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能震住张山的人,只有他老爹了。
老者开口道”你知道你旁边的小孩站在你身边有多久吗?你却旁若无人,在看诊台睡着大觉”
张山错愕的看向张若风,轻声的问”小孩你特地来找我,是因为长生的伤情加重了吗?”
张若风摆了摆手:”长生哥什么事都没有,我只是来这随便看看”
老者指着张山鼻子问道“你昨夜去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又去万福楼喝酒去了,一次喝酒就要好几个银币,你的钱从哪里来?是不是又向你夫人讨钱去喝酒”
张山楞在原地低下头说“没有向夫人讨钱,这是我攒的钱,孩儿只去了万福楼喝了五次而已”
“五次你花了多少钱,都是做人父亲的人,怎可如此任性,告诉你一件关于云烟的事,你要不要听?”
“父亲但说无妨,儿子愿意洗耳恭听”
张老爷冷笑一声,说“跟你女儿有关的事,倒是愿意洗耳恭听,平时怎么教你医术的时候,怎么不给我洗耳恭听”
张山低头说“孩儿知错,望父亲原谅”
“你夫人有喜了,为父特地过来告诉你,云烟要当姐姐了”
“父亲此言当真?”
“为父什么时候骗过你”
张山喜笑颜开,拜别了父亲后,一溜烟的跑没了影。
张老爷自然是笑的合不拢嘴,仁心堂的伙计和大夫,排着队向他道喜,从仁心堂伙计们口里得知,张老爷今年70岁,是仁心堂的东家,也是城中数一数二的大夫,张山夫人怀的是张大夫第三个孙字辈的孩子。
张若风也毕恭毕敬的向张大夫道喜。
初来乍到,礼数还是要讲的。
张大夫看向张若风,温柔的问道“小孩,你真的是只来这里看看的吗?”
张老大夫面目慈祥,待人真诚,既然仁心堂是老爷子一手建立起来的,医术和识别药材的能力一定在张山之上,现在老爷子正高兴着呢,万一善心大发,多给钱,岂不是锦上添花。
张若风恭敬的向张老爷说道“我最近在紫明山挖到一颗野山参,想卖给仁心堂,可不可以?”
张老爷子哈哈大笑,负责抓药的伙计也捂着脸偷偷的笑出声来。大夫和看病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原来是为这个,小孩你要是想卖药材,尽管来,仁心堂在这云良城开了几十年了,向来是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没有什么可不可以的”
得到张老爷肯定的答案,他又问道:“那我能从家里拿来药材给您看吗?”
“好久没有都没有看看新鲜的野山参了,今天正好拿过来给我瞧瞧”
张若风点了点头,用了最快的速度跑回长生哥的家中,急急忙忙的把藏好的人参拿出来,喝了一碗水后,再用飞箭般的速度跑到仁心堂。
挣钱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张老爷坐在看诊台上,悠闲的喝着茶,旁边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他看见到张若风来了以后,放下茶杯,对旁边的男子说道“忠虎,这里没有你什么事,去忙吧”
那个名叫忠虎的男子,恭敬的回复“是的,东家”
见男子走后,张若风随即上前将人参小心翼翼的放在看诊台上,慢慢的打开缠在人参的布条。
张老爷只是拿起来粗略的看了一眼,随即问道“小孩,这棵野山参,你打算卖多少钱?”
卖多少不知道,也不是很清楚药材的行情,卖多少没关系,大致了解药材行情就可以了。
“听闻张老爷宽厚仁德,这颗野山参还请张老爷定价”
“人参以它的重量,品相而计价,人参生长缓慢,重量越重的人参最值钱,其次就是品相,肥厚肉质黄白,不可有黑色,整体完好最佳”
“小人第一次采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还望张老大夫指点一二”
张老爷看向他,指着这颗人参说:“这颗人参整体完好,品相还算不错,重量的话,我估计就在3两到4两左右,小孩我和你打个赌,若是在4两之上,1枚金币,3两之间50枚银币”
3两之间50枚银币,4两之上1枚金币,就1两的差距相差50枚银币,看着张老大夫和蔼可亲的模样,也不像无良的奸商,信他一回,顺便也给自己攒攒卖药的经验。
“一切有劳,张老大夫了”
药房的伙计麻利的拿出小称,一番称量后,轻轻的说道“东家,这颗人参3两3钱”
伙计看了张老大夫一眼,然后麻利的从帐房拿出五十枚银币,递给张若风,随后悄悄的退下了。
他望着手里的五十枚银币,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两天的辛劳总算有了收获,也不枉那一晩的惊魂,人参区区相差一两,价格就相差五十枚银币,要是弄来五两的人参那有该多少钱呢?
张若风不解地问道“小人不才,斗胆问一下张老爷,五两的野山参值多少钱呢?”
张老爷轻轻的笑了一声,没有说话,伙计见状,赶紧出言道“五两以上的人参,5枚金币,6 两以上人参10枚金币,若是有一斤以上的人参三张金票以上”
张若风不可置信的问道“一斤以上的野山参很稀有吗?”
