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声的抗争

冬天的上海,寒意透骨。王一明的世界依然混乱不堪,医院里的纷争、家中的压力、外界的舆论,将他压得喘不过气。但一切还在继续,病人还在等待,技术还需要进步。

院长的妥协与计划

陈洁召集了一场内部高层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挽救医院的声誉,同时稳定纳米机器人技术的推广。

“我们需要一个突破点。”陈洁的目光扫过在座的主任和医生,“一场能够展示技术潜力,同时回应外界质疑的公益行动。”

王一明坐在角落,眉头微皱。他听出了院长的潜台词:医院想用一次成功的宣传平息风波。但这并非真正的改变,而是一场危机公关。

“我建议选择一位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全额资助他们的治疗。”科主任李浩提出了具体方案,“这样可以体现技术的普惠性。”

陈洁点点头:“王医生,这次的手术由你主刀,如何?”

王一明顿了顿,点头应下。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手术,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和人性的战役。

这次被选中的患者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六岁的男孩小俊患有先天性糖尿病并发症,普通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病情。如果不进行纳米机器人微创修复,他可能很快面临器官衰竭。

男孩的父亲赵军是一名失业工人,母亲李芬在一家小超市打零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赵军却显得犹疑。

“你们说是公益,但我们真的不用掏一分钱?”赵军狐疑地盯着王一明。

“治疗费用由医院和技术研发方共同承担,您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王一明耐心解释。

“可要是出了问题呢?孩子的身体能承受这种新技术吗?”赵军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防备,“我听说你们这技术还不成熟,之前不是有人质疑过吗?”

“没有一种新技术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但这次手术我会亲自负责,风险在可控范围内。”王一明的语气真诚,却难以打消赵军的疑虑。

这场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李芬握住赵军的手,小声劝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

赵军终于点头,但眼中依然带着深深的不安。

当晚,王一明回到家,看到父亲独自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你又要做那个新技术的手术了?”父亲开口,声音低沉。

“嗯,这次是一个小男孩。”王一明的语气很轻,却透着一丝疲倦。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将照片递给他。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父母和婴儿时期的王一明。他看到父亲眼中的忧虑和隐忍,像一片暗潮。

“你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我们也经历过那种快失去孩子的感觉。”父亲叹了口气,“但我希望你不要让自己也病倒。”

王一明愣住了,父亲从未这样直接表达过对他的关心。

“你救了那么多人,可别忘了救自己。”父亲的话像一记重击,让他无法言语。

手术当天,医院内外被媒体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在关注,这场“公益行动”是否能成功。

手术室内,王一明再次站上主刀的位置。蚂蚁形纳米机器人通过微创口进入小俊的体内,精准修复受损的胰腺细胞,增强胰岛素分泌功能。

过程中,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数据一度波动。团队的紧张气氛几乎凝固,但王一明始终沉稳,调整操作路径,最终稳定了情况。

手术成功的那一刻,整个团队爆发出欢呼。小俊的父母在门外得知消息后抱头痛哭。

王一明走出手术室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望向走廊尽头,却没有感受到预想中的轻松。

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登上了新闻头条,赞誉与质疑同时铺天盖地而来。

赞美者称这是一场“技术奇迹”,指向了医疗未来的希望;而批评者则直指医院“作秀”,称公益手术只是少数特例,无法掩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事实。

医院的舆论压力虽然有所缓解,但王一明却深陷另一种焦虑。他开始质疑,这样的成功,真的能够改变人们对技术的偏见和恐惧吗?

几天后,王一明的父亲主动找到他,提出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我想了很久,既然你这么相信这技术,那我也试试。”父亲的话让王一明心头一震,眼眶微微发热。

这是父亲对他的信任,也是一次父子之间沉默已久的和解。

夜晚,王一明再次来到医院顶楼,看着城市的灯光如星辰般闪烁。现实与理想的边界依然模糊,但他感到心中有一丝新的希望。

他低声自语:“也许,裂痕无法完全修复,但我们可以试着跨过去。”

微风拂过他的面庞,他转身离开,准备迎接下一个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