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增加人口不难汉化难
- 刷视频被直播,历代君王看麻了!
- 炎黄的后裔
- 2084字
- 2024-03-07 22:44:13
没有银子这事,令康熙郁闷得想抓辫子。
大清入关之后,好不容易捋顺了朝政,结果顺治皇帝突然驾崩,给康熙留下四个辅政大臣,其实也是四个难题。
最后康熙花费不少年月,好不容易搞定他们,将权臣鳌拜斗倒。
没过几年,三藩叛乱,牵扯朝廷大部分精力。
历经八年的时间,康熙才平定了三藩叛乱。
接着就开始着手攻打台湾,又花费不少银子和时间,才把台湾搞定。
这些年来,朝廷花银子如流水,国库里空得耗子见了都得抹眼泪。
幸好这两年没有战事,该是好好与民生息了。
此外台湾已经平定,趁着眼下大清水师还算强盛,放开海禁势在必行。
真如孙儿所言,如果海外能每年给朝廷多出几百万两收入,他也能松一口气了。
至于老四搞的那些政策,倒是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至于说开垦荒地,眼下更是不急,八年的仗打完,大清可不缺土地,反倒是十分缺百姓。
如何快速增加人口,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一想到刚才让孙子去忙了,只能等等再说。
吃过了午饭,康熙皇帝这才给乾隆又发了一条信息。
“眼下朕平定了三藩,打败了台湾郑家,百姓人口不足,孙儿可有解决办法?”
康熙原本以为乾隆要等一会儿才回复,没想到乾隆很快就回了消息。
“皇爷爷可以宣布,自康熙二十二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再收取人丁税。”
“另外将现有人丁的税收全部平摊到土地里,让有地的人家多交税,没有地的人家不缴税。”
“再配合让百姓开垦荒地,如此一来,人口数量会迅速增加。”
“除此之外,孙儿以为还可以开放东北,鼓励无地的百姓到东北开垦土地。”
看到乾隆的回复,康熙不由眼前一亮,这是个好办法啊!
新生人口不再收取人丁税,现在收的人丁税全部平摊到土地里。
对于百姓而言,就没有生育的压力了。
要知道这年头,生孩子就是发展生产力。
多一个劳动力,家里可以多种一些田地。
再让百姓开垦荒地,百姓自然是更加愿意多生孩子。
“孙儿,东北是我满人的龙兴之地,鼓励百姓到东北,岂不是连退路都没有了?”
不过看到最后一条,康熙皱起了眉头。
没错,现在的康熙还想着退路,没办法,南明才灭了没几年,吴三桂才平定五六年,全国不少地方还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在鼓动百姓造反。
“皇爷爷,到孙儿这朝,统治其实已经十分稳定。自从您打完了沙俄人,之后的敌人是噶尔丹,内地十分平稳。”
“百姓并不在乎咱们是不是满人,他们也不在乎什么反清复明,您只要颁布废除人丁税、鼓励开垦土地,他们就会认为您是为民着想的圣君、明君。”
“孙儿看后世,沙俄对东北不断蚕食,主要原因就是东北人口太少。”
“何况,若是我大清真的无法在中原立足,到时候又有多少人愿意跟随退回关外。”
“后世之君对面洋人连连入侵,却反应迟钝,主要原因就是把自己当成异族。”
“唯恐汉人因为改革获利,若是咱们打心里把自己当成异族,汉人更会将咱们视为异族。”
“与其这样,不如逐步进行汉化,不瞒皇爷爷,孙子这个年代,底层满人会说满语、写满文的已经没有多少了。”
“弓马骑射纵然是再三下旨督促,习练者也是少之又少。”
“这反而耽误了火器的使用、训练和改进,与其这样,不如主动改变,当初咱们满人靠着从前朝学习的火炮制造,打下了江山。”
“若是弃之不用,百年之后,洋人凭借更先进的火器欺负咱们大清。”
“到那个时候,咱们就是千古罪人。”
乾隆将最近自己思索的东西,都说给了康熙听。
“你说的有道理,可咱们毕竟是满人,朕虽然是皇帝,可也不是一言九鼎,还有议政王大臣可以制衡朕。”
康熙认真看完了乾隆的回复,忍不住叹息。
“若是咱们不汉化,元朝就是前车之鉴,这光幕的出现,对于咱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全天下的百姓都能看到,若是咱们不改变,只怕是百姓看到大清日后皇帝的所作所为,让那些鼓动反清复明的人,更得人心。”
“孙儿已经收到奏报,孙儿这个世界,已经有人在鼓动百姓了,若非孙儿曾经两次减免税赋,只怕是现在有人揭竿而起了。”
乾隆当然也不愿意汉化的,可自从收到各地传来的好几起起义造反之后,他知道,若是他再不体面的改革,只怕是有人会帮着他体面。
“你说的有道理,朕会好好考虑的。”
康熙当然知道乾隆说的有道理,从他这个时候到乾隆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还有人鼓动百姓造反。
那他这个位面,距离崇祯吊死煤山不过三十九年,距离永历被处死才过去二十年。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怀念着大明呢。
可一想到议政王大臣,他就郁闷不已。
想到这里,他开口对三德子说道:“摆驾慈宁宫!”
慈宁宫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太后居住的地方。
不过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早过世二十年了,生前,嫡母孝惠章皇后就居住在慈仁宫。
现在居住在慈庆宫的是太皇太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眼下已经七十岁,身体还算康健。
康熙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都愿意找她聊聊。
“奴婢参见皇上。”
来到慈庆宫,苏麻喇笑着迎了上来,作势就要行礼。
“免礼!皇祖母休息了么?”
康熙把苏麻喇扶了起来,接着便问道。
“没呢,太皇太后刚刚遛弯回来。”
苏麻喇笑着说道。
“是皇帝来了么?”
此时屋内传来了孝庄的声音。
“是,皇祖母。”
康熙说着便走了进去。
“孙儿拜见皇祖母!”
来到屋内,康熙便向孝庄见礼。
“快起来,听说昨儿个,天上出现了发光的东西,还有女人跳舞,此事不可掉以轻心啊。”
孝庄让康熙起来,接着就说起了光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