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出名趁早露锋芒

王夫子本以为顾青只是天赋很好。

可当他听到了顾青在课后教导其他学生,说出来的一些方法,他自己都只觉眼前一亮。

在算学一道上,王夫子也算是一位大家。

然而,顾青所说的那些方法,他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听闻,你曾给同窗们讲述你所悟出来的解题之法?”

王夫子直接就招来顾青问话。

顾青躬身施礼道:“是的,夫子。”

王夫子直接拿出了一套算经的卷宗,也是万历元年的乡试算学原题。

“你且来解题,老夫看一看。”

顾青接过卷宗,看完第一道题之后,就直接提笔开始解题。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多少,价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九个,果4文买7个。

问:买梨和果各多少个,各付了多少钱?

不愧是乡试考场上的算学。

这一道题相当于是鸡兔同笼的升级版。

当然,这道题出自于元代的数学家朱世杰的《四元玉鉴》。

需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

不过嘛,这时候并没有未知数的概念,只能是用汉字来替代.

梨加上果等于1000,那么,梨就等于一千减去果。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不可能买半个梨,又或者是半个果。

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必须要取整。

顾青很快就列式计算,然后算出来了结果。

梨657个,803文。

果343个,196文。

当然,顾青不可能在王夫子的面前,直接写出来阿拉伯数字。

毕竟,这时候的阿拉伯数字还没传入中原之地,写出来,王夫子还不理解。

到时候,也就不太好解释了。

王夫子看完顾青的解题方式,只觉得好简单,却又有一些看不懂。

梨加果等于一千。

果等于一千减梨。

十一除以九乘以梨,加上四除以七乘以代一千减梨,等于九百九十九。

解得……。

王夫子看的一脸茫然,问道:“此乃何法?”

顾青解释道:“夫子,这道题之中,其实只有两个未知的量,那就是梨和果各有多少。”

“然,梨和果乃是整,而非半个。”

“在解题之初,我是这般想的……。”

王夫子听完了顾青的讲解,并且理解了之后,对于顾青悟出来的方法,大为惊叹。

“好一个代量!”

“此法已经有了宗师之资!”

王夫子所学的算术,在解这道题的时候,相当于是硬算。

并且,还不知其意。

因为此法乃是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创,其解题之法,也是他所创。

当然,其实就是数学的基本解题之法,先求出梨和果的个数。

而硬算的法子,其实更加深奥,让人一时间难以理解其中的关系量。

顾青则是用线性方程来解题,就是按照关系量来列出等式,最后解方程。

这个方法能够让人很清楚地看到这道题中,果和梨的关系,果价和梨价的关系。

王夫子就好像是看到了稀世珍宝一样。

“可还能继续?”

顾青回道:“可以。”

然后继续解题,其中有几道题,难度也比较大,短短几个字,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多。

但是对于顾青来说,并不是很难。

只是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有一些不太方便。

王夫子就一直站在顾青的身边,看着他一道一道的解题。

说实话。

顾青解题的过程,他看不懂。

但是,顾青写出来的结果,却对上了正确的答案。

这说明,顾青并没有做错。

他在以他悟出来的方法解题,而并非是答案之上所写的那个标准解法。

“全对!”

“而且,也仅仅是半个时辰都不到,就能全部做出来,还能都答对了。”

“你在算学一道上的天赋,恐怕已经是无人能及也!”

王夫子激动不已。

这一次,是真的见到了宝。

当即拿起考卷,带着顾青,直接找到了山长焦竑。

“山长!”

“山长!”

“不得了啊!”

“我们崇正书院出现了一位算学天才呢!”

王夫子不顾崇正书院的规定,在三殿大呼小叫,惊动了好几位夫子。

焦竑也迈步站出来。

“何事?”

他微微蹙眉,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夫子如此兴奋,如此失态。

王夫子大步走上前,直接把考卷递给了焦竑,解释道:“山长,你且看看,这是顾青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解出来的题。”

“这题乃是三年前的乡试之题,而顾青也只是学了算学月余的时间,就能悟出来自己的方法解题了。”

“假以时日,说不定,他还能在此道有不俗的成就呢!”

焦竑可是很少听到王夫子夸赞一个学生。

因为他也知道,算学有多难。

焦竑在后来考上了进士,那也是参加了乡试的,如今也正在学着算学呢。

接过王夫子手中的卷宗,从头看到尾,和王夫子一样,看不懂顾青解题的过程,但是却知道,顾青所写的结果都是对的。

看完了考卷,再看向顾青。

“这些解题之法,都是你悟出来的?”

顾青躬身道:“回山长,是我悟出来的。”

焦竑指着其中一道题,问道:“此题,你是用何等方法来解题?”

顾青直起身,走过去,看了一下题目,然后解释道:“山长,此题之意……。”

焦竑听完,忍不住点头。

“原来如此。”

“竟然没有想到,此题还会有另一种解法呢!”

其他几位夫子见此情况,也是连忙上前,看着题目,看着顾青的解法,想着他刚刚的解说。

也都学会了。

“你可愿意将你所悟之法编撰成册?”

“到时候,我请老师为你作序!”

焦竑很快就有了一个谋划。

那就是捧一个顾青,为崇正书院扬名!

顾青略作犹豫道:“山长,我这解题之法,不过是个人所悟,岂能得耿大人亲自作序?”

焦竑解释道:“术业有专攻,当年,朱世杰编撰《四元玉鉴》而能青史留名,如今你能悟出自己的解法,自当也能开宗立派了。”

“算学一道于我等而言,不亚于登临蜀道。”

“如今,得你之法,便豁然开朗。”

“若只论算学,你所悟之法,足以开宗立派,造福天下学子。”

顾青抿了抿嘴,似乎下定了决心,躬身道:“多谢山长抬爱,顾青愿意把自己所悟之法编撰成册,到时候,还请山长、夫子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