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

“光明,你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

周秉昆剔着牙,看着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烤鱼的光明。

“长大以后?”

光明顿了下,想想说道:“我想当一个厨师。”

“为啥?”

“当厨师,肯定要给人做饭,那我以后肯定就饿不着了。”光明理所当然的说道。

周秉昆笑笑,“有道理!”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务实的梦想,周秉昆给光明比了一个大拇指。

“秉昆哥,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我啊?”周秉昆抬头看天,不知想到了什么,好一会才慢悠悠的说道。

“我要盖一所漂亮的大房子,里面有很多的房间,家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大大的落地窗,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阳光能铺满整个房间。有大大的厨房和餐厅,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还要有一个种满绿植的休闲室,可以在里面喝茶、打牌、玩游戏。让我能陪着家人,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

光明皱着小眉毛想着,那样的房子一定很漂亮吧。

生长在阴暗巷子深处的土坯房里,光明对在吉春市大街上看到的那些整齐高大的建筑,心中有着无限向往。

但贫穷的家庭环境,藏在骨子里的自卑,让他不敢有那种奢望。

周秉昆看出了光明眼底深处的渴望,他笑着摸摸光明的脑袋,说道:“放心吧,会有那一天的,相信我!”

平静的语气中,充满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嗯!”

光明点点头,他相信秉昆哥。

周秉昆站起身,站在大坝上,极目远眺,蓝天白云,宽阔平静的河面上,偶有水鸟飞过,微风吹过,河岸上茂密的芦苇和水葱随风摇摆。

这是一个正在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时代,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慢慢崛起。

虽然现在的生活依然艰辛,但有过上一世人生的他知道,那美好的生活,或早或晚,一定会到来。

想到即将亲眼见证这一伟大的过程,不禁心生激动,忍不住唱了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啪啪啪!

光明用力的鼓掌,大喊道:“秉昆哥,你唱的真好听!”

“哈哈,是么?”周秉昆得意的笑笑。

这时,一道清脆的女声突然说道:“看你俩玩的这么开心,连饭都不吃了。”

“咦?姐,你咋来了?”

郑娟拎着一个小包袱,出现在了大坝上。

灰白色的短衫,青布长裤,朴素的装扮依然掩盖不住少女苗条的体态和婀娜的身姿。

“还不是怕你俩饿着,妈让我给你们送点吃的嘛!”郑娟宠溺的说道。

周秉昆呵呵笑道:“娟姐,有我在还能饿的着光明?我俩刚才烤了几条鱼吃,你要不要也来一条?我现在给你烤。”

“就是,姐,秉昆哥烤的鱼,可好吃了。”光明立马捧哏。

“不用啦,我在家里已经吃过了。”郑娟笑笑,又问道:“秉昆,刚才我听到你在唱歌,那首歌叫啥,真好听!”

周秉昆有点羞赧的挠挠头,“你听到啦?我这嗓子五音不全,刚才也是一时兴趣,才唱了两句玩玩。这首歌叫我的祖国,娟姐你没听过?”

郑娟摇摇头,“没有,我就看过两次宣传队的文艺表演,不过没有听到过这首歌!”

“是么?你喜欢这首歌么?喜欢的话,我教你。”

“好啊!”郑娟抿嘴微笑。

她站在那里,如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浅浅微笑时,眉眼弯弯,再加上明亮深邃的眼神,一副楚楚可人的样子。

令周秉昆怦然心动。

邻家有女,如今已初长成矣。

周秉昆瞬间化身周老湿,开始耐心仔细的上课。

“娟姐,我跟你讲,其实这首歌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需要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来唱,正好适合你这种甜美而又委婉动听的嗓音。你要唱出一种汹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

“后半部分最好用混声合唱形式,我和光明给你伴唱,这部分要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要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要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这首歌有三段歌词,分别描述三种不同的场景。歌词不多,就三四句话,我先把第一段的歌词给你说一下,你先记上一段,咱们练练。”

“一条大河波浪宽……”

郑娟记住了第一段词后,又把第一段副歌的四句话教会光明。

周秉昆这个半吊子音乐老师,凭着记忆,一句句的教着郑娟姐弟。

歌词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唱出来的那种感觉,总会让人情不自禁的代入,引发共鸣。

在周秉昆前世里,这是一首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神曲。

几番试唱后,

周秉昆发现,郑娟在音乐上格外有灵性。

他不专业的指导下,郑娟竟然很快领悟了他说的那种感觉,唱的越来越有郭老师的味道了。

“娟姐,你太厉害了!你唱出了这首歌真正的韵味!”周秉昆赞道。

郑娟听周秉昆表扬非常高兴,说道:“光明,姐和你秉昆哥谁唱的好听?”

