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的艺术:别让不会说话害了你
- 林汶奎编著
- 2820字
- 2022-06-17 11:26:50
5.“闷葫芦”只会让你远离交际场
人际交往中,口齿伶俐者很多,但是不善言辞,个性腼腆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类人往往性格极其内向,而且寡言少语,是交际场合中令人头疼的“闷葫芦”。初次与对方进行交往时,这类人不知道该如何开启双方之间的谈话,对方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就能让他们感觉浑身不自在,在人多的场合,这类人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常让自己陷入交际的窘迫当中,并且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中,“闷葫芦”往往也容易自我封闭,他们不善于将自己的心声通过话语表现出来,对方也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因此这类人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给别人的印象也是不合群和孤僻,久而久之,这类人也就逐渐变得无人问津,日益远离交际场,并丧失很多有利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与“闷葫芦”本质上别无二致的含蓄内敛越来越不受欢迎。无论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职场生涯中,勇于表现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人往往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把握住自己的人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闷葫芦”已经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一味地保持沉默,寡言少语,那么别人对你就无法了解,当然也无法进入你的内心世界。同样,你也无法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你的交际圈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而你的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小,这将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更需要能言善辩、头脑灵活的人,不管你从事于哪一行业,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口才,讷于言辞、羞怯拘束的人往往不会获得突出的成就。有些人也许专业知识很扎实,在工作能力上也有目共睹,却因为自己的不善言辞和逻辑混乱让自己在各种场合惨遭“滑铁卢”,即在人际交往中,不善言辞的“闷葫芦”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笨嘴笨舌失去很多机会。
在江西省举行的一次毕业生交流会上,一位沉默寡言的男孩子就因为自己在不该沉默的时候保持了绝对的沉默而最终失去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机会。
人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李铭的不善言辞和“闷葫芦”性格让他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职场中,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口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沉默寡言或者不善言辞会让你在求职的过程中四处碰壁,也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陷入无人理解的被动局面,进而使你远离正常的社会交往。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帮助这种“闷葫芦”式的人呢?
首先,消除他们的顾虑和胆怯,鼓励他们敢于开口。在与这类人谈话时,要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他们,以常见的或者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人或事为话题。刚开始时可以随意与他们聊聊,等到他们处于放松状态,并且对你所说的话题感兴趣而参与到谈话中来了时,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打断他们,继续鼓励他们说下去。
其次,与他们谈话时态度要温和,语调要平缓。温和的态度和平缓的语调往往能让他们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便于他们开口说话。
最后,选择的话题要是他们所熟知的。人们常常对熟知的事物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交谈中,如果交谈的话题是自己所熟知的,更能引起人们谈话的兴趣,进而变得更加自信,也就更能突破自己的交际障碍。
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沉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各种场合的需要,“闷葫芦”类型的人无论在社交还是在职场中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也许你才华横溢,也许你满腹经纶,但是最要紧的是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而话语表达就是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