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
- 石云涛
- 3785字
- 2021-01-05 16:22:47
五 长安的外来物产与唐诗
唐朝首都长安是各国使节入华的终点站,经过使节入贡,各种异域他方的奇珍异物输入长安。韦应物《骊山行》诗写开元盛世:“君不见开元至化垂衣裳,厌坐明堂朝万方。……英豪共理天下晏,戎夷詟伏兵无战。时丰赋敛未告劳,海阔珍奇亦来献。”[267]这些舶来品以其新奇容易引起诗兴,故常见诸诗人的吟咏。
通过入贡获得的域外文明首先是动物,如良马、狮子、犀牛、大象和各种奇禽异兽。观赏新奇的动物容易激发诗人的兴致,而且在人们的观念中,“百兽率舞,是知时贞而物应,德博则化光”。开元年间“天马绝足,来从东道,出天庭而屡舞,仰皇心而载悦”。于是文士献赋,诗人赋诗,借舞马歌颂唐玄宗的盛德。今存佚名《舞马赋》两篇,即出于当时作家之手。[268]又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之二云:“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269]储光羲《献王威仪》云:“入与真主言,有骑天马来。”[270]周存《西戎献马》云:“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271]唐代还有犀牛、大象、狮子等从异域传入。储光羲《述韦昭应画犀牛》云:“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272]崔致远《狻猊》咏狮子:“远涉流沙万里来,毛衣破尽着尘埃。摇头摆尾驯仁德,雄气宁同百兽才。”[273]唐朝宫廷中有舞马、舞狮、舞象、舞犀牛的表演,这些来自域外的动物经过训练,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非常壮观动人,安禄山曾因此垂涎帝王豪华的生活,史载“禄山常观其舞而心爱之”[274]。常衮《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写朝廷宴会:“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275]李白《高句丽》诗:“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276]诗用海东鸟形容高丽乐的舞姿,诗人当目睹海东鸟飞翔的姿态。萧士赟说:“东海俊鹘名海东青,此喻其舞之快捷如海东青之快捷也。”[277]窦巩《新罗进白鹰》云:“御马新骑禁苑秋,白鹰来自海东头。汉皇无事须游猎,雪乱争飞锦臂鞲。”[278]立国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当时被称为“海东”,他们进贡唐朝的白鹰,当即其著名的“海东青”。“青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279]海东青属大型猛禽,身高一米左右,两翅展开两米多长。颜色不一,以纯白色为上品。嘴较厚长,喙爪坚硬像铁钩。飞得既高又快,能捕食天鹅、野鸭、兔、狍等禽兽,驯养的海东青用作猎鹰。新罗贡鹰事史书无载,窦巩的诗有重要史料价值。新罗海东青闻名域外,连阿拉伯人的书中都有记载,大约成书于9世纪中叶的《中国印度见闻录》写到“中国东部临大海,有锡拉(sila)诸岛”,即新罗。“他们每年向中国朝廷纳贡”,“在这些岛上,动物有白隼”[280]。阿拉伯人显然对新罗向唐朝进贡白鹰有所耳闻。白鹰还来自西域,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张渭代作《进白鹰状》讲到其管内有大小鹰婆罗山,猎获白鹰,进贡朝廷。[281]鹦鹉有的来自南海,有的来自西域。林邑国多次向唐朝进献鹦鹉,李百药曾奉诏作《鹦鹉赋》云:“亘万里之重阻,随四夷而来王;既逾岭以自致,亦凌江而远翔。”[282]王维《白鹦鹉赋》云:“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283]郝名远《白鹦鹉赋》:“珍禽生矣于彼南域。”[284]佚名《白鹦鹉赋》:“彼善言之灵鸟,孕聪明以自逸。苞火德之奇姿,诞金方之素质。”[285]鹦鹉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286]他把鹦鹉入贡视为祥瑞。白居易《红鹦鹉》诗云:“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287]白居易作此诗时正被贬官外放,故由鹦鹉的遭遇联想到个人的不自由。
域外的植物,特别是奇花异果通过使节入贡唐朝,这些植物有的可供食用,有的可供观赏,受到诗人的喜爱。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诗云:“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288]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九云:“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其十:“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其十一:“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289]殷尧藩《偶题》云:“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290]南方的荔枝、龙眼和西域的葡萄等远方异域的奇珍异果,在大唐盛时都源源不断地输入长安,被诗人们写入诗中。
从域外传入的珍贵器物通常是金银器、玛瑙碗、玻璃器等,这样的器物有的出于外国使臣的贡献,有的通过贸易获得。外来的器具珍贵又美观,常常引发人们的诗兴。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写李供奉从天子和王侯将相那里获得丰厚报酬: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291]
