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北平的雪

11月的北平下雪了。

街上人来人往,大多穿着蓝色或者军绿色的大衣,除此外,人群是没有格外的颜色。

时代的洪流夹杂着热烈的气息,有人高呼,有人呐喊,自行车打咕噜的声音此起彼伏。

书店里面属于革命先驱,红色的大横幅,改革开放的标语贴的满墙。

陈清如站在店门口。

宛如机器人一般,递钱找钱。

自从汪曾祺先生的《受戒》发布之后,文坛上面又有一些新风,莫过于是因为他敢立新局,写爱,抛开了政治抛开了一切,谈艺术,谈生活。

虽然说,书在这时候属于贵物,快几毛一本,贵的几元钱,好几天工钱,但依旧敌不过人们的热情。

又来一位穿着军大衣的男人问道:

“同志,书店里面还有《受戒》吗?”

买书的多是一些知识分子,毕竟在这个文学素养不高的年代,乐意看书的更是少之又少。

或许是跟潮流。

陈清如指了指桌面上面放着的最后一本《北平文学》杂志,因为后几页的纸压弯了角,所以是别人挑拣剩下的。

那人有些无奈拿起杂志,问道:“除了这一本之外,还有其他的吗?”

陈清如如实回答:

“没了。今天就只有三十本的货,前面的卖完了,就剩这一本。”

这买书得经过内心的抉择,买书之后,说不定还能因为看书深受别人的喜欢,应该要买。

所以依旧是拿钱买下来了。不过是几天的工钱,买书狠狠心就下来了。

陈清如接过一张一元钱,从抽屉里面找钱。

“《北平文学》五角钱,找你五角。”

陈清如在去年才从下乡回来,属于知青一行里面算好一点的,刚刚好去顶自己的母亲班,接了这街道书店的活。

比起进厂或者其他的活,要轻松一些,毕竟每天就坐在书店里,有人来就卖,没人来就睡觉。

唯一累点就是搬书,到了月初或者星期一,就需要收些新书补充书店。

这时候的他就会有些怀念上辈子自己左拥右抱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过得还算滋润,就算活到五十多岁,一天一次还算可行。

因为互联网的兴起,他是第一波投资电商的,之后还成立了一家娱乐公司。

背靠某音,手底下网红和coser无数,捧红一些小网红赚点生活费。

可惜一波捧红的网红,因为瞧不起农名的劣迹把他害惨了,梭哈的短剧更是亏成血本,惨实在是惨。

本以为富婆的“大手”可以控制一切,可惜自己还是死了。

说实话,刚重生的时候,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尿的远一些。

“陈清如,记账完了?”

旁边突然出现一个姑娘,麻花辫,灰色棉衣外套,脸上则是有些阴晴不定。

陈清如躺在摇椅上面,因为铺着一层灰毛毯,这样很暖和,这是他那个担忧人的老妈在冬天一上来就给他拿来的。

“除了《北平文学》和《人民文学》之后。基本颗粒无收,不用算什么账了,你着急啥?”

不过陈清如稍微多看了女人一眼。

胸脯是比其他人挺立一点,特别是后臀的曲度,陈清如仔细观察过,按这个年代的说法就是适合生养。

这姑娘是和陈清如一起打理书店的。

她叫舒庆雪。

和他一样去年接的阿姨的岗位,在这书店里面混两年经历,过几年应该就会被调走,调到杂志社里面去。

“我爸妈给我安排相亲对象了。”

24岁,在这个时候,也算是大龄了,毕竟农村基本都十七八就结婚了,当然了舒庆雪这姑娘好看,身材也不差。所以不着急。

陈清如属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哎的叹气一声,还以为是什么大事

本以为陈清如会有什么惊讶的态度。

舒庆雪问道:“我们俩不算是一起下过乡经受历练的战友吗?”

陈清如吐槽道:

“瞎扯,我在石圪节公社,你在石嘴驿公社,你在做发型的时候,我在坡上面踏草地,别说了。”

缘分这东西妙不可言,两人在公社下乡的时候,都是一个地方,那时候就相互照应了。

可惜陈清如运气不好,是苦力活,舒庆雪女娃还长得好看去隔壁公社教娃儿去了。

上辈子直到自己在垮台前,都是她在最后时机资助自己。

虽然也没有度过危机,但是陈清如是念恩的。

舒庆雪脸微红,咳嗽一声,有些不好意思。

问道:“不过,听说是杂志社的工作人员。说他二十五了,一直在工作,所以找不到媳妇,这男人比较忠厚老实。我就怕遇到现实,人长得可怕……”

“看顺眼就嫁过去呗,看不顺眼就算了。”

陈清如依旧保持自己的意见。

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这是对自己的人生最不自信的时候,特别像舒庆雪这种连恋爱都没谈过,交友起来也不会说话的姑娘,最容易被骗。

舒庆雪说道:“好吧,我试试,不过我看不过关,待会,我带着人往书店走一圈,你帮我看看?”

因为她对于陈清如都是有依赖的,熟识了几年,基本什么都相信这小子的。

陈清如对此如此轻松的态度,也是因为他知道,舒庆雪的相亲对象基本都黄了。

这姑娘火气重,聊不到三两句就会冒火的程度,基本没有人能收拾她。

陈清如点点头,之后在抽屉底下,捡起来一本应有《北平文学》的杂志放在桌子上面,说道:

“对了,这东西,你拿着。”

作为在书店里面工作良久的两人,自然都是有些文化底蕴的,对于最近火爆的书,都是有些了解。

舒庆雪也喜欢这书。

“反正只是丢了后一页,到时候报上去次品算了。”

她拿起书,微微一笑,说道:

“那,你看着店,别到时候睡着了,我出去一趟。”

陈清如点点头。

时至十点,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特别是没有这姑娘之后,不过多久,书店重新安静下来。

温馨的气氛,淡黄色的灯光,以及外面时而响起来的嬉笑声音。

这时候的书店基本就是睡觉的绝佳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