召臣去平定獠人,所以未敢多想,便就来了。”
“臣此次是带着许多的想法来的。”
李世民说:“你说吧。”
张士贵说:“獠人作乱,是因为我们的安抚工作做得不好,所以这次要更加地注重这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张士贵对着李世民说了一番,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对于安抚獠人的信心。而李世民对他也是信任至极,从征讨王世充后,到玄武门之变后,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