张老大夫解释:“一斤以上的人参需要很多年才能长成,所以它的价格是十分昂贵的。一般的药材是有价钱的,稀有的药材是有市无价的,二斤以上色泽上乘的野山参就属于稀有药材”
张若风心里有个疑问,二斤以上色泽上乘的野山参和长生果比较谁更值钱?
张若风又问道:“长生果和二斤以上的野山参谁更值钱?”
张老大夫黑着脸回答道:“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野山参和长生果药性截然不同,怎可相提并论?”
说错了话,自己太得意忘形了,哎,真不该。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认真的说道“对不住张老大夫,是小人得罪了,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原谅小的这一回”
张老爷摸了摸发白的胡子:“要是有合适的药材卖给仁心堂就可,仁心堂有专门的收药材的伙计,要是没有切莫信口开河,一切以实物为准,就算你采到长生果和二斤以上的野山参,也是以它们的品相待价而沽的”
“小的多谢张老大夫教诲”
……
待张老大夫离去后,张若风一口气买了梁长生6天的药量,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尽快康复,也算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张若风喂完梁长生药后,兜里装着五枚银币,大摇大摆的出门了。
天气快要变冷了,不买点冬天的衣服是挨不过寒冷的冬季的。
他在大街上有目的的寻找着,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一家成衣铺,铺子不大,里面挂着各式各样的衣服,铺子里只有一个人,那应该便是成衣铺掌柜了。
张若风走进成衣铺,掌柜站在门口面无表情的看向他。
张若风看着老板的表情,心里嘀咕道:一般顾客去服装店,老板员工都热情似火,恨不得顾客把店里的衣服全部买走,这里的老板怎么这个态度?对顾客面无表情爱搭不理的。这样真的有生意吗?
张若风指着挂在最上面位置蓝色棉服,问:“掌柜,这件能拿给我看一下”
掌柜听了不为所动,不耐烦说道“小孩,衣服给谁穿?要是给你穿,本店铺所有的衣服都不适合你”
张若风听了很不服气:“你都没看见我穿,怎知我不适合,我偏要穿”
“小孩,那件衣服不适合你,要是你真的想买衣服,可以去布料铺看看”
第一次见到老板赶顾客走的店铺,张若风倔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掌柜说不适合自己,那好,偏偏要试给掌柜看。
在他强烈要求下,掌柜极不情愿给他拿下那件蓝色棉服。
这件蓝色棉服摸起来手感还不错,棉花作为衣服填充物,是御寒的佳品,张若风试了一下,果真应了掌柜的话,这件蓝色棉服还真不适合自己,大了许多,穿起来明显不协调,要是过几年,这具身体个子长的又高又壮,应该能穿上。
张若风尴尬慌的一比,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买下这件衣服了。
掌柜走到他的面前,说“小孩,你要是想买衣服,要去布料铺找裁缝量身订做”
“这件棉服多少钱?去布料铺量身定做的又要多少钱?”
“这件蓝色棉服5枚银币,同样的棉服布料铺最少要6枚”
“同样的棉服为什么你要5枚银币,布料铺要6枚银币”
掌柜皱了皱眉,无奈的说道“小孩,你是来捣乱的,还是来买棉服的,问那么多做什么?”
“来买棉服的”张若风说完,直接将5枚银币放到掌柜的桌子上,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决心,我是正正经经来买衣服的,顺便了解两家店铺棉服价格之差,同样的衣服成衣铺,卖5枚银币,为啥布料铺卖6枚银币?
他挑了挑眉,得意的说“掌柜,这下能告诉我吗?”
掌柜收下钱,叹了一口气,连人带衣把张若风赶了出去。
他抱着新的棉服,不敢与掌柜多做计较,既然掌柜不想说,自己就不强求了。
回到家中,长生哥依旧在睡觉,按时喝药后,他的气色比之前红润了许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数着仅剩下的银币,这才不到一天的功夫,快花去一半了,而且自己过冬的棉服都没准备好
钱总是花的比挣的多,只不过碰巧这次让我挖到了人参,下次想挖人参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归根结底还是不认识这里的字,要是识字的话,就没有那么麻烦了,找不到人参,可以找《药草图鉴》记载的其他药材,多撒网才能多捕鱼。万一捕到一条值钱的大鱼呢,退一万步说,哪怕是一条值钱的小鱼也行,只要值钱啥鱼也可以。
能教自己识字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长生哥,另一个便是上次结识的上官静宇了。
走到上次初识上官静宇的地方,没有见到他的踪影,张若风自语道“莫非上官兄去别的地方摆摊了?”
抱着这个想法,走遍了全城都没有看到上官静宇。
可能今天上官兄没出摊吧。下次说不定就能找到他。
天快黑了,张若风买了两只烧鸡和几块烧饼带回家中,烧鸡是自己和长生哥的晚餐,烧饼是明天上山采药的干粮。
和梁长生吃完烧鸡后,他悠闲的躺在稻草堆里,默默的向上天祈祷,明天上山采药千万不要再遇到狼了,真的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