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生的两位首辅(上)
- 欲唤名臣满朝,偏来红颜祸水?
- 作家PcImjd
- 2182字
- 2025-01-05 23:04:17
“景泰八年?”
张居正沉吟了许久后才接受了眼前的情况。
“难道是老夫为民祉积福以致再生一世?”
起初重新来到大明的张居正,起初是这样以为的,但是直到春闱放榜,张居正在榜上看到的悉的申时行和沈鲤名字,张居正发现自己来到景泰八年恐怕另有玄虚。
不过无论怎样,既来之则安之,以自己治国之才,若是再有此二人的辅助,即便自己在景泰一朝,也定做出更大的一番事业,完成自己在万历革新时的遗憾,也能带着大明朝少走许多弯路,正当思虑到此,张居正又在榜单上发现了严嵩的名字。
“难道连严阁老也来了?”
张居正捋着胡须,微微眯眼,这景泰八年,倒真是有趣了。
数日殿试后。
另一间客栈内,客栈的房间很捡漏,严嵩却不在乎,摸索着双手,用温水烫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双手泛红,然后坐在桌子前,桌子上摆着两个馒头,一碗粥和一碟咸菜。
严嵩一口一口的吃着眼前的粗茶淡饭,丝毫没有一丝嫌弃,哪怕掉一粒馒头渣,都要捡起来放到嘴里,最后连碗里的粥也舔净。
这番作态,换做一般人看,根本看不出这是曾经权倾朝野,食过无数山珍海味的大人物。
“进士老爷,您的馒头送来了。”
这时一个小二走到房间门口敲门。
严嵩起身把吃干净的食盒开门递给小二,然后拿过小二用油布纸包起来的热乎馒头,轻轻放入怀里,也不在意这贴身之热,摸出两枚大钱递给小二,然后缓缓关上了门。
小二端着干净的碗碟,把钱收好,等走远才忍不住吐槽一句:“馒头咸菜,馒头咸菜,都中进士了,还天天吃馒头咸菜,脑子读书读傻掉了,我要是能中进士。”
这话却不巧正好让楼梯口的老板听到了:“嘴怎么这么碎,你大字都不认识一个,还敢笑进士老爷,万一殿试这位进士老爷拿了个三甲,到时候你我连给他擦鞋都不配。”
小二这才噤声,低头猫腰赶紧离开。
老板看了一眼离开的小二,然后又抬头望向严嵩所在的那间房。
“这老爷一定是贫苦出身,多年清贫读书才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当官也一定是个好官。”
说完又感叹不已,然后才下楼离去。
房间里的严嵩此时又躺回在床上,双手捂着怀里,即便已经是初春,严嵩依然把怀里的热馒头捂得死死的,不让一丝热气漏出,只有贴身感受着那温度,严嵩才能睡个好觉。
严嵩上辈子活到八十余岁,把持朝野二十余年,什么山珍海味都尝过了,直到自己倒台后,乞讨为生,最后饥寒交弊,死在一个冬日里。
严嵩重新来到大明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东西,他整整吃了8个馒头,惊得店家以为他是饿死鬼投胎。
严嵩这辈子不想再受那种苦了,也不想再享那么大的福了,如果有可能,他只想当个普普通通的官,领几两俸禄,娶一个像欧阳氏的妻子,生几个大胖小子。
伴随着怀中的温度,严嵩缓缓感到一丝困意。
严嵩进入了梦乡,梦中上一世的记忆片段反复浮现。
严嵩也可被视为出身平民,尽管他的祖先在永乐时期曾担任过布政使一职,
但此后家族中再无人步入仕途,追溯至严嵩前三代,无一官半职之人。
因此,到他这一代,祖上积累的朝廷关系和资源都已无法利用。
他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农民,虽以耕作为生,却也热爱读书研习儒学。
全家人都将恢复祖先荣耀、光大门楣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肩上,即便生活条件艰苦,仍旧省吃俭用,为他聘请老师,让他接受教育。
然而,严嵩在年仅十六岁时便遭遇了父亲的早逝,临终前,父亲紧握着他的手,反复叮咛道:
“吾期汝一第,以成吾志,获成吾志,吾目瞑矣。”
(儿子,我期望你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以此来完成我的心愿。如果你能完成我的心愿,那我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了。)
祖父和母亲凭借着几亩贫瘠的土地,历尽艰辛地将他抚养长大。
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读书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遗愿是期望他能考中,严嵩从此更加刻苦读书。
在为父亲守孝三年的丁忧期满后,严嵩参加了乡试,并且一举成功,考取了第十六名,成为了举人!
(虽然被称为乡试,但实际上这是一场省级层面的考试,考中举人的难度相当大,故有“举人如金,进士似银”的说法。)
在通过乡试之后,严嵩继续参加了会试,也就是春季的京城科举考试,最终成功考中二甲进士,位列第三十八名。
在弘治十八年的三月十五日,严嵩以进士的资格参与了由皇帝亲自在奉天殿主持的殿试。到了三月十八日,考试成绩以黄榜的形式张榜公布: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状元顾鼎臣,榜眼董配,探花谢丕;
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崔铣、严嵩、湛若水分别为一、二、三名”
严嵩在殿试中取得了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即全国排名第五,因此被赐予进士出身。随后,他又经过选拔成为了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进一步深造,这里被视为“储备人才的馆阁”。
在正德二年,严嵩完成了庶吉士的学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品级为正七品。
至此,他成功跨越了仕途的重要门槛,正式成为了一名官员,延续了祖先的荣耀,也圆满了父亲的遗愿。
在明朝时期,翰林院不仅是通向权力中心内阁的关键路径,而且是才俊聚集之所。
有明一代,超过九成的宰相职位都是由翰林出身的人担任,这逐渐形成了“非进士难以进入翰林,非翰林则难以进入内阁”的普遍现象。
在那个时代,严嵩正是众多翰林才子中的一员,才华横溢,早年便已显露头角,深受内阁首辅李东阳的器重与期待,仿佛一幅通往仕途顶峰的宏伟蓝图已经在他脚下徐徐展开——从举人、进士、庶吉士,一步步晋升至翰林学士,乃至内阁大学士,最终有望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
然而,严嵩并未沿着那条看似平坦的仕途道路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
严嵩的生平,从历史资料中引用,主要以张显清先生的《严嵩传》引用和参考,在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