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苗族服饰,2008年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梓县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主要以十字桃花和蜡染为主,色调大方。特色服饰包括大襟或对襟上衣,蜡染百褶裙,喜用几何图案装饰,流行在马鬃乡、黄莲乡苗族服饰最具有代表性。
苗族没有文字,很珍爱自己的民族服饰,认为是“穿在身上的书”,是一种语言,从服饰中可看到自身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唐代少量苗族迁入马鬃,到了明代,苗族开始大批量迁入。清朝中后期,由于苗族反清起义失败遭镇压后,当时苗族作为战争难民,只能躲进深山老林繁衍生息,形成了“苗族住山头”的分布格局。
桐梓苗族分为两支,一支为红头苗,一支是鸦雀苗。
桐梓红头苗族,主要居住在桐梓南部和北部,海拔较高,气候较寒,他们世代在那里耕地狩猎,栽桑种蔴,自给自足,服饰受着民族意识和自然环境影响。
红头苗的服饰,以女装比较突出,戴山丝大檐头帕,上穿对襟开衫,下着蜡染百褶裙和挑花围裙,袖子套挑花袖筒,小腿裹多层挑花绑腿,脚下穿麻布挑花鞋。主要饰件有:头帕、上衣、袖筒、百褶裙、围裙、腰帕、飘带、绑腿和布鞋。红色,是红头苗的代表色,特别是头帕和百褶裙下摆,必须是红色,而且多是鲜红,红得灿烂;整体着装,兼配蓝、绿、黑、白、紫等色,色彩艳丽,红光熠熠,洋洋喜气,美丽大方。
红头苗服饰的布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都是用自制的山蚕丝绸和自织的蔴布。丝绸主要是用于裹头帕,蔴布经过蜡染后,为服饰主料。六十年代后,大多改用新材料布料或棉布了。
红头苗服饰的制作技艺,以精湛的手工挑花为特色。挑花,就是在麻布或棉布的经纬线上,用彩色线挑出许多小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红头苗无论女装、男装、还是童装,从头到脚的服饰,无不闪耀着红苗女子挑花技艺的光彩。
红头苗女装的头帕,鲜红艳丽,是桐梓红头苗的标志。是用山蚕丝带,缠盘成大帽状,外套漂亮的红花布,3一4公分宽的帽檐上,镶一条宽宽的精緻的挑花布带。构图一般是几排平形的不同的连缀小花。挑花手法细腻,挑出的花带具浮雕感,很是漂亮。帽檐边缀着玲瑯的流苏,更显华美。
女装上衣多为对襟开衫,常为纯白色、或淡黄色等浅色布料,少装饰,极为普通。特殊的是两只袖筒。一般与衣袖游离,象两只袖套,可取可上。上边挑滿花样、图案,多为几何图案或变形乡间小花。挑花分几节,整看又统一。构图与围腰一致,色彩与整体协调,别具新颖。
百褶裙为蔴布蜡染制成,裙头一般为未染色白布连理,裙身为蜡染蓝靛色,裙摆为鲜红色,间有几行别致的挑花图案和蜡染图案,清新、悦目。
围裙,很似围腰。桐梓红头苗女子,很注重围裙的制作,从选布料、构图布局、花线色泽、挑花做工都很讲究。因为围裙系在百褶裙外边,是衣饰的脸面,也是红头苗女子挑花技艺的展示。布料要纱纹致密,牢实耐磨。颜色大多深色,以黑色和藏青色普遍。在深色底布上,挑出各种红色的花,有一种鲜活的感觉,就象从黑土地里长出来似的。围裙的构图,一般是中央一个大图案,周围用多重挑花镶边,这是整套衣饰的“主题”。其它衣饰上的花样、图案、色泽都必须与“主题”协调,才能有好的整体效果。色泽仍以红色为主,大红、玫红、粉红、深红等不同红色与其它色线有机配搭挑花,协调而不杂,艳丽而不俗。围裙的构图和挑花,因人因材而易,很少雷同。一条围裙的构图与工艺,往往能感觉到艺人的年龄、文化素养和气质。围裙图案复杂,做工精致,苗族女子往往要花费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做成一条上品围裙,所以桐梓红头苗的围裙很是珍贵。
