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理论还是工程

我有办法能做出矢量发动机?

对于这样的说法,杨济老先生抬头看了苏陌一眼,张了张嘴,有些不太肯定道:“苏陌,你所谓的做出来,是理论推导还是……,要是理论推导的话,我建议还是先放放吧!”

理论推导。

这个东西他们已经做烂了。

最关键的是实践方面的内容。

杨济老先生的确时有自己这方面的担忧。

毕竟苏陌只是数学成绩比较好。

也没听说他在工科方面有什么大的成就。

纯粹只是依靠着高中的那点数学知识?

要是这样都能够造出矢量发动机。

在场这么多的专家都直接可以出门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苏陌望着在场的这些专家,只是恬淡地笑了笑:“这么多的人,要是不试试,很无趣啊!”

要是不试试,很无趣啊!

矢量发动机这样的事情,都能够试试吗?

杨济打量着面前的苏陌,不知道怎么地,他忽然之间觉得自己似乎有些看不透苏陌。

“你真的有把握?”

杨济看着面前的苏陌,尤其是在对方脸上看到笑容的时候,他下意识地一愣神。

难不成,苏陌真的能够实现?

杨济的心中也忽然之间变得有些没底。

但是他还是选择相信苏陌。

“差不多吧,百分之百不敢说,但是七八成应该是有的!”

苏陌倩浅浅一笑,说了一个概率。

七八成!

对于这样的说法,杨济整个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

这要是七八成的话,估计再加上周围这么多的人,多半就直接成了!

毕竟在座的这些人都是专家学者!

他们自身的实力原本就不差!

他们正闲聊着的时候。

整个会场更是吵得不可开交。

技术跟工程的两派人,最终还是蚌埠住了,直接开始炒了起来。

“你们这些搞理论,成天到晚都依靠着数学知识,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热效率理论值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八,但是这根本就是扯淡,就算是白熊国他们,也无法达到这样的热效率转化!”

“甚至于连突破百分之五十都算是技术革新了,理论值安全没有元器件的误差,但是实际不一样,光是一个小小的误差累计,就能够让你陷入困境!”

“这些东西我们需要修正,可以通过算法进行修正,但是有些东西压根就无法修正,比如说一些机械特性上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客观存在,无法通过后天的补偿来进行修正。”

说到这的时候,在场不少搞理论的专家都是皱着眉头。

很显然。

他们也是知道一些这里面的东西。

工程上的确是存在许多误差补偿的办法!

顾元平看着两派的人都不说话了。

他嘴角微微一笑,然后扫了一眼众人:“这个技术的确是很难,但是我不希望再听到类似于这种无畏的争论,我更想知道,目前的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垂直起降是最好的方式手段,但是问题同样也很明显,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矢量发动机的问题,导致……”

顾元平说到这的时候,忽然看到,坐在下面数学组的杨济老教授,缓缓地举起右手。

杨济老教授在整个学术圈里面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说。

这时候他忽然举手,顾元平也是一愣神,只能够将后面的半截话先暂时放下,抬头看向面前的杨济:“杨老,您有什么意见?”

“要是我说,矢量发动机我们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呢?”

杨济抬头看了一眼顾元平,不紧不慢地说道。

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这样的话在场的众人都是下意识地一愣。

有些人更是眉头紧锁,但是碍于杨老的面子,所以没有开口说话。

至于其他一些搞工程的人,则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刚才还在跟搞理论的人争辩。

没想到下杨济竟然这么说。

虽然你杨济在数学上的确是比较强吧!

但这是科学,而且还是工科。

要用实验来算的。

绝对不是靠什么数学逻辑就能够直接算出来的。

“杨教授,我知道你数学很强,但是矢量发动机这个事情,不是理论上实现就可以的!”

“杨老,其实说这样的话有些冒昧,就算您能够推导出矢量发动机的数学模型,但是实际情况下,整个数学模型都是多变的,你能够保证你的数学模型具有普遍的泛化性吗?”

“别的不说,杨老,您这样是不行的,你要是真的想投入计算的话,可以来我们工科的实验楼来,我们一起推导下具体的实践成果怎么样?”

“杨教授,我们这边缺少建模的人,若是您有兴趣,我们可以建造流体力学的模型!”

“流体力学的模型,怕是附壁效应和温湿度场的关系,就会让整个模型失败,毕竟外界的空气流速变化实在是太快了,理论上的东西很快就会推翻了!”

“过分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风洞实验吗?想要体现一下实践的难度吗?”

周围不少搞工程实践的,都是一脸笑意。

杨济面色依旧是平静。

苏陌却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刚才杨济老师这么说,是苏陌建议的。

整个会场在座的,都是所谓的专家大牛,他的学历只是一个本科生。

哦不,应该说是准大学生。

毕竟自己现在还没有入学。

他这样的人,压根就没有什么身份地位,说话也不会有人听。

刚才要不是杨老举手示意的话,换做是苏陌举手示意,估计都不会有人来搭理自己!

这就是地位的差距。

顾元平有些诧异地看向面前的杨济。

按照他对杨济的了解。

杨教授可是一个颇为严谨的人。

身为数学系的教授,严谨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准则。

他怎么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

还是说他最近真的在研究矢量发动机,在这块有自己的想法和建树?

不过也不可能,矢量发动机的研发,光是风洞实验,还有等不少仪器设备,场地就需要挺大的,杨济教授绝对不可能偷偷摸摸地研究出什么矢量发动机的控制算法。

就在他好奇的时候,杨济却咳嗽了两声,然后开口道:“我主要是研究数学的,对矢量发动机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我能够给大家推荐一个人!”

“他是我的学生,而且他有八成的把握,能够将矢量发动机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