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封赏
- 篡晋,权臣之路,从太和四年开始
- 清水鱼鱼
- 2060字
- 2024-08-25 08:00:22
建康,城郊小院。
“梁玉死了!”
“桓秘死了!”
高达:“……”
魏雒:“……”
当顾宣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二人震惊的无以复加。
梁玉就不必多说了,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自大司马枋头大败,一路拼杀返回彭城。
没想到会死在小小的舒县。
桓秘就不同了,桓大司马的手足兄弟。
高达这个憨货自然拎不清轻重,“死就死吧,没啥大不了的。”
自大晋八王之乱以来,天下大乱,五胡侵略中原,哪一天不死人?
即便是元帝审时度势,带领世家大族南渡建元,依旧没有安息,时不时的便有叛乱发生,已经上百年时间了。
故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战乱、天灾、人祸,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
魏雒无语之极,洛阳至今被胡族占据,他自然可以理解高达的心情,委身盗匪、流民帅、官兵、南下一路上他经历的太多。
同时,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顾宣口中得到的另一个消息,更让人惊悚。
舒县已隐藏万余兵马,配合坐镇姑塾的桓大司马数万兵马,将兵进建康。
嘶!嘶!
魏雒立刻感到头皮发麻,脑袋都要炸掉了。
看向顾宣的眼神,一副见鬼说的模样。
“桓温果真已经按耐不住了吗?”魏雒看向顾宣。
顾宣面色凝重,缓缓开口道:“此事八九不离十,是我亲耳听到。桓温此次看来是决心已定,建康恐将陷入一场腥风血雨之中。”
魏雒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桓温手握重兵,若真兵临建康,局势将难以控制。
而他们身处建康,本就处于风暴中心,恐怕难以独善其身。
再者,顾宣竟然杀死桓秘,此人乃是桓温手足兄弟。
即便是短时间桓温查不到是谁杀死的,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高达看着魏雒和顾宣紧张的模样,挠了挠头,不解地问道:“不就是桓温要进建康嘛,有啥好怕的?说不定还能让这天下变得更好呢。”
魏雒停下脚步,瞪了高达一眼,“你这憨货,哪里懂得其中的厉害。桓温此举,要么成就一番霸业,要么将这天下带入更深的混乱之中。”
此时,小院中的气氛愈发紧张。魏雒思索片刻后,对顾宣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想个对策,不能坐以待毙。”
高达嘿嘿怪笑,看向魏雒,催促道:“那我们的魏副军主倒是想个好办法啊。”
魏雒虽然不想和对方一般见识,但是,事情已经到如此地步,迫在眉睫。
他来回渡步,沉吟少许开口道:“如今之计,要么逃离此地,远离这场纷争;要么寻找盟友,共同应对桓温的兵锋。”
高达叹了口气,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逃离并非长久之计,且天下之大,又能逃到何处?寻找盟友的话......军主不是和谢玄是结拜兄弟吗?”
正当他们商议之际,小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心中一惊,不知是敌是友。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一个身影出现在小院门口。
来人一身宫廷服饰,带着深色帽子,身材消瘦,脸色较为苍白没有胡须。
太监?
不对,这个时期应该叫做内侍、宦官、阉官、宦者、内臣,顾宣一怔,一时间不知道该用哪个称呼。
此人他倒是有印象,当日于宴会时,此人贴身跟随司马奕。
顾宣记得此人姓乌,再具体些他也想不起来,按理来说以他过目不忘的记忆,不该如此。
唯一的可能便是,这位乌公公存在感比较低。
还未等他开口,乌公公笑眯眯走来。
顾宣当下顾不了那么多,笑言道:“稀客,乌公公别来无恙啊。”
“自当日宴会一别,顾某一直想找乌公公喝酒,乃是俗事缠身......”
乌公公打断了顾宣的话,尖着嗓子说道:“咱家今日可不是来与你喝酒的。”
说罢,他扬起下巴,尖声开口,“咱家奉陛下之命,前来传口谕。”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乌公公清了清嗓子,朝着皇宫放心躬身,开口:“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古之良将,国之干城。今有顾宣,忠勇无畏,智谋超群。于社稷危难之际,率军征战,破敌无数,力保江山安稳。其功在国家,德耀四方。
特册封[扬武将军],历阳郡历阳县县令一职,并赐钱三万,锦缎百匹,另赐骏马一匹,马槊一柄,以彰其功。望将军再接再厉,为朕、为天下百姓,继续镇守疆土,保我江山永固。”
念完口谕,乌公公笑眯眯地看着顾宣说道:“陛下对顾将军寄予厚望,还望顾将军不要辜负圣恩。”
顾宣等人连忙谢恩,说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乌公公一路辛苦了,这些钱请公公喝酒。”顾宣上前一步,拉住乌公公直接拿出一些大钱,放在对方手中。
乌公公微微点头,并没有推辞,又说道:“奴婢还要回去复命,就不久留了。顾将军留步。”说完,便转身离去。
乌公公走后,众人站起身来,面面相觑。
高达整了整,脸上涌现喜色率先开口道:“杨武将军、历阳县县令,这是高升了啊!”
然而,还未他从这个波消息中回过神来,便被魏雒打击道:“桓温出身龙亢桓氏,此地就在历阳县,你现在还觉得好吗?”
“什么?”高达惊愕。
顾宣亦是皱着眉头。
他在想司马奕此举想干什么?让他去历阳县,此地可是桓温老家啊。
没看历阳郡都被毛穆之把持,此人可是桓温得力干将。
三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顾宣升职了,忧是顾宣刚把桓温手中兄弟给干掉,就要去人家老家上任。
颇有种深入虎穴的感觉。
然而,身在皇宫的司马奕,还没从自主做权的意味中回过神来,紧接着又受到桓温的压迫。
给顾宣升职。不仅仅是司马奕一次心血来潮。
更像是一次试探。
若是平常也就算了,至此关键时刻,他的任何一举一动都受到无数人关注。
他让内侍传口谕刚走,便收到大量大臣弹劾,庾希更是亲自进宫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