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巧遇神婆

教堂台阶上,郑荣和安应七挨着,王氏和孩子坐在离郑荣有一段距离的地方。

安应七看着王氏点了一下头,算是打了招呼。

王氏也欠了欠身子,算是回礼了。

安应七问郑荣:这位是……嫂子?

郑荣忙答:不是不是……她是我一个好兄弟李朝贵的老婆。旅顺一战朝贵大哥生死不明……唉。

一旁的王氏暗暗掉泪。

安应七眼中充满怒火:这帮日本狗强盗,真是无恶不作,害的这么多人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他们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郑天亮这时已经凑到了郑荣的身边。

安应七接着问道:大哥下一步怎么打算的?

郑荣答:俺也不知道了,好歹先安顿下来,可是这地方……

安应七想了想:大哥,海参崴处于中、俄、朝交界处,虽然现在是俄国人的领地,但是另外两族人在这里也分别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大哥为什么不找找这里的中国人帮会寻求帮助呢?

郑荣:兄弟说的是,可是我初来乍到的,现在求神还找不到庙门呢。

安应七:不是有我吗?我可以告诉哥哥啊。

郑荣连忙道谢:那谢谢小兄弟了。

安应七笑答:郑大哥刚救了我,这个谢字我可当不起。您不是也说了吗,人离乡贱,出门在外就要靠朋友间的相互照应不是?

郑荣憨实的笑了:是啊,你看我到是外道了。

安应七又说:海参崴的中国人很多,几乎都在离这里不是太远的中国街还有头道河子街附近居住。

安应七用手给郑荣指了个方向:就在美国大街附近。

重燃希望的郑荣,转头看了看郑天亮和王氏。

王氏在满脸的愁容中掠过一丝欣慰。

众人起身,安应七与郑荣拱手道别。

安应七:大哥,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能陪您去了。郑大哥多多保重。

郑荣:你我兄弟就此别过,来日方长必会再见。

安应七向王氏拱手道别。

王氏微微一个万福。

郑荣望着安应七的背影,拾起行李卷拉着郑天亮,与王氏向着安应七所指的方向走去。

…………………

郑荣和王氏来到中国街,两人走在街上看到这里不仅有大大小小的中国饭馆、杂货店、小旅馆,甚至还有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剧场。

看到满街走的都是中国人,这让从下船就一直只看到俄国人的王氏心中感到了些许的踏实。

王氏:他叔,咱是不是寻个人问问路。

郑荣点头:是啊,我这就问问去。

一行人刚巧来到中国街一个赌场门外,郑荣正在四下里寻人的工夫儿。一个中年妇女被两个打手从赌场里扔了出来,摔在郑荣旁边。

打手骂骂咧咧:敢在这儿耍光棍,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

两个打手转身走进了赌场。

郑荣连忙扶起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甩开郑荣去扶他的手,跳着脚的叫骂着:王八蛋!你们毛还没长全呢,敢动老娘!打听打听去,我祝神婆怕过谁!看我请来大神点了你们家房子!

祝神婆嘴里念念有词在赌场外跳起了大神。

围观的人越聚越多,把赌场门口堵的水泄不通。

赌场里涌出一群打手,手持木棒出来驱赶人群。围观的人群一哄而散。有个打手向祝神婆过来,还在装模作样做法的祝神婆被一棍打倒在地,打手举棍还要再打。

一旁的郑荣见势不妙,一个箭步冲过去伸手接住打下来的木棍。

打手怒喝:嘿!你哪冒出来的,想管闲事儿。

郑荣:都是中国人,何必做得这么绝呢?

打手用力拽了拽被郑荣攥着的木棍。木棍丝毫未动,打手又打量了一下郑荣,知道是遇了高手。

打手好汉不吃眼前亏:那你带她快走,总在这儿捣乱,兄弟我也不好交代不是。

郑荣放开木棒,转身扶起还躺在地上还没缓过神的祝神婆。

赌场的打手也都已经退了回去。

被郑荣扶起的祝神婆仍旧不依不饶,一副死鸭子嘴硬的劲儿:来呀!有本事你们打死老娘!

郑荣伸手拦住祝神婆。

郑荣:大婶子,算了吧。

祝神婆想推开郑荣的手,推了两推没推动,也就只好作罢。

祝神婆一边拍打身上的土,一边上下打量着郑荣:我是给你面子,要不这事不算完。你刚过来的吧?跟小日本一开战,这些日子,过来了不少人。找地方住下没?

郑荣摇摇头。

郑荣:还没找到地方呢。

祝神婆:听口音是山东人吧?我也是从山东过来的。既然你刚才叫了我一声婶子,就到婶子家住去。

祝神婆看了一眼站在不远的王氏和孩子。

祝神婆:那是你家里人?

