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自贸试验区为台商带来的新机遇

根据福建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及产业规划,福州制定了福州片区实施方案,明确了86项实施任务,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创新及金融创新开放等四个方面积极试验,在推动两岸经贸往来、两岸电子商务、两岸金融合作、两岸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2016年4月14日,福州片区新增注册企业14 398户(挂牌前4 193家,合计18 591),注册资本1 625亿元,其中内资13 965户,外资433户(含台资186户),注册亿元以上企业233户,新增企业运营率达34.13%。2016年4月14日,新增外资企业433户、注册资本180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7.6倍、37倍,占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63%。

7.3.1 两岸经贸台作试验区

不断提升对台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国首创的“简化CEPA以及ECFA项下货物进口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等5项对台贸易便利化的创新举措,率先实施对台“源头管理、口岸验放”模式,率先采信台湾检验结果,实现“一张证书、两岸互认”,使得产品检验及通关的放行时间从5-7天缩至1-2天。区内共有112家企业申请办理简化ECFA和CEPA原产地证书提交手续,涉及报关单874票,货值4 693万美元,货运量1.8万吨,涉及税款3 021万元,2015年台湾食品进口增长了28.3%。

推动两岸科研合作。依托科立视公司研发实验室挂牌成立两岸先端材料研发合作中心,开展两岸显示触控玻璃领域的合作,成功研发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菌超薄玻璃;新大陆科技集团携手台湾地区科研机构,成功研发全球首枚二维码解码芯片。

两岸IT合作卓有成效。以华映光电、科立视为龙头,引进配套企业14家,其中7家是台企。新大陆、创高等闽商开始投资台湾,设立分公司或研发机构,其中新大陆作为大陆第一家投资企业,已经投入273.56万元设立分公司。

率先对台开放电子商务行业。福建省台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福州自贸试验区注册,主营互联网销售、电商平台开发、电商咨询等。

7.3.2 两岸服务贸易示范区

加快对台医疗、建筑、旅行社、教育培训、文化创意、跨境电商、展览会、物流运输等15个服务业领域开放;目前福州片区已有58项对台服务业项目落地,与台湾亚东医院共建琅岐三江口医院、两岸文化创意园、台湾人才中介机构福建扬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15家台湾生技企业,台湾社团法人中华美学经济协会开展前展后贸业务,国脉电信投资20亿元人民币融合“互联网+”技术与健康医疗产业打造两岸大健康产业运营中心,台湾中国物流与中国邮政速递3月23日成功开展国际邮包经台湾中转全球业务,成为大陆第二条对台邮件总包水路航线,两岸服务贸易领域融合前景日显广阔。同时,出台支持台湾人才在福州自贸区内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任职的实施意见。

7.3.3 两岸金融台作示范区

初步建立对台金融集聚高地。目前4家台资银行(台湾银行、合作金库、彰化银行、华南银行)落户福州,全国5家台资保险公司中有4家在福州市设立保险机构,数量居省会城市首位。建设银行在区内设立国内首家总行级“海峡两岸跨境金融中心”。区内银行为彰化银行福州分行、华南银行福州分行等在大陆的台资银行开立同业账户8个。

对台金融不断创新。一是完善台企台胞征信功能。区内已有14家商业银行开通区内台企台胞融资征信查询业务;2015年4月15日,上海资信中心与福州人行中支开通了台企台胞征信平台开通。二是两岸货币通道不断拓宽。中国银行与在福建设立分行的部分台资金融机构签订人民币支付清算协议,截至4月10日累计代理支付清算量达39.76亿元;彰化银行福州分行成为大陆首家开业即可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台资银行。华南银行正申请与台湾同行进行人民币同业借款。福州紫荆海峡科技投资基金成立,总规模50亿,首期10亿。

7.3.4 两岸人文融台示范区

打造两岸交流基地。琅岐海峡青年交流营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将于2016年8月建成交付使用;与福州市台协会合作建成1.2万平方米的台商创业园,成为集播种、孵化、产业化为一体的两岸创业创客空间,已确定入驻项目56个,2016年5月将正式投入使用;与马祖建设局合作,推进福州片区“两马”园前期设计工作,积极引进马祖乡亲、企业家投建“两马”园;深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引入台湾钜太文旅企业管理公司运营管理“左营·佐赢”园区,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创意为一体的台湾特色文创产业,项目一期已入驻台湾文创企业14家并于2016年1月开园运营。

积极支持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允许台胞设立个体工商户。《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榕政综[2015]236号)鼓励和支持18周岁至45周岁的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一是支持多种形式创业。台湾青年首次在福州市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正常经营纳税6个月以上的,经认定,可领取每户1万元的一次性开业补贴。二是扶持创业基地建设。依托福州台商投资区、高新区、软件园、海峡创意产业园、海西动漫创意之都等园区,设立各具特色的集聚示范效应的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对累计引进8家以上台湾青年创业企业、吸引台湾青年16人以上的,且持续经营满1年以上的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由市级财政给予不超过80万元的奖励;对累计引进10家以上台湾青年创业企业、吸引台湾青年30人以上的,且持续经营满1年以上的创业基地,由市级财政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三是放开台胞设立个体工商户,目前已有35家台湾个体工商户落地。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一是全国率先实施台湾居民入境免签注和试点签发电子台胞证政策;二是率先实行临时来榕外省籍居民可在福州办理赴马祖旅游通行证、在福州外省居民免于提交暂住证即可办理赴台旅游通行证等政策;三是对往来两岸直航客轮简化申报手续,允许免办卫生控制书,实施电讯检疫;四是加快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缩短两马单程航线近一半时间。


(1) 林建永,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