红头苗的腰帕,似一块正方形大手帕,对折,成三角形,系在腋下腰间,为围裙腋下部分的装饰,左右各一块。腰帕的布料,是单纱白蔴布,质地薄,成正方形,先在布上描出构图,以素描似的挑花手法挑出图案、花样,四边用色线锁边。腰帕的构图简洁、大方,线条式挑花朴实、清新,色线仍以红色为主,常配以黑色和浅蓝色,格外素雅。桐梓龙台村曲垭组,有个五十三岁的红头苗妇女马兴淑,保存着一方完好的腰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今展现,除布色有些暗以外,那简洁的构图、素雅的挑花、清新的色线搭配仍可见苗族前辈的不凡技艺。
飘带是系在围裙后边的挑花彩带,八公分左右宽,长与围裙一致。色彩鲜艳,花样漂亮,分几节挑花,也有连体花饰,下边缀有流苏,是围裙的衬托。一般系两条,也有系五、六条的,以显华丽和工艺。
红头苗的绑腿和布鞋,是蜡染蔴布做成,均有挑花,图案简洁。或条形花絮,或碎花点缀,自然朴素。
红头苗男装相对简单,头缠白色蔴布呈帽状,身穿麻布蜡染藏蓝色长衫,外套蜡染麻布蓝靛马挂,打蜡染绑腿,脚穿麻布鞋。但马挂做工却很讲究,为对襟开衫,布扣,领边、袖边、襟边、衣边均是挑花镶边,缀流苏。马挂后背,有大块精工挑花,由许多变形野花和横条图案组合,呈坎肩状,色泽鲜艳,惹人注目。
桐梓还有一支苗族,是鸦雀苗。贵州仅桐梓县有。这支苗族的服饰很有特色,女子头上绾髻,缠白头布,外扎挑花头带,上穿对襟敞胸长袖衣,领后缀挑花背褡。衣襟、衣袖有挑花花纹,下穿麻布百褶裙,系挑花青布围裙,围裙边缘用绿色布条滚边,穿布鞋。
桐梓鸦雀苗的服饰颜色,以黑色和白色为代表色。贵州有一种鸟叫鸦雀,它的羽毛就是黑白相间,也许鸦雀苗的族名与鸦雀有一些渊源。
桐梓鸦雀苗的服饰特点主要表现在女装。头帕、百褶裙都是白色麻布制作,无装饰。上衣和围裙为青布做成,围裙前块,截腰以下部分,除挑花镶边外,其余全是青布本色。
服饰的工艺特点是精美的挑花,集中体现在围裙的上部、后腰部、衣袖、肩褡、衣襟领边和围裙镶边上。图案多为方形几何图形和条幅式重叠图案;花样以变形小花为主。色彩淡雅,常以深红和白色框边,中间挑花多用浅绿、淡蓝、粉红、白色、黑色等,黄色少见。
桐梓的红头苗和鸦雀苗生活在同一地域里,虽然服饰有很大差别,但挑花技法大致相同、都以数三根纱挑一针的技法为主,上下左右一致,所以图案大多呈对称形状。
桐梓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常用的大致有几何纹、动物纹和植物纹。几何纹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雪纹、井字纹等等,这些纹样很适合桃花工艺制作。动物纹样,是苗族妇女以家里的猪、牛、羊、鸡、鸭、鹅、兎、狗、猫,以及野外的蜂、蝶、雀、鱼等为参照物,经简化、夸张、变形,挑成花样,别有韵味和魅力。植物纹多是乡间花草树藤,变形地出现在服饰上。如金银花、吊子花、八角花、桃花、梅花、十字花、路边菊、向日葵、瓜藤、野蕨、松竹等等,元素都来自生活,挑花制作却出自不同的领会和想象。
桐梓苗族服饰的制作多是家庭式传承。女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就要跟着母亲或长辈学习挑花,制作嫁衣。也就是象样点的苗家服饰。制作一套嫁衣,往往要花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所以嫁衣很显精贵,女孩子要在出嫁时、年节或寨里大喜日子才穿,余后就把衣服锁进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