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谢尔盖耶维奇,伊万诺夫元帅的秘书长。
他十年如一日的担任着这个职务,身份一直未曾变过。
有人说元帅老了,劝他早些外放独掌一方大权。
可保罗从来都没有过离开元帅的想法,因为他的命都是元帅给的,他不但是元帅的死忠,更是元帅最亲密的伙伴。
可以说,如果哪一天伊万诺夫元帅离世,保罗·谢尔盖耶维奇就是元帅留给伊万诺夫家族最后的护道者。
自从叶戈罗夫家族悔婚之后,伊万诺夫家族的内忧外患开始凸显出来。
原本低调的伊万诺夫元帅家族因为叶琳娜的婚事被很多人拿上了台面,伊万诺夫后继无人的弱点被无限放大,让很多人看到了眼中。
叶戈罗夫家族的高调退婚把伊万诺夫家族推向了悬崖的边缘,这根本不是什么小辈退婚,而是政治斗争下的背刺,是斩向伊万诺夫家族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这招正中七寸,让伊万诺夫元帅都一时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保罗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元帅,真会走到那一步么?”
伊万诺夫沉默良久才深深的叹出一口气。
“保罗,从古自今但凡是为了最高权力的斗争,最后无不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彻底清算。
本来总统阁下与我们之间的矛盾本还能控制在党内矛盾,只是同志们对治国理念的分歧。但是俄罗斯出了一个叶利钦,却让这种矛盾彻底公开化,逐渐成为对最高统治权的争夺。”
保罗自然知道叶利钦,去年十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总统后立即就宣布退出苏共。紧接着他就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同时查封苏共的各级机关,并将苏共的财产收归俄罗斯国有。
最要命的是在叶利钦的影响下国内分离主义势力抬头,目前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几个加盟国都出现了不稳定的趋势,退出联邦的呼声很大。
分离主义借着民主的外衣搞着独立的行动,这对于苏共中央的威信是一个极大打击。
可是戈尔巴乔夫却是没有直接出动暴力机关抓捕打击叶利钦,反倒是温吞的调整着人事变动,还在试图与叶利钦进行政治协商。
总统表现出来的软弱也是分离主义势力抬头的重要因素。
保罗后知后觉的问道:“叶利钦就是那小子所说的有心人利用?”
伊万诺夫点了点头,说道:“那小子怕是对苏联国内局势洞若观火,说一句眼光毒辣都不为过。”
保罗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元帅,那个年轻人不过二十多岁年纪,有这么厉害么?何况他如果能看到苏联国内的紧张局势,为何还敢来投资收购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
这个问题连伊万诺夫都没有想明白,他像是给秘书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我也不知道他投资的目的,但他提到了王安石变法,指出过于相信皇权和自上而下改革这两个问题是变法失败的关键。这恰恰也是苏共中央现在推行休克疗法遇到的问题所在。
中国有着比我们还要悠久的历史积淀,布兰顿这样的青年人就能做到以史为鉴,从历史兴衰中去寻找帝国成败的答案。他用这样的眼光来做生意,你觉得他会吃亏么?”
保罗也是一时语塞,细细的琢磨着元帅的话,心中不由也升起了对陈百川的忌惮之意。
他还是想不明白其中关键,于是问:“总统过于相信中央的权力,这一点我能理解,但他说的自上而下的问题是指何意?国家推行政策不就是应该从上到下逐级之行么,难道还能自下而上?”
伊万诺夫对政治问题看的还是十分透彻的,他说道:“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指的都不是行政制度而是阶级基础,是思想源头。
布兰顿想表达的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源动力是来自民间,是他们国家的人民对富强的渴望,中国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有最广泛阶级基础的。
可苏联的改革恰恰缺乏这一点,总统改革的出发点或许也是希望国家富强,可他的政策支持者远谈不上多,甚至对我们军方的呼声他都置之不理。
这样的刚愎自用,说是独断专行也不为过。
而他这么干造成的后果就是叶利钦退出苏共,分离主义思想盛行。
现在走到这一步,如果苏共中央连他的合法性都维持不住,那他戈尔巴乔夫还谈什么经济改革?
布兰顿怕是早已就看清了这个局势,甚至看出了叶利钦给苏联带来的深层危害,所以他才会说改革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更是祸福难料的话,真的是言浅意深啊。”
保罗顺着陈百川的思路想下去,苏共中央要是真被叶利钦从莫斯科逼走,那马上就要面对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独立,走到那一步时,苏共怕是也就名存实亡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听谁的,谁就掌握了掀桌子的权力和乱中自保的能力。
念及此,保罗立即就想到了叶戈罗夫家族那边的悔婚,以及叶戈罗夫位居首都卫戍部队司令的关键位置。
嘶~
保罗倒吸一口凉气。
这哪里是什么退婚,这分明就是倒伐!
叶戈罗夫背叛了保守派,谁能让他背叛?他投靠了谁?
保罗咬牙说道:“元帅,我们是不是要立即和亚纳耶夫副总统商议,必须要重视叶戈罗夫家族的立场,甚至需要杀鸡儆猴。”
“你想怎么做?”
“叶戈罗夫家族的核心权力是首都卫戍部队司令的职位,是否可以调整叶戈罗夫中将的职务,将他调去国防部?”
伊万诺夫表情沉重,显然是在思考这事的可行性。
若是真能将叶戈罗夫调离那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左右局势的位置,哪怕是调去国防部给个副部长,授予对方上将军衔,那也是值得!
就怕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