“姐,你唱的比我秉昆哥好听多了!”

在姐姐和哥之间,光明果断从心的选择了自己大姐。

周秉昆暗暗给了光明一个眼神:哥真是白疼你了,小兄弟,友尽了。

郑娟和光明走在前面,周秉昆提着桶跟在后面,三人往回走。

一路上边走边唱。

委婉动听的旋律,洋溢着少男少女的青春与活力。

虽然没有手机和网络,只是学会一首好听的歌,都能让他们快乐很久。

歌声回荡在大地上,有路过的人听到了,纷纷赞赏唱的真好。

正玩的开心的几人,不知不觉间,已经快走到光字片了。

一个拎着黑色公文包的老太太,把还在奔奔跳跳的唱着歌的郑娟给拦了下来。

老太太穿着藏青色工作服,梳着整齐的短发,微笑着问道:“姑娘你好,你唱的歌叫什么名字?你是哪个歌舞团的啊?”

郑娟见老太太的装扮,明显身份不普通,像是一名街道干部,她有点拘谨的说道:“哦,您好,我唱的歌叫我的祖国,我不是歌舞团的,我没有工作。”

“哦?我的祖国?”老太太有点疑惑,这首歌的旋律非常不错,应该是比较有名才对。

省里和市里的文艺活动表演,她经常参加,这么一首好听的歌曲,她竟然没有听到过,于是便好奇的问道:“姑娘,能请问一下你是从哪学到的这首歌啊?”

虽然老太太语气和蔼,但掩盖不住那股强大的领导气场。

郑娟老实的回答道:“大娘,是秉昆今天才教会我的。”

在她们俩对话的时候,周秉昆在心底就已经犯嘀咕了。

这首歌在前世,一经出世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是家喻户晓。照时间推算,现在都建国十六年了,按理这首歌早该问世了。

听这位老太太的语气,应该是没听过这首歌。

这不应该啊。

周秉昆心里充满疑惑。

老太太叫曲秀贞,是从省里调到松花江酱油厂,担任书记挂职锻炼。

曲秀贞今天是去光字片,一位酱油厂工人的家里调研慰问,没想到在半路上碰到了,刚从河边玩耍回来的周秉昆几人。

当她听到郑娟舒缓优美的女声独唱,清丽天成的嗓音,淳朴自然的民歌演唱风格,句句动听,字字入耳,声情并茂,沁人心脾。周秉昆伴唱时,声音雄浑,铿锵有力,有种气势磅礴,令人振奋的感觉。

这首歌一下子便打动了她。

从歌声中,她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没想到一首歌曲竟然能带给她如此的震撼。

曲秀贞很快恢复冷静。

这首歌她没有听过,她肯定她的那位老朋友也没有听过,要不然她不会不知道。

作为一名书记,她首先想到,这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歌声中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在广大的劳动人民中推广,歌中有一种能够鼓舞和振奋人心的力量。

这样一首好歌,在北省,在吉春市竟然没有出现过。

真的是太遗憾了。

“你好,这位小同志,我是松花江酱油厂的书记曲秀贞,请问这首歌是你创作的吗?”

原来是曲老太太啊!周秉昆恍然大悟。

原本就是命运中的一位贵人,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提前相逢。

“您好,曲书记,我叫周秉昆,这首歌是我听一个路过的人唱的。当时觉得好听,于是便学了下来。”

曲秀贞点点头,这首歌所蕴含的感情,确实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写的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既然今天遇到了,曲秀贞决定把这首歌推荐给自己的那位歌舞团的好友。

她觉得,这样的一首好歌,应该在北省推广,应该让北省的人民都听一听。既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能提升爱国热情,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想到这里,曲秀贞从公文包里取出本子,打开写下了一行文字。写完她把纸撕下来,递给了周秉昆说道:“这是我家里的地址,后天晚上我邀请你们去我家中做客,我想把你的这首歌介绍给我的一位朋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您太客气了,曲书记,没问题,后天晚上我一定准时到。”

这是一个值得被人尊敬的老太太,即使这是周秉昆第一个和她见面,他仍然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