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栽棉花
- 年代,从上门女婿开始到国士无双
- 南潦河
- 2056字
- 2024-10-14 00:01:10
“大哥,棉花苗可以移栽了。”
王林把喝的一摇三晃的老村长送回去以后正准备打点热水泡泡脚,老二来到厨房和他说道。
“哦。”
“那明天一早我再去把棉花地整理一下,你用拖拉机拉点猪粪过去。”
“明天上午咱们就把棉花栽下去吧。”
王林一边舀水,头也不回的说道。
“大哥,咱们要不要弄点化肥啊。”
“用了化肥,棉花的收成起码涨两成以上。”
王林白了他一眼。
“我还不知道化肥好啊。”
“可是咱们两家加起来才拢共就不到五十斤化肥票。”
“早稻秧苗用了十多斤,中晚稻秧苗也要用。”
“还去哪里找化肥去。”
看王林有点不懂行,老二笑了。
“大哥,咱们没有,其他人手里有啊。”
“多的是人不愿意花钱买化肥的。”
“咱们把他们的化肥票买过来不就行了吗?”
老二这话倒是提醒了王林。
“那你明天去村里问问,先收一波。”
“按你这个说法,那估计有不少人是不会要化肥的。”
“诶。”
“你赶紧洗。”
“今天我从仰山出来,是淌水过来的,鞋子湿了一上午,一会儿我也泡一泡。”
这个年代,无论是农田还是庄稼,都没怎么吃过化肥。
一旦用了。
那产量,绝对猛涨。
至于明天要种的棉花。
5分田,大概能种1000株。
家里还剩下三十多斤化肥,少是少了点。
但和农家肥和弄一下,暂时也够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老二去村里找人买化肥票,王林则是开着拖拉机拉猪粪拌化肥。
栽棉花是要一个个挖坑的。
肥料也是埋到坑里的。
一株棉花,大概用个3两肥料。
1000株,一百五十斤左右就够了。
拌肥料,拉到田里,挖坑,再把肥料一点点的分散到小坑里。
事情看起来复杂,但数量不多,干起来很快。
一切搞定,王林看了看时间。
刚八点。
正好回家吃饭。
“大哥,你怎么不把棉花苗在地头育苗啊。”
“这一趟趟的拉,真费劲。”
吃过早饭,王林和老二一人拉着一板车的棉花苗往田里走。
棉花苗这东西,嫩的很。
除了在板车上放一层,顶多也就是秧苗的空隙里再放一些。
再多就不能放了。
一板车,也就能拉个一百多棵苗,还要小心翼翼的。
这点活儿,用拖拉机就不划算了。
毕竟拖拉机车斗也不大。
所以两兄弟只能一人拉着一个板车拉棉花苗。
从家里到田里,来回一趟起码1.5公里。
栽棉花反而成了个轻松活计。
“少废话,让你干点活儿就是事多。”
王林怼完老二就闷头往前拉。
堎上,堎上。
堎字,有小山坡之意。
全名就是建在小山坡上的村子的意思。
既然村子都建在小山坡上。
那去田边的路自然也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了。
终于是上了这个最大的坡。
接下来就好走了。
不是平路就是下坡。
“诶,老二,今天是不是星期五啊。”
“对啊。”
“艹。”
“早知道后天再栽棉花了,可以让老四也来体验一把。”
听大哥说起老四,老二也是咧嘴一乐。
自家兄弟,都这德性。
有好处,那是自然不会忘了兄弟。
可是有这样酸爽的事情,那必然是也不会忘了兄弟的。
“大哥,不着急。”
“不是还有插秧嘛。”
“而且老四马上就毕业了。”
“双抢的时候累死他。”
“看他还整天人五人六的跑学校躲懒又不好好学习。”
兄弟俩一边想着老四干农活时候的那副苦相,都不由得哈哈一乐。
他们兄妹四人,就属老四从小到大干的最少。
在生产队的时候,顶多也就放放牛,能把自己当天吃的饭给赚回来就不错了。
至于更多,就别幻想了。
这家里,真正说来插秧割稻子最厉害的还要属老三。
手脚麻利的很。
在生产队时期是能拿七八个工分的主。
这还是因为年龄小的关系。
要不然,她比那些壮年妇女拿的还要多。
“爸,回来,棉花苗来了!”
喊人的是王菲菲。
今天她和没出门的老丈人王得水负责栽棉花。
其实就跟玩儿差不多。
坑是王林挖的,肥料也是王林放的。
棉花苗王林和老二也会按照数量放到对应的田垄上。
王菲菲父女俩只要来回拿一下,栽到坑里,再弄点土盖上就成。
王林二人运一趟棉花苗时间又长。
两人栽完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
就这会儿的功夫,王得水又跑到附近人家的油菜田里去了。
说是听到野鸡在叫,他想去找找野鸡蛋。
这小日子过的。
全堎上村也再没有他这么安逸的了。
人多,事少。
10点多,棉花就栽完了。
“菲菲,你们先回去,我给田里放点水。”
棉花苗不用直接浇水。
只要先放水到田里,在走人的过道里蓄上薄薄的一层水,等水慢慢的渗透到田垄里就行。
再之后,只要保持挖出来的水沟里有水,隔个十天半个月的再蓄水一次,等棉花苗长到五六十公分高了,棉花根系扎下去了,就不用再蓄水了。
再干旱的水田也是水田,底部还是很湿润的。
“诶。”
“爸,你走啥,拉着板车啊。”
“我这么大年纪了,你居然让我拉板车?”
“我生你干嘛的?”
“你老什么老,有五十吗?”
“这就想躺下吃干饭啊?”
王林和老二都乐呵的看着这对活宝父女互怼。
“叔,你们回去吧。”
“这板车一会儿我来拉。”
“秧苗的薄膜可以拆了。”
“我一会儿顺带过去把薄膜和竹子拉回去。”
老二看王林一会儿还有活儿,就接过话头。
“大哥,我去吧。”
“不用,你还是去村里收一下化肥票。”
“老村长在村部的话就用喇叭喊两嗓子试试。”
不用拉板车了。
王得水王菲菲父女俩又重归于好。
你摘两颗刺泡给我,我拔两根茅草根给你。
当真是父慈女孝。
王林也是把铁锹反扣在田埂上,悠闲的坐在上面哼着小曲抽着烟。
再偶尔跟路过的村民打个招呼什么的。
等水放的差不多了,把口子堵上,拉着板车往秧苗田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