郑荣:是。

郑荣和祝神婆走到王氏跟前。

祝神婆拉起王氏的手就走。

祝神婆:大妹子,走上家住去。

郑荣领着郑天亮跟在后面。

………………

祝神婆家住的是一个大杂院,院子虽然不大但是住了很多的人。不过比起郑荣他们一路看到的那些小窝棚,小木板房要强的多了。

祝神婆拉着王氏正要进了院子,在院子门口遇到一个小伙子正担着水要进门。

祝神婆叫道:小六子,你已经欠了两个月的房钱了,再不交钱我可要赶人了!

不等回答,祝神婆已经拉着王氏进了院子,郑荣领着郑天亮跟在后面。

祝神婆:豆腐杨!一会儿给我送块豆腐,我要豆腐炖鱼。

祝神婆家院里,一位妇女正在磨豆浆。

小六子挑着水走到豆腐坊,将水倒在门边的水缸里。

祝神婆看见了便喊:小六子,给我家也挑担水。完事儿到工地告诉老虎晚上回来吃鱼。

说着祝神婆带着王氏和郑荣一行人,来在院子靠里的一所小房子前。

祝神婆招呼着郑荣和王氏:你们就先在这里住下,来看看,房子是小了一些但总能遮风挡雨不是?我这样的房子可着这海参崴,你们也难找着了。

郑荣和王氏对视了一下,又看了看郑天亮。

王氏对着郑荣说:你就做主吧。

这时王氏怀抱里的赵振东哭了起来,王氏忙着安抚赵振东。

祝神婆关切地说:孩子饿了吧?快进屋去,我给你们拿碗豆浆去。

祝神婆往豆腐坊去要豆浆。

郑荣和王氏带孩子进了屋。

………………

房子不大虽然有些简陋但不破旧。一间屋子半间炕,炕上有一张旧炕桌,屋子里还有一些凳子,柜子一类的简单的家具。

王氏坐在炕边安抚着哭闹的赵振东。郑荣放下行李卷,将郑天亮抱到炕上,解下郑天亮身上的包袱,从包袱里拿出干粮一掰两半,一半递给郑天亮,一半递给王氏。郑天亮接过干粮看了看郑荣和王氏,就吃起干粮来。

王氏:你先吃吧,我不饿呢。

郑荣将半块干粮放在桌上,打开行李卷准备收拾被褥。

祝神婆端了豆浆进来:来来,喝豆浆。

王氏:谢谢婶子了。

祝神婆把豆浆放在桌上,顺便就上了炕,她盘腿坐在炕上,看着正在吃干粮的郑天亮。

祝神婆:看把这孩子饿的。

郑天亮抬了抬眼皮,瞟了一眼祝神婆。

祝神婆自顾自地说:我娘家姓祝,山东淄川人,常帮人请神驱鬼,大伙都叫我祝神婆。我刚才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山东老乡,透着一股子亲近。

郑荣手里整理着行李,王氏在给赵振东喂豆浆。

郑荣:要不是婶子帮忙,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呢。

王氏:是啊,要好好谢谢婶子。

祝神婆:帮忙说不上,谁让咱是老乡呢。可话又说回来了不是,我也得过日子不是,所以我也得收你们点房钱。

祝神婆顿了顿,眼睛扫视了一下郑荣和王氏。

郑荣停下手有些无奈的看着王氏,王氏拍着怀里的赵振东,抬眼看着郑荣。

祝神婆:你们放心我不会胡乱要的,一月两块银元,这可是很公道的价了。

郑荣:婶子,我们是逃难过来的,刚到这手头上没那么多钱。

王氏:是啊,婶子您再宽限宽限给减减。

祝神婆:得了,看在山东老乡的情分上一月一块银元,不能再少了。这个月没两天了,我也不要你们钱了,先把下月房钱交上吧。

郑荣:婶子,能不能……

不等郑荣说完,祝神婆就打断了他。

祝神婆:没的商量了,住就把房钱交上,要是不住就另找地方吧。

郑荣为难地看着王氏。王氏看了看郑荣和两个孩子,把怀里已经睡着的赵振东放在炕上,摘下自己手上的银镯子,交给祝神婆。

王氏:婶子,我们手上真没钱,您看先拿这个抵着成不成?

祝神婆接过王氏的银镯子,拿在手里在身上蹭了蹭,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祝神婆略显为难地说:也就这样吧。我先走了,你们也歇会吧。

郑荣送祝神婆走出屋子。

郑荣和祝神婆站在屋门外。

郑荣:婶子,慢走啊。

祝神婆看看郑荣:你啊,一大老爷们儿还让自己媳妇压首饰,丢不丢人啊!

郑荣为难地说:我也是想找个活,可是不知道到哪去啊。

祝神婆:这样吧,我儿子老虎在俄国人的工地上当了个小工头,等到他回来我给你说说吧。

郑荣喜出望外:谢谢,婶子。您告诉我工地在哪儿,我这就去。

祝神婆:工地在北边倒是不远,你要去就直接去找我儿子张二虎。

郑荣一边说着一边跑出院门: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