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谌手下重臣大多数都想要坑杀这十多万魏军士兵。
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降兵和成都的兵马竟然一样多,第二就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啊。
十多万张嘴啊,就算钟会等人带了众多粮草,可依然只够3个月所食用,撑不到夏粮收获,恐怕就会引发兵变。
刘谌无奈,只能在北地王府临时升帐,召成都所剩文武大臣和江州大臣议事。
左右分列文武,有邓良、蒋斌、诸葛瞻、廖化、张翼、霍戈、关瑾等,都是年轻的元从一派。
刘谌带着张遵、张谦裹挟着一身冷气进入大堂。
左右文武纷纷行礼,刘谌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刘谌在主位坐定,便开口道:
“今日召众位大臣而来,主要是商讨如今城中十多万魏军的去留一事,众位可畅所欲言。”
蒋斌(蒋琬之子)拱手出列到:“禀殿下,臣认为粮少人多,日久恐生变故,如不行武安旧事,殿下不如遣一大将行武安旧事?”
这个太狠,也就是这种小朝议,没有其他派系的人在,才敢这么说。
蒋琬作为完整的继承了诸葛亮遗志的人,他信奉的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带着小弟姜维、费祎和魏国打擂台。
而作为蒋琬之子的蒋斌更加偏激,也更偏武职,比蒋琬更有冲劲,他想要将所有魏军,全屠了。
刘谌果断拒绝,且不说派谁前去,谁去谁就是下一个白起,必死无疑,况且他乃汉室血裔,做不出这种事。
他可是昭烈皇帝的孙子,那是十数万人命。
也就是姜维不在了,不然以他那个胆大如斗的性子,他直接自己拉出去就全屠了,然后拿着粮食,就是一波攻雍凉。
邓良听刘谌说清楚,出列道:“殿下,不如先派属臣去招降,不降者,另派一员大将领兵带俘虏去南中。
南中人少地寡,刚好可以乘此机会,让俘虏开发南中等地,顺带经略南蛮。”
有人直接反驳,“不可,粮少不够,南中虽然有粮,但蛮人叛乱众多,万一囚徒和蛮人联合,岂不是再一次南蛮叛乱?”
邓良接着说道:“庲降都督在南中素有威望,派遣他前去怎么能生叛乱?”
刘谌面色微动:“不可,庲降都督关瑾文武全才,素有战功,又正是壮年,今又带兵大败魏国,不乘此机会反攻魏国,怎么能又回南中。”
众人又默默不语,霍戈出列道:“臣愿带兵往南中,臣年轻时也曾在南中跟随汉兴亭候,在南中也略有威望,且臣已不是壮硕之年,没有北伐的精力,臣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谌询问左右,都以为可以。
话分两头,这两天司马昭的心情可谓是急转直下。
当街弑君的影响极大,为了转移针对自己的矛盾,让天下人看看,魏已经失去了天命,他想要用做到曹操、曹丕等三代都没有完成的事来证明。
天命在他河东司马氏,当街弑君又如何!
结果也不出所料,不到2个月就占据了整个汉中,成果已经达到了,魏武皇帝门牙都磕掉的汉中,被他容易轻取了。
天命果然在我河东司马家。
司马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晋公礼服,火急火燎的上位了。
钟会上言:汉军阻剑阁,三月不得进。
司马昭在考虑退兵计划呢,冷不丁传来消息,邓艾偷袭成都,俘虏了汉室皇帝,文武百余人。
不到半年,就平定了蜀贼。
天命果然在我!
这是灭国之功,都是我领导有方,晋王舍我其谁。
司马昭封了晋王,下一步是什么呢,他想着皇帝轮流坐,今年也该轮到我了吧。
本来掌握得好好的事情,突然开始急转直下了。
卫瓘、胡烈、胡奋等人竟然没有掌控主钟会,让他反叛成功了!
还有他提前有准备,贾充大军开拔,从斜谷进发汉中,钟会那不弹指可灭?
司马昭收到了让他震惊的消息,姜维竟然出现在了汉中,贾充果然没有突破斜谷,灰溜溜的回来了。
过不久,蜀地传来消息,蜀贼光复了!蜀贼太子刘谌用姜维的计策,策反了钟会、邓艾,如今不仅把成都光复,还击败牵弘、胡烈,俘虏了十数万魏军。
果然是武皇帝一生之敌的后代,跟该死的曹髦一样讨厌,难道我晋王的制服才穿几天就要脱下来么?
“灭蜀是我的功劳,但蜀地丢失缺不是我原因,那是钟会反叛导致的结果”门客宽慰说。
晋王司马昭病了。
关瑾趁此机会,上奏皇帝,在魏境散播流言,说蜀地战役结果,再宣传司马昭病到是天命的反噬,如此行事,既能宣传陛下仁德之名,又损伤伪魏在中原威望。”
朝野商议纷纷,大家都不是傻子,很清楚关瑾的想法,知道代表着什么。
这是又要大规模北伐的节奏啊。
在秋风五丈原后,大汉的擎天白玉柱去世之后,大家就在想,如果葛公都不能成功,我们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于是从蒋琬小打小闹,曹睿去世、高平陵政变这些导致魏国动荡事件的发生,竟然都没怎么抓住机会,都没有怎么派兵。
到费祎时代,每次只派一万人给姜维去给邓艾洗个澡。
再到陈祇时代,魏国越来越强,陈祇想要放手一搏,姜维开始九伐中原,打出洮西大捷,但还是失败。
大家心气都打没了,廖化、张翼这些荆州元从都不想打了。
中原远在天边,就算影响了这两地的民心,打不到中原又有什么用,10年之后,谁又会记得呢?
故大将军关羽厉害吧,整个淮泗民众人心向他的人不少。
威震华夏时,魏国淮泗处处叛乱,处处起火,可如今淮泗民心稳如磐石,时间早已经将关羽在淮泗的威势给冲淡了。
刘谌同意了关瑾的意见,却来不及管这些事了,俘虏兵马在益中每日消耗粮草无数,再不下南中,就不够粮食了。
于是根据尚书台的意见,遣邓良、关瑾招降俘虏,整编出约3万陇西、关中兵马,由关瑾直辖。
遣霍戈、孟琰待局势稳定后,领江州、南中兵马3万,分三批次押送10万俘虏入南中。
又让诸葛瞻领成都部分兵马为持,领俘虏兵万余,重建成都。
最后让张遵遴选成都守兵,组成万余禁军,进行操练。
一切尘埃落定,巴蜀大地又风清气正了。
264年5月末,刘谌领百官于成都武担山上告天地,祭拜先祖,克承大统。
年号:建炎!
成都大乱,几乎将城内所有世家大族都犁了一遍,连蒋显(蒋琬长子)这种三公级别的大臣都死在兵乱之中。
成都官职出现了断代和悬空。
于是广封群臣,关瑾、霍戈、孟琰、张遵等11将,刘谌出凉江州又攻回成都的将领,全部封列候、亭候。
张翼、廖化、樊建升任三公,这几位年岁都太老了,还是放在最上面观赏吧。
其他人各有封赏。
受封最重者为关瑾,武阳亭候,加尚书,领前将军,督关中军事。
平襄侯、大将军姜维封无可封,封万户,领凉州牧,持节。
大封的基本都是荆州派系的人,而本地益州派,也不能厚此薄彼,又大封吴乔、罗袭等,阎维(阎宇之子)封关中侯。
罗宪于永安以大破吴国步协,斩敌万余,任永安都督,封镇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