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公元前537年之东周列国(十八)

三公子夷昧面对王位的继承,也表现出了与两位兄长诸樊和余祭相似的高风亮节。

夷昧在得知自己将继位时,坚决不肯登基,他坚持要将王位让给自己心中最尊敬的四弟季札。

夷昧之所以如此推崇季札,是因为季札在各国间的访问中,以其卓越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季札曾奉吴王余祭之命出使各国,他的外交之旅不仅是国事的交流,更是文化与智慧的碰撞。

在鲁国,季札观乐并品评其优长,他的见识和智慧让鲁国的君臣钦佩不已。他的言行不仅增进了两国的友谊,更提升了吴国的国际地位。

在齐国,季札与相国晏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的交流充满了智慧与尊重。

在郑国,他与相国子产交换了衣带,这一举动象征着两国间的友好与信任。

季札的外交之旅中,最为感人的一幕发生在徐国。徐君对季札随身佩戴的宝剑流露出了羡慕之情。

季札察觉到了徐君的心意,虽然他当时未能将宝剑赠予徐君,但这份心意已经深埋在了他的心中。

当季札完成使命归来,再次经过徐国时,得知徐君已经去世,他便来到徐君的坟前祭奠。

在一片肃穆之中,季札解下了自己的宝剑,挂在了坟前的树上,以此兑现自己心中的承诺。

随从对此感到困惑,季札却回答道:“贵在心交,我的心里早已答应送给他,怎么能因为人死了就失去信义。”

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季札的高尚品德,更彰显了他对友情和承诺的重视。

夷昧得知季札的这些事迹后,对他的敬重之情愈发深厚,他坚持要将王位让给季札。

但季札宁死也不同意接受王位,他认为自己不适合成为一国之君,更愿意以一个贤臣的身份辅佐兄长。夷昧无奈,只得自己继位成为吴王。

夷昧在位期间,深受季札的影响,他采纳了季札的建议,致力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他罢兵安民,与各国和睦相处,使得吴国在他的治理下,度过了一段太平无事的岁月。

夷昧的统治,虽然没有季札那样的传奇色彩,但他的贤明和对季札的尊重,同样为吴国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季札以其贤德和才能闻名于诸侯国之间,各国对季札继立为王的期待甚高。

吴国对于王位的传承有着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这种判断不仅基于季札的个人意愿,也基于对国家未来和稳定的深思熟虑。

据《左传》记载,在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吴王夷末派遣屈狐庸出使晋国,以通两国之好。

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晋国的赵文子向屈狐庸询问了关于季札继位的可能性。

赵文子问道:“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

屈狐庸回答道:“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孙实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这段对话反映了吴国对于王位继承的看法。屈狐庸的回答表明,吴国认为季札不会继位,因为这是先王的命令,而非天意。

他认为,如果天意要开启新的王位继承人,那么应当是当前的嗣君,即具有高尚德行和审慎度量的君主。

这样的君主能够得到民心,使国家事务有序进行,这才是天意所归。

屈狐庸还强调,季札是一个坚守节操的人,即使有机会成为国王,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和先王的意愿。

到了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身患重病,临终之际,他再次提出要季札接替王位,重申了父兄的命令。

季札坚定不移地拒绝了王位,甚至逃到边邑延陵躲藏起来,以此表明自己的决心。

在季札的坚持下,吴国的群臣只得奉夷昧的嫡长子州于为王,改名僚,称吴王僚,以确保国家有君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连续性。

季札的这一行为,再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利益的忠诚。他宁愿放弃个人荣耀,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和先王的意愿。

季札的故事,成为了春秋时期吴国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一段佳话,他的贤德和节操,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而吴国在面对王位传承的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审慎和智慧,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经验。

公元前525年,即吴王僚二年,公子光率领吴国军队征伐楚国,然而战事并不顺利,吴军遭遇了挫败,甚至丢失了象征吴国王权的先王之舟。

这一损失对于公子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担心自己会因此获罪。

在这种压力之下,公子光采取了一种大胆而冒险的行动——偷袭楚军,成功夺回了王舟,并以此功绩回军复命。

三年后,公元前522年,楚国的流亡之臣伍子胥逃至吴国。伍子胥是一位极具智谋和军事才能的人物,他的加入对吴国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公子光以客礼相待,对伍子胥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可能已经在心中暗自计划如何利用这位贤士。

公子光的身份特殊,他是吴王诸樊的儿子,心中有着自己的野心和对王位的渴望。他一直认为,按照兄弟的顺序,王位应该传给季札。

但由于季札坚持不接受王位,公子光认为自己有权继承父亲的位子,成为吴国的国君。

这种想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促使他在暗中结纳贤士,准备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再次派遣公子光征伐楚国。这一次,公子光领导的吴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仅击败了楚军,还将楚国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接回吴国。

这场胜利极大地提升了公子光在吴国的声望和影响力。

紧接着,在前518年,公子光又一次领军征伐楚国,攻克了楚国的居巢和钟离两座城池。

这场战役的起因颇具戏剧性:楚国边城卑梁氏的少女与吴边城的女子因争抢采摘桑叶发生争执,最终演变成两个家族乃至两个国家边邑的冲突。

吴国边邑被灭,吴国因此大怒,决定讨伐楚国,最终攻取了居巢和钟离两城。

伍子胥,这位楚国的流亡之臣,带着深仇大恨逃至吴国,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楚王的怨恨。

刚到吴国时,他极力向吴王僚陈述伐楚的好处,试图说服吴国出兵攻打楚国。

公子光洞悉了伍子胥的私人动机,认为他之所以劝伐楚,是因为其父兄被楚王所害,出于私仇,而非真正为吴国着想。

伍子胥意识到公子光的疑虑后,明白了自己的立场,于是他开始寻找能够帮助公子光实现抱负的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名叫专诸的勇士,并将其介绍给了公子光。

专诸的加入,让公子光对伍子胥的态度有了转变,开始以宾客之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