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这次弘历,得吃个大亏了!
- 爱卿害朕,朕不爱做皇帝啊!
- 青烟袅袅沐笙沉
- 2025字
- 2025-01-12 21:50:55
燕炎重新汇合了自己的兵马,虽然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因为需要突围,需要汇合,也需要寻找合适的立足之地。
让他好不容易增长上来的兵力也出现了不少的折损。
不过燕炎还是成功找到了一处相对易守难攻的地方,然后带着剩下的不过八千人冲到了山川之上安营扎寨...
这一刻的燕炎和弘历仿佛是局面瞬间倒置了过来一样。
原本弘历的情况并不好,在燕炎的一步步算计之下,弘历的兵马早已彻底分割开来,大军也是四分五裂无法凑到一起。
可是现在弘历重新出兵,不但瞬间就“击退”了燕炎围困大兴城的兵马,更是直接出兵拿下了对方阵地,汇合了自己的大军,然后一路将他们围困了起来。
眼瞅着燕炎就要没有生路了。
结果太白山大营失守的消息就传到了弘历的耳中。
当弘历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也是立刻变得严肃了起来。
“太白山大营失守了...这可是个要命的事情...”弘历虽然这么说,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惊慌之色。
相反,此时的弘历在一阵沉思之后,直接朝着面前的福康安等人看了过去。
“福康安!”
“末将在!”
“你立刻带着五千精骑去朝着太白山大营的方向而去,务必要将太白山大营重新夺回来。
不仅如此,沿途若是遇到了敌人的话你知道要怎么做吧。”
“嗻!”福康安再次跪地领命,然后起身就朝着帐外走去,径直朝着太白山大营的方向而去。
而另一边的弘历也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意思,让富恒与阿桂等人继续向着燕炎所在的山丘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只不过就现在爱新觉罗部说到底还是强于马战,攻城略地虽然也算是颇为不错的,不过还是少了不少的手段,加上这是向上进攻,很多大型器械并没有什么作用,让他们的进攻很难见到太好的成果。
不过弘历并不担心,因为燕炎现在已经逃不出去了。
只要福康安堵住了太白山大营,加上后续的诸多手段,他相信这群家伙很难不死!
至于那些冲破了太白山大营的家伙...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如何,但如今自己已经脱开身了,只要对方敢于露面,他有把握让这些人彻底留在这片土地上。
直到这个时候,弘历都没有将那些叛变的百姓放在自己的心中,还是觉得他们...不过如此。
甚至在自己身边有阿桂,海兰察以及傅恒的情况下,还是将能力远不如他们三人的罗卜藏多尔济以及另一位福康安的副将塔什巴图鲁端济布前去平定叛乱。
剩下的则是聚集了所有力量猛攻燕炎,发誓要将燕炎碎尸万段。
面对如此凶猛的进攻,燕炎也是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弘历这个家伙也是真的疯了,这简直是要命了一样....他就真不害怕自己被百姓推翻了不成么?”
燕炎的话语让一旁的纪昀也是尴尬的笑了出来,这段时间他一直被燕炎带在了自己的身边,虽然没有泄露出去他已经投降了的事实。
但他做的事情倒是也没有顾念和弘历之间的主仆之情。
此时听到了燕炎的话语之后,脸色有些尴尬的纪昀还是直接在燕炎的耳边轻声说道。
“殿下有如此疑惑倒也没错,不过殿下可能是不知道爱新觉罗部这些年对百姓的治理之法。
其实这些年...甚至可以说是这上百年来,爱新觉罗部就从来没有消停过,下面的那些百姓就一直在反叛,林林总总也有上百次了。
不过这些反叛,长则延续几十年,短则三两个月基本也都被肃清了。
说到底,爱新觉罗部是将百姓当做牲口来养着,一代代人基本上也都是尽可能的削弱他们的力量,这样就算是他们反叛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而且被剿灭之后还能够换来更大的威望,甚至...一些财富。
至于人口,一来是靠着劫掠周围,第二也是大力耕种,这片土地已经被开发了上百年,足以养活很多人口了。”
纪昀的话语让燕炎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看着面前不断攻打自己的弘历大军,也是直接冷哼了一声。
“不放在心上么?那这一次...他可就真的要吃一个大亏了。”
燕炎也已经知道自己的援兵到了,可是到现在自己还没有见到自己的援兵,他就知道李定国想要做什么了。
毕竟两个人算是一个师傅教的,比得了比不了...最起码李定国想要干什么,他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自己只要在这里坚持住,等到李定国在外面整顿好那些叛军,到时候局势就会再次逆转。
至于这一次弘历委派的平叛大将罗卜藏多尔济以及塔什巴图鲁端济布....燕炎表示没听说过,不过就是被李定国冲杀的货色罢了!
燕炎的猜测没有问题,而且计划也非常的顺利。
虽然纪昀对于燕炎的这个想法并不认可,不过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纪昀也再次见识到了燕炎的狠辣还有手段。
在秦琼等人的帮助和保护下,虽然弘历的进攻非常凶猛,但却伤害不到燕炎半分,也没有能够冲破山顶的这道防御。
至于粮食...燕炎手中的粮食不多,但是有战马有干粮,支持个十天半个月,问题还是没有的。
即便是时间再长一些,燕炎也不是没有办法。
反倒是弘历,在数日进攻都没有什么成效之后,终于是有些慌张了起来。
第一就是福康安送来了消息,太白山大营空无一人,只有一座由讷亲等人的尸体组成的京观,还有一座鲜血涂抹的木牌。
只不过因为风雪的缘故,木排上写着什么已经看不清楚了,想来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沿途并没有看到燕国的援兵,从一些痕迹上来看,他们似乎没有来这里,反而是朝着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而去的。
当弘历看到了福康安的这些战报之后,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几天的心思,也再次出现了些许的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