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暗募亲军,钓鱼执法(求月票!)

东暖阁中。

朱由校看着御下坐立不安的三人,轻声道:“你们三人皆受祖上荫庇,方才有侯爵之位,然而,二百余年过去了,家族衰落,可觉得辱没了先祖名声?”

定远侯邓绍煜当即起身说道:“先祖功劳历历在目,当年靖难之役,祖上率三千铁鹞卫截断南军粮道,卑职如今闻之,亦觉振奋非常,恨不得效仿先祖,为国尽忠。今家族衰落,臣正有振兴侯府之志!”

此刻不表现,何时表现?

他定远侯府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

禄田被占,收入锐减。

不抓住这个机会,那定远侯府真要完了。

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亦是上前表忠心。

“陛下今日召见,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臣等都无二话,谨遵圣命,必为陛下效死,为大明尽忠,不辱没先祖风采!”

“好!”

朱由校颔首点头,眼中有欣慰之色。

他之所以召见这三人,是他手下确实缺少忠诚能用的人。

大明勋贵,尤其是落魄的大明勋贵,只要稍微任用,恩宠一加,其忠诚度,比之外臣肯定是要高出许多。

勋贵的利益与皇帝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尤其是在他落魄的时候。

朱由校事先已经让锦衣卫调查过这三人的底细,这三人能力不错,且没有什么狎妓吃花酒的坏习惯。

这算是还有得救的勋贵。

思及此,朱由校目露精光,缓缓说道:

“朕自御极以来,朝臣逼迫,勋贵推诿,边地凶懈,国事难行,四卫糜烂,京营难掌,大明朝到了朕的手中,已是风雨飘摇,朕怕哪一日,国将不国,民将不民。”

三人老老实实的听着,手中的拳头那是越握越紧,激动的心砰砰直跳。

“京营要是烂一点,我大明朝就要烂一片,京营若是全烂了,各地百姓就要揭竿而起!是故,朕有整顿京营之心!”

此话一出,三人眼中俱是一亮。

但紧随其后的,便是担忧。

他们虽然是勋贵,但在京营之中早没了影响力,此番若是去整顿京营,恐怕有背后中三刀、畏罪自杀的危险。

“陛下,臣等便是万死,也要为陛下分忧,然整顿京营,我等便是搏命而为,亦难为之。”

京营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

这是个深坑。

“朕也不是要让你们去送死。”

朱由校看着眉头紧皱的三人,说道:“京营糜烂,难以入手,朕欲在西山设锐健营,在丰台设近卫营,统称羽林,诸位以为如何?”

募兵?

三人眼中当即一亮。

“若是招募兵卒,确实可行,不过兵部可会同意?”定远侯邓绍煜一时间又忧心忡忡起来了。

“此事乃朕密旨,无须通过兵部。”

当然...

就算是过兵部,谁敢阻止?

众人闻之,一时间犹疑不定起来了。

朱由校见这三人的模样,顿时知晓他们的想法。

他当即嗤笑一声,目光扫视三人,冷笑着问道:“怎么,你们怕了?”

见三人懦懦不敢言的模样,朱由校继续讥讽道:“我大明的勋贵,何时变得如此瞻前顾后,畏畏缩缩?你们先祖能取得侯府的功业,没有锐意进取的胆子,能成吗?”

砰~

朱由校重拍御案,让三人一个哆嗦,差点从小凳上摔下来。

“看看你们的样子!若连这个胆子都没有,还想振兴侯府?我大明朝勋贵之所以到如今没几个堪用的,便是因胆小如鼠,瞻前顾后,未有先祖之志,已有鼠辈之怯,如此作为,焉能取得先祖功业?”

皇帝冷哼一声,长叹一声,道:“你们若惧,那便滚出东暖阁,朕倒也看清了我大明的勋贵的本事,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朕日后重用外臣罢了。”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们还敢抗命?

小命还要不要了?

定远侯邓绍煜眼中闪过决绝之色。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定远侯府已经落魄成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干了兄弟们!

定远侯邓绍煜当即起身,跪伏而下,高声喊道:

“微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或许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程度,他咬咬牙,又低吼道:

“若有违誓言,臣定身谢大明,定远侯府九族诛灭!”

好狠的军令状!

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对视一眼,也知晓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纷纷跪伏而下,说道:

“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若有违誓言,臣定身谢大明,永康侯府(丰城侯府)九族诛灭!”

这下子,朱由校才对三人的反应稍微满意。

“定远侯!”

“卑职在。”邓绍煜等待皇帝命令。

“朕命你在北直隶招募精壮流民、良家子,组西山锐健营,将其家眷,一同安置在皇庄之中,兵额三千!之后,远赴山东,招募青壮七千人。”

流民盘踞京城之外,很有可能生乱,抽调其青壮,化为己用,未尝不是处理流民的好办法。

定远侯邓绍煜当即道:“卑职领命!”

招募一万兵员,这是何等大权?

就算是不贪,漏点水下来,定远侯府的日子,都会滋润起来。

他定远侯府的兴盛,就看这一次的了。

朱由校再看向永康侯徐应垣、丰城侯李承祚,说道:“你二人一人赴河南,招收灾民青壮;一人赴浙江义乌,招收矿工、青壮,组亲卫军,每人兵额一万。”

“卑职领命!”

当然,朱由校也不是只下命令,不加后续的人。

“一应支出,无须你们烦劳,但丑话说在前面,朕对你们授予重任,便望你们不要做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事情,将差事搞砸了。

宫中太监会随行监督,锦衣卫更是昼夜亲随,汝等须尽忠尽责,莫要负了朕的厚望。”

说到此处。

朱由校眼中瞳孔微缩,杀气四溢。

锵!

他将御座侧畔兵器架上的永乐宝剑拔出,直接朝御案一角削去。

宝剑锋利,御案一角登时被宝剑分离。

朱由校寒光扫射三人,寒声道:“若有负朕望,此御案,便是你们的下场!”

扑通~

三人麻溜的跪伏而下,振振有词道:“卑职定不负陛下重望,若有违,便如此案!”

皇帝满意点头:还算醒目。

“起来吧!”

朱由校瞥了这三人一眼,淡淡说道:“若是将这差事办好了,朕的恩赏,足够让尔等重振家业,这大明的荣光,朕不会独享!”

三人得到皇帝的承诺,干劲更足了。

“卑职定办好募兵差事,不负陛下重望!”

将募兵之事安排妥当之后,朱由校也轻松了不少。

待浙兵入京,加上新晋勋贵所募新兵,京营旧兵,这就是三方制衡的局面。

众所周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之后他便可以大刀阔斧改革了。

当然...

募兵制之事,毕竟是暗中进行的,若要让百官承认、京营缄口,就需要他的后招了。

就此时,东暖阁外,魏忠贤疾步而至。

经中官通报,魏忠贤快步进入阁中。

“奴婢魏忠贤,拜见皇爷。”

行礼之后,魏忠贤喘着粗气,急匆匆说道:“陛下,锦衣卫这些日子跟踪尚膳监太监李雄,发现他与定罪的商贾有勾连!”

皇帝闻言,眼中一亮,兴致大起。

之前清理内廷的时候,朱由校故意留下五个太监,明知他们有罪证,却没有下手,反而提拔他们到关键位置上。

是闲的没事做吗?

不!

他是要钓鱼执法!

现在,终于有人开始有动作了!

...

PS:

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第一次看到投58张的,大佬恐怖如斯!

然月票还差一点到1000,大家伙加把劲,求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