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徐福入京

丽邑官道上,马车缓缓前行。

丽邑在咸阳的东面,过了这里,就是咸阳。

马车很华丽,庶人可以在咸阳这样的大郡城购买,这样大的交易需要用镒来,即黄金来购买。

医学、天文、航海的竹简散落在车厢里,徐福上身挺直,双腿跽坐,全神贯注看着矮案上的竹简,只是看了一会儿,便抬头看着前方,看了一会儿,便抬头看着前方。

弟子籍问:“老师,快到到咸阳了,您在忧虑什么?”

“世上哪里有使人长生不死的药呢!”

“老师,马车就要到咸阳了!”

徐福看着矮案许久,在沉思着什么,车厢里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下来。

“我写一封书信,籍啊,请你帮我送去!”

“除了卢公和侯公,老师在咸阳,还认得谁?”

“不认识。”

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家到不同的国家游说,请国君使用自己学派的主张,统一天下,使国家强盛。

他的祖先,自商朝时的徐国,徐国灭亡之后,子孙以徐为姓氏,在《徐氏宗谱》、《左传》中都有他们的记载,作为东夷少昊族这等名门后人。

他当然想要建立自己的学派,传道授业。

“不说了,磨墨吧。”

徐福想了想,提起笔,在竹简上写下几个字,然后把竹简卷起来,塞进竹筒里。

“籍啊,请你帮我送去。”

…………

博士宫,

陈远青的矮案上摆放着很多竹简,诸生快步走进来,躬着身子对陈远青说道:

“仆射,宫外送来一卷简牍。”

陈远青打开竹简。

是类似谒之类的东西。

叫了两个诸生随行。

请内史府的掾吏找到徐福的宅邸,像秦士人的宅邸,只是更大,沿着廊道走去,可以看见像一个老儒士的徐福坐在廊下。

等到陈远青走过去,徐福站起来:

“拜见仆射,仆射请坐!”

一张矮案横置在廊下,庭院里景色很好,翠绿,宽敞,像精心打理过才会出卖。

站在廊下,陈远青微微躬身:“公是怎么知道我的?”

徐福的长相,挺拔强健,有着一缕士人的胡须。

徐福说道:“孔鲋。”

推着矮案上,带葱的茶冒着热气,到陈远青面前,气质沉稳地说道:

“先生请喝!”

徐福这个人很谦逊,比他还要谦逊。

见矮案前的陈远青看着自己,徐福自顾自说道:

“我是琅邪人!”

“《山海经》和《邹衍》中有关于形解消化,吸风饮露的传说。”

“福对此心生向往,这样缥缈的神仙之说,触之即散,不可论及,是很难追寻的。”

“越国吞并吴国后。”

“在山东的琅琊建立起观台,台方圆七里,可以观望东海,死士三百人,戈船三百艘,虽然渤海的海浪凶猛,但我自幼时越地的航海就非常昌盛,所以,可以入海就披逆流,乘危百里。”

“后来我凭此,四处寻找神仙的传说,却依旧两手空空,名声却渐渐大了起来,不知道为何,接到朝中的书信。”

“陛下派我寻找仙乡,仆射认为如何?”

始皇帝根本不相信自己能长生!

所谓“二世三世,后世循业,顺承勿革”,以及建造骊山陵都是如此。

始皇帝的真正目的,是探索大海。

传闻,徐福两次推托始皇帝出海的请求,第一次婉言谢绝,第二次说深海中有阻挠船只出海的巨鱼,于是命令秦锐士出海射杀。

“君上让公去,谁又能拒绝呢?”陈远青说道。

询问我的意见也是没有用的。

徐福闻言,有些失望但又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找陈远青来,是因为在孔鲋那里听说过陈远青的智慧。

先秦时,对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的了解。

仅限于《王制》中。

庭院中沉寂下来。

陈远青说道:“先秦,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都曾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都不曾有所收获。”

“你或许可以往西走。”

“我听说,王制中记载,北海有走马吠犬焉,南海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东海则有紫结鱼盐焉,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

“把海图带回来,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陈远青站起来。

“我该回博士宫了,告辞!”

相信徐福入咸阳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接下来,就是等待始皇帝的征召,给徐福配备大船和粮食,下令出海的事了。

或许需要朝议。

他微微躬身起身告辞。

“告辞!”

徐福站起来微微躬身,等到陈远青走后,跽坐在矮案前,一刻钟过去,却听到弟子籍来禀报:

“老师,朝廷的谒者来了!”

徐福回过头,看见谒者穿过廊道,来到他的面前:“君上有诏令,请您入咸阳宫!”

“好,我这就随您去!”

出了徐福的宅院。

回到博士宫,

听到谒者来博士宫传召,去咸阳宫,和预料的一样,陛下知道徐福入京了,陈远青在廊道中发现了尉缭和王敖。

“许久不见公,公还好吗!”

陈远青微微作揖。

“嗯,我还没有老。”尉缭一边走一边说道:“能随君上登临泰山,我的身体比王绾要好!”

“听说泰山的石刻上,刻上了公的名讳?”

“远青,你怎么没有来?”

“功劳实在是不能和尉公相比啊!”

来到可以眺望咸阳宫的阁亭,

尉缭和陈远青都不言语,王绾、李斯和胡勿敬来了,还有卢生和侯生,站在阁亭中。

始皇帝手捧着竹简,目光全然落在上面,直到蒙毅提醒,他才缓缓抬头,看着站在眼前的人。

“拜见君上。”

始皇帝缓缓开口:“朕听,你见过海中大神?”

徐福微微躬身,回答道:“灵芝一样的宫阙,铜色龙形的使者,这些都是琅琊的传说,福的确出过海。”

既然要出海,推辞已经没有用了。

“出海,资之何物呢?”

“请君上给福,可以抵御风浪的船舰五十艘,粮食三十万石,可以抵御蛮人的兵器,以及强壮的男子五千人,以及可以觐见神仙的童男童女三千人,工匠一千。”

“薛县有可以出海的战船,朕给你,船五十,粮三十万石,秦锐士水师一万人,工匠一千,童男童女从东地取。”

攻打东越时,使用的是这些装置有战弩的船。

“归期,如何?”

徐福想了想:“三年!”

始皇帝不再言语,徐福缓缓退出阁亭,卢生和侯生微微一揖,也退出阁亭。

陈远青发现,

王绾和尉缭等人看着徐福退出去,也不站出来说什么,或许是想着先秦有神仙之说,真的找到这世上的仙人,没准还能分到长生的仙药。

也或许,是知道无法劝秦始皇。

徐福很谦虚,能率领近万秦锐士,使他们在船上而不反乱,并且在平原广泽定居下来,他绝不是世人所说,只是个懂得方仙道的方士而已。

三千童男童女,或许徐福已经算到,等到秦锐士老去死去,这些人将是出海寻仙的主力。

王绾微微躬身:“君上召臣,是有什么事呢?”

每一个帝王得到天下后想要做的事,都是安定天下。

始皇帝缓缓开口:“内史府清算田亩,将公田分到没有田的庶人。”

“朕到泰山封禅,巡视东郡,看到天下很多地方还没有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