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从文献学到情报学的发展历程

从信息分析的来源来看,信息分析起源于情报学,情报学则起源于文献学,其依据可以追溯到1895年比利时学者拉封丹(Henri La Fortaine)和奥特莱(Paul Otlet)等人创立的国际目录学会(Institute Internationale de Bibliographie,IIB)。IIB创建的宗旨是对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科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

首先,回顾从文献学到情报学的发展历程。1908年IIB在第四届会议上接受了“文献学”(Documentation)这一术语。1931年,IIB更名为“国际文献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Documentation,IID),1937年改为“国际文献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 Documentation,FID)。FID是世界各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的前身,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停止,进而改为国际科学技术信息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ICSTI),目前仍在运作并且发展兴旺。[1]

文献工作和文献学于19世纪在欧洲开始,20世纪30年代传到美国,随后兴起并得以发展。1937年美国文献工作学会(American Documentation Institute,ADI)创建,并在1938年创办了《文献复制杂志》(Journal of Documentary Reproduction,JDR)。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该杂志于1943年停办。在西方国家及中国发表的许多情报学著作都非常明确地指出,美国学者范内瓦·布什1945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诚如所思》是情报学诞生的标志,是影响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文献。《诚如所思》一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指出了战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使得那些令人困惑和混乱的知识存储更易于利用”,提出了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知识的思路,其理论成果极大地启发了后世信息网络等学科的发展。《诚如所思》一文的理论性、实践性以及预见性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情报学诞生的标志。

二战后,情报学快速发展。1950年《文献复制杂志》又以《美国文献工作》(American Documentation,AD)为名重新出现。1968年,ADI改名为美国情报科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ASIS),AD也在1970年更名为《美国情报学会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JASIS)。2000年ASIS加入了技术内涵,更名为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IST),会志也改名为《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

[1] 马费城.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前沿课题[J].图书情报工作,2013(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