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别比较研究Ⅰ
- 刘进 张力玮
- 1517字
- 2021-03-05 11:13:09
一、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 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
印度是最早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独立之后,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09—2016年,印度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见表1)。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 (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 (15% ~50%)、普及化 (50%以上)[4]。由此,印度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不再局限于为上层精英服务,而是逐步面向广大群众,为印度公民传递知识,使印度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也体现了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
表1 2009—2016年印度高等教育入学率[5](单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8_0001.jpg?sign=1739586978-khZ2vxvhymOW3k7T6hjECi88Amrq1FZ6-0-2b3e3e6727dd7508f36aed1ae062d0b6)
(二) 高等教育机构发展
自独立以来,印度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显著增加。独立时的印度仅有20所大学、500所学院;截至2016年,印度的大学数量增加至799所,学院数量发展至39071所 (见表2)[6]。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和学院的数量增长很快,且邦立公立大学 (State Public University)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大学数量,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只有2914所[7](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
表2 2010—2016年的印度高等教育机构发展[8](单位: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9_0001.jpg?sign=1739586978-RWjjoKyn7uEUjGPc6BHv5HMrISpw7Tyb-0-bf5f090adb7533e969e7f9052fd2f0b4)
(三) 高等教育招生情况
2015—2016学年,印度有3100多万名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 (包括本科生2742万人、硕士研究生391万人、博士研究生12万人),较上一学年增加了32万余人。2014年,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二的高等教育体系,仅次于中国[9],且印度高校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逐年增长 (如图1所示)。
在学历的分布上,本科生占87%,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12.6%和0.4%。在男女生比例上,各阶段男生的录取总人数均多于女生,但在2013—2016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出现女生录取人数多于男生的情况,且其他阶段男女生的录取人数差异逐年减小 (见表3)。由此可以推断出,印度政府逐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从女生的录取率上表现出印度正在重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增加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全面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健全高等教育体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0_0001.jpg?sign=1739586978-K1qVD1yXf66pOrCRi5MZdUPHpYse30zZ-0-f6c35b44f9a2933ab0f5a463d2f374e2)
图1 2010—2016年印度各阶段的学生录取人数[8]
表3 2010—2016年印度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男女生录取人数[8](单位: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0_0002.jpg?sign=1739586978-evCDmrRwft4z7CH3CiL2T32cYTAafOfZ-0-2a23218f6c5f2dcd3f338c6946b1604b)
在具体学科的分布上,文科 (Arts) 学生的总人数占36%,理科(Science) 占16%,商业/管理 (Commerce/Management) 占16%。整体而言,约68%的学生就读于文科、理科、商业/管理3科;32%的学生就读于其他专业领域,其中工程/技术 (Engineering/Technology) 专业占16%,医 (Medicine) 和教育 (Education) 各占3%。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10],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面积,但就读于农学相关学科的学生数量仅占1% (如图2所示)。长此以往,学科分布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1_0001.jpg?sign=1739586978-bxGnvBIUnrKc9JUUZr5WoSV4jyE4tCDj-0-b3cd17c94080356dbf9383595e711025)
图2 2010—2016年印度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布[8]
(四) 高等教育师资力量
据印度官网统计,2015—2016学年印度的高校教师人数由2011—2012学年的1247453人增加至1518813人[6],教师人数逐年增长,但所增加的人数主要集中于讲师级别 (如图3所示),对演示员/辅导员 (Demonstrator/Tutor) 的重视程度多年来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1_0002.jpg?sign=1739586978-mBZn4Cs78qKySaZ5y0hFhmQdO5eGZ0gO-0-2b4496dd813a6279c6402b6f8fe63898)
图3 2011—2016年印度高校的师资分布[8]
以2015—2016学年为例,印度高校各级职称教师中,教授有146021人 (占10.4%),副教授有174657人 (占12.4%),讲师有1009196人 (占71.7%),演示员/辅导员有76933人 (占5.5%)。各级职称教师的分布很不均衡,亟须在高等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质量人才资源。
(五) 国际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学生国际流动包括海外学生赴本国学习和本国学生赴海外学习两个层面,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11]。
近年来,赴印度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2016年有44766人,较2011年增加了17235人[12];同样,印度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增加, 2016年有277387名学生出国留学,比2011年增加了71737人。从流动的总数来看,印度“流出”的学生人数远远多于“流入”的学生人数,2016年“流出”学生人数是“流入”人数的6倍多 (如图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2A88F/17640088907678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2_0001.jpg?sign=1739586978-zwlWux5v4Tb2VbHIsVKHXu965Aw1idjr-0-9b9b66ce6912a271b29ecf6c6c02649f)
图4 2011—2016年印度高等教育的学生国际流动情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