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为红颜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伟业《圆圆曲》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逮捕了许多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其中包括明朝大官员吴襄。这时有人上报李自成,称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手下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招降吴三桂,可以解除大顺政权的一个极大威胁。李自成觉得有道理,于是叫吴襄给儿子吴三桂写劝降信,劝说其向李自成投降。
早在李自成围攻北京之时,由于京城危在旦夕,崇祯帝万般无奈之下,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关卡,入关勤王。当时的吴三桂正在山海关抵御清军。接到勤王旨令后,吴三桂立刻统兵入关,当到达离山海关不远的河北丰润时突闻噩耗,得知京城失陷、崇祯自缢身亡的消息,吴三桂只好又带兵返回山海关。
返回山海关后,吴三桂接到父亲的书信,他顿时觉得进退两难。向逼死崇祯帝的闯贼投降他心有不甘,而不投降自己又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况且自己家人的性命还掌握在李自成手中。血浓于水,吴三桂决定率部进京拜见新皇帝李自成。可是此时,一个女人使吴三桂改变了想法,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这个女人就是陈圆圆,她是明朝末年“秦淮八艳”之一。可是红颜薄命,她先是被田弘遇所掠,献给崇祯皇帝,岂料没有得到崇祯帝的宠幸,后被吴三桂看中纳为妾,受到吴三桂的宠爱。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将陈圆圆掠去,赏给了起义军首领刘宗敏。

▲多尔衮画像
进京途中的吴三桂得到陈圆圆被掠的消息后,恨得咬牙切齿。因此他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让将士们换上白盔白甲,称要为崇祯帝报仇。
得知吴三桂降而复叛的消息后,李自成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杀气腾腾奔山海关而来。情急之下,吴三桂给多尔衮送去求援信,企图联合清军进攻李自成。吴三桂根据以往经验,认定清军没有进关夺天下的野心,最多也就是抢掠一些财物就回关外了。这样自己就有复兴大明的希望,自己也将成为明朝功臣。实际上,此时的大清掌权者多尔衮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后,多尔衮顺水推舟,亲率十几万清军向山海关进发。
清军到达山海关后,吴三桂亲自出关迎接,共同抵抗李自成。
李自成二十多万大军到达山海关后,多尔衮见起义军阵容齐整,将士斗志昂扬,意识到对付李自成只能智取,不能硬碰,于是与吴三桂制定了破敌方案,由吴三桂亲率大军出关迎敌,而清军则埋伏在左右准备偷袭李自成军。

▲陈圆圆墓
吴三桂带兵出城后,立刻遭到李自成大军的合围,双方军队战作一团,明军左右突杀,始终无法打破农民军的铁壁铜墙。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多尔衮率领埋伏左右的精锐清军杀出,李自成慌忙调整阵形抵抗清军。可李自成军吃了不了解敌情的亏,见清军杀气腾腾而来,将士们心里发慌,阵形也乱了起来。混乱中,农民军马匹士兵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在对方的联合攻击下,李自成抵挡不住,被迫率军后撤。
多尔衮率领清军和吴三桂军紧追其后,两军一前一后上演了一幕难得一见的追逃大戏,李自成军一路丢盔弃甲,伤亡惨重。在吴三桂的引导下,清军顺利打入关内。李自成逃入北京后,发现许多队伍都被追兵冲散了,而实力强大的清军已经逼近北京城。李自成料定守不住京城,于是慌忙从北京撤回西安。
李自成撤退后,清军顺利占领北京,吴三桂见明朝灭亡已成定局,只好投降清军。吴三桂由于引领清军入关有功,被多尔衮封为平西王。清军入关后,将利剑指向了农民军和南明政权,新一轮的较量即将展开。
知识点思考 吴三桂引领清军入关仅仅是因为陈圆圆被掠吗?
吴三桂反李自成的缘由按史家归纳有三条:一是父亲吴襄被拘捕、拷打,二是误信从京中逃出的家奴报告的全家被杀的消息,三是爱妾陈圆圆被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这些都不是吴三桂降清的主要原因。当时吴三桂面临政治上的选择,或者继续为明朝的残余势力服务,或者投降李自成,或者投降清朝,或者干脆自立为王。由于吴三桂处于联系中原和关外东北的中间位置,他既是李自成身边的威胁,也是清朝南下的必除对手。所以吴三桂只能选择降清或者降李。李自成用家人要挟,这令吴三桂很失望,而且他看出李自成农民军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所以他决定投靠与之交战多年的大清,并为清军打开了入关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