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沉重的话题

是柳爱芳家的二华子。

此时正是学生们掐点集中到校的时间段,二华子这一嗓子喊的,大家都停下脚步看着他。

昨天,二华子是第一时间亲眼看见郭灶火把蒋庆丰逮到一顿好打,回到学校就把这事跟同学说了。

他毕竟年纪小,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说不清楚,但小男孩会咋呼,也会模仿,把见义勇为青年的举动模仿的惟妙惟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负不幸的穷人的孩子早懂事。

二华子平时在学校里话不多,沉默寡言让人感觉他有心事,再加上父亲去世的早,他半途从外地转到这里上学,很多当地的小男孩经常欺负他,说他是没父亲的野孩子,他经常为此憋屈,苦恼,但回到家从来不跟母亲和姐姐说,以免让她们担心。

父亲去世前叮嘱他,要快点长成男子汉,保护妈妈和姐姐。

他现在还没有能力保护她们,但他可以做到被欺负后回家不给她们添烦恼。

男孩子嘛,谁不想装一下。

昨天早晨二华子就把这个爆炸性新闻带到了学校,他那绘声绘色的表演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小学生都喜欢这种见义勇为青年揪出大坏蛋的故事,于是这事很快在班级里传开,不到中午就传遍了整个学校,连老师们都感到好奇。

随着大家把这件事聊得沸沸扬扬,二华子很骄傲,之前他经常受到同学欺负,这让他感觉找到了靠山,口口声声称这位见义勇为的青年为哥,一口一个我哥……

接着,他感到同学们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特别是以前欺负过他的那些男同学主动找他讲话,下课后主动找他玩,还有人给他奉上好吃的,这让他感到有一个大靠山的必要性。

他一直在想,要是有机会能让灶火哥来一趟学校,那该多好啊。

小男孩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二华子甚至幻想如果有一天他被人欺负了,灶火哥会从天上飞下来,把欺负他的人打得落花流水,让那些欺负他的人从此都尊敬他,害怕他。

这小家伙魔怔了,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事,早晨上学的路上还在想这事,进入校门抬头就看见灶火哥站在学校里,这一瞬间他有了心想事成的感觉,就有了“他是我哥,他是我哥”这一幕。

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二华子撒腿跑过来一把抱住郭灶火的胳膊,对着同学们喊:“他是我哥,就是他把那个坏蛋打的满地找牙,就是他抓住了坏蛋。他是我哥。”

小学生是最崇拜大英雄的,特别是这个尚武的年代,二华子这几嗓子喊的小学生们立刻都停下了脚步,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二华子,用敬畏和崇拜的眼神看着郭灶火。

这一刻,二华子感觉非常美妙。

老七却懵了。

我三哥咋又跑出来个弟弟?

上课铃响起,二华子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心满意足地跑回教室,不光是男同学对他羡慕和敬畏,就连女同学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老七也实实在在的长了一次脸,一脸骄傲地带着郭灶火来到老师的办公室。

郭灶火敲门进入,老师们正在整理备课,准备去各自的班级,见有人敲门都抬头看过来。

“郭米,你怎么不去上课?”

一个20岁左右的漂亮女老师问郭米。

“秦老师,我是来交学费的。”郭米说着拉着郭灶火的手,“老师,这是我三哥。”

“秦老师你好,我是郭米的三哥,我是来给她交学费的。”

“哦,是郭米的三哥啊,请进!”

秦老师长的很像赵丽颖,只是皮肤没有后者白,带着淡淡的小麦色,扎着两根马尾辫,整个人看上去文静而俏皮。

边上一位手拿课本和粉笔盒的中年男老师,上下看了郭灶火几眼:“这,这不是郭灶火吗?”

“何老师!?”

郭灶火认出来了,这位何老师以前教过自己语文,就是他偷打下课铃被逮到,差点把他耳朵揪掉的那位班主任。

“真是你小子,居然长这么高了,要不是看见郭米,走路上顶对面我可能都认不出你来。”

“何老师,你们认识啊?”秦老师笑道。

何老师笑着点指郭灶火:“何止是认识,我以前的学生,捣蛋鬼。秦老师,就咱们操场上的那个铃你知道的,他居然敢去敲哦,早自习刚上课20分钟,他铃声一响,全校学生都跑出来了,气的老校长直跺脚。”

“那天,我耳朵差点被你揪掉。”郭灶火说着摸了摸耳朵。

屋里所有老师都笑了起来,郭米偷偷吐了吐舌头。

“那时候不懂事,给您添了很多麻烦!”郭灶火说着朝何老师鞠了个躬。

“灶火,昨晚放学后听我派出所的同学说,真是你抓到了那个败类,你真是了不起啊,大家现在都在聊你呢!有你这样的好学生,我也感到自豪!那行,你和秦老师慢慢聊,我得上课去了。”

何老师脸上露出欣慰,拍了拍郭灶火的肩膀,拿着教材和粉笔盒出门。

郭灶火掏出钱:“秦老师,这是我妹妹的学费,感谢你一直帮她垫着。麻烦你了。”

秦老师接过钱装进口袋:“不用客气。作为老师,我们尽力帮助每一位同学,让他们能有学上。你妹妹的成绩很好,一直稳定在我们年级的前三名。说实话,我也担心她因为没钱而辍学。”

秦老师拿说着拿起课本和粉笔,郭灶火默契的跟她走出办公室,边走边聊。

“开过年,我们学校至少有二十个学生因家里困难而辍学,我们老师也走访了很多家庭,希望孩子们能重新回到学校上学,其中只有六名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剩下的那些孩子都辍学了。”

秦老师的话,直击郭灶火的灵魂深处。

郭凤考上县重点一中,因家中贫困而辍学。

为此,中学的老师和校长连续到老郭家家访,希望能让郭凤继续学习。

郭凤考了全公社第一,数学更是全县第一,公社的校长和老师都不想放弃这样的好苗子,这也说明本公社的教育是成功的,这孩子将来如果能考上大学,也是学校的脸面。

可倔强的老郭执意不肯,上了高中学费贵,还有住宿费,餐饮费,每个星期来回还要坐车公交费,这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是笔不小的开支,家里负担不起。

在老郭的认知里,女孩子读书认个字就不错了,学的再好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将来替别人家光宗耀祖,是赔钱货,与其把钱花在只赔不赚的女儿身上,还不如花给儿子。

所以,郭凤恨啊!

“咱们这儿太落后了,太穷了!”郭灶火叹息。

秦老师道:“这种现象不是我们公社独有,全国所有落后地区都有,很多孩子因为贫穷而失去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郭灶火沉默,过了一会转移话题:“秦老师,我二哥郭书豪你认识吗?”

这个话题太沉重,不是他们这种小人物能够改变的。

“郭书豪是你二哥?”

“他是我大爷家的,听大爷说他去县里学习了,不知道回来没有。”

郭灶火知道,栀子姐来找自己给二哥递话,一定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