其中的银器和胡瓶都是来自域外的器物。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写朝廷赐画家曹霸:“内府殷红马脑碗,婕妤传诏才人索。碗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292]马脑碗即玛瑙碗,来自域外。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镶金牛首玛瑙杯,推测由波斯或阿拉伯商人贩运而来。[293]杜甫《诸将五首》其一云:“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294]他说长安附近是唐皇室祖先陵墓所在,那里不久前还出土过金碗。金碗来自异域,那是外国使节进奉的贡物,看到它就令人想起大唐强盛时代。晚唐诗人郑嵎《津阳门诗》写玄宗死后:“空闻玉椀入金市,但见铜壶飘翠帷。”[295]古代玻璃器从西域传入十分珍贵。杜甫《丽人行》写杨氏兄妹郊游野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296]。水精盘就是玻璃盘。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诗:“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胡王万匹罗。”[297]碧碗即玻璃碗。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漏转霞高沧海西,玻璃枕上闻天鸡。”[298]写这种外来器物,有时突出其珍贵,有的借以宣扬大唐盛世的荣耀,有的在讽刺达官贵人的豪奢。
对于皇室贵族来说,他们追求域外物品,更感兴趣的是珠玉珍宝。薛爱华说:“如果某个在位的君主想要得到另一位君主的好感的话,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赠送一件或多件昂贵精美的珠宝。在唐朝的历史上,我们不时地可以见到将类似带有外交性质的珠宝送到长安的记载。”[299]来自域外的珍珠、玳瑁、象牙、犀角、翠羽等被用于装饰,常见于唐人的吟咏。李峤《床》云:
传闻有象床,畴昔荐君王。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妆。桂筵含柏馥,兰籍拂沉香。愿奉罗帷夜,长承秋月光。[300]
这个用象牙装饰的床,还有玳瑁、珊瑚等七宝装饰,又用沉香熏染。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写思念丈夫的少妇的居室:“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301]王建《宫词一百首》八十七写宫内陈设云:“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衙香。”[302]李暇《碧玉歌》云:“碧玉上宫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303]葡萄酒呈琥珀色,唐诗中常用琥珀形容葡萄酒颜色,或代指葡萄酒。玛瑙用来制碗。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写皇亲贵族生活:“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304]《丽人行》描写杨氏姐妹的服饰饮食十分细致,其中不乏来自域外的器皿和珠宝装饰,如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食器上装饰着翠羽,翠是翡翠鸟的羽毛;犀箸是用犀牛角制成的筷子,犀角来自海外;紫驼之峰是珍贵的食品,即贵族食品中的“驼峰炙”。水精即水晶,玻璃器是来自域外的食器。[305]贾至《燕歌行》写时清太平外夷入贡:“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306]白环即白玉环,来自西域。卢照邻《行路难》写长安贵族之家:“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307]韦应物《长安道》诗写贵族之家:
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中有流苏合欢之宝帐,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鸯双翠翘,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308]
其中银鞍、珊瑚叶、金貂、玉麈、明珠、翠被、翠翘、聚黛、博山吐香、山珍海错等,吃的用的都是带“洋味”的珍奇物品。
用香是皇室贵族奢侈生活的表现,香料大多来自域外。唐代一般官员之家也有用香的记载,用于熏染和悬佩之香常为诗人歌咏。沉香、檀香产于东南亚和南亚,李白《杨叛儿》诗云:“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309]《清平调三首》其三写杨贵妃:“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得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310]李中《宫词》云:“金波寒透水精帘,烧尽沉檀手自添。”[311]龙脑香和胡椒来自东南亚和南亚,杜牧《八六子》词云:“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312]反映了龙脑香薰被和椒泥涂壁的后宫习尚。薛能《吴姬十首》其二写宫女:“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313]“龙”即龙脑香。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写自己曾与钱氏在朝廷共事:“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314]鸡舌香即丁香,产于东南亚,上朝靠近皇帝者含在口中,可以遮掩口臭。阎德隐《薛王花烛行》写王宫陈设:“合欢锦带蒲萄花,连理香裙石榴色。金炉半夜起氛氲,翡翠被重苏合熏。”[315]苏合香产于非洲、南亚和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