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送葬者
- 洪荒:你管这叫截教门徒?
- 四海行者
- 2112字
- 2025-01-09 19:45:06
“太闲了是吧?
给老爷我做一份红烧肉去,要色香味俱全,入口即烂的!”
翠微吐了吐舌头,赶紧跑开。
红烧肉最麻烦了,要炒糖色,要煸炒,还要焖煮。
早知道,就不多嘴了......
李长青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没想到,连个丫头片子都看出来了!
不过还得再等等,现在可不好与帝辛过多接触。
至少,也得闻仲回来或者申公豹入商以后,才好介入朝歌朝局!”
只做造福人族,赚取功德,顺便增强大商国力的事情。
但绝不在大商朝堂,过多的显示存在感。
这是李长青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来,未来的武王伐纣注定会发生。
阐截两教仙人,注定会在人间王朝更替之战里频繁现世,死伤一片。
截教中也注定要有一个人,去做那个,呼唤无数同门前来赴死的人。
真,送葬者!
这个岗位,非应劫而生的申公豹莫属。
李长青没打算抢这位的活计。
二来,权力场最污道心。
帝辛刚愎自大,心狠手黑。
他的很多作为,李长青看不过眼,也不愿搅入他的那些烂事。
只有闻仲,才能对其施加足够的影响。
作为殷商太师,托孤重臣。
闻仲身受帝乙、帝辛两代帝王信任,手握重兵,位高权重,麾下能人异士无数。
且手持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奸佞。
由闻仲来规劝约束帝辛,名正言顺。
李长青自己也干不来规劝进谏帝辛的事情。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灵魂,他注定无法在帝辛这等帝王麾下,上演忠臣死节的戏码。
其三,在这场浩劫里,凡人的力量其实并不重要。
人间的王朝更替之战,充其量不过是这场浩劫的舞台而已。
真正决定这场浩劫走向的,从来不是这个舞台本身。
脑海里转动着这些念头,李长青心里的想法不由更加坚定了几分。
......
王宫,听完了黄飞虎的回禀,帝辛的脸色有些阴沉。
“寡人乃是天下之主。
区区一方外之人,竟然如此自大,置寡人于何处?”
黄飞虎有些艰难的解释道:
“大王......方外之人不通人间礼仪。
然李法师,确实是心系我人族。
望大王勿要怪罪。”
费仲在一旁接话道:
“武成王此言差矣!
我大商太师闻仲,人称哼哈二将的郑伦陈奇,邓九公,张奎等将士亦是奇人,亦曾师从方外之人,倒也没像这个李逍遥这般无礼。”
帝辛闻言,脸色愈发难看。
黄飞虎心里一咯噔。
一个是自己效忠的君王。
一个是救过自己性命的恩人。
他实在是不想两人之间生出嫌隙。
他不敢让费仲继续说下去,也顾不得些许不敬,赶紧开口说道:
“然此刻朝歌城中,流言四起。
此时有仙人入世,献上此等农事利器,正可以此平息流言。
此时,着实不宜在这等小事上过于苛责!”
费仲:“这可不是苛......”
然而,帝辛一挥手,打住了他的话头。
黄飞虎见状,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帝辛沉思良久,眼神闪烁。
他其实并不在乎这个什么李逍遥。
他不过是,不想再有人,继续偷偷议论他在女娲庙里题诗的事情而已。
而这个李逍遥所做的事,正好可以用来破除天降灾祸的谣言。
仙人都来辅佐寡人,何来天降灾祸之说。
想到这里,帝辛很快做下了决定。
“传寡人旨意。
今有仙人李逍遥自海外而来,进献农事利器,大利天下。
特赐其为中大夫!”
黄飞虎这才松了一口气。
......
“你们听说了吗?
有世外仙人入朝歌辅佐大王,进献改良耕犁之法。
据说能够让耕地的速度比之前快五成呢?”
“别听他胡咧咧,我表舅的堂弟的二姑父的侄子,就在司农寺做事。
听说啊,这个新的耕犁,会让耕地的速度,比以前快三成?
现在司农寺正在大批制造,很快,大王就会下发给我们使用了!”
“竟然有如此神奇的耕犁,还是仙人献上来的?”
“可不是嘛,听说,大王和文物百官都亲自试过,那改良的耕犁啊,确实很神奇!”
“不是说,大王亵渎神明,即将天降灾祸吗?
这明明是天降祥瑞啊!”
“就是说嘛,之前那事我从来没信过......”
改良耕犁的消息,在帝辛有意的宣扬之下,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迅速传遍了朝歌的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论话题迅速转变。
无数人都欢呼雀跃。
春耕在即。
对一个农耕文明来讲,没有什么比耕种更能吸引百姓的注意力了!
半个月后,司农寺开始大规模派发新型耕犁。
“嗡!”
一道凡人不可见的金光从天而降。
径直照在城东别院,李长青的身上。
“左盼右盼,我的功德,终于发下来了!
原以为,帝辛决心推行曲辕犁的时候,就能发下来的。
没想到......”
李长青心里一阵激动。
俨然一幅,领第一份工资的既视感。
至于抱怨,那是万万不敢有的。
开玩笑,还想不想在洪荒混了!
能有就好!
看着自己元神周围的浓郁金光,李长青傻乐了好一阵。
安全感,这不就又增加了一分嘛!
“下一份功德,至少要拖个一年半载才行!
反正封神大劫,至少得持续十几年。”
李长青心里,暗暗做好了规划。
毕竟,一次性弄太多功德,那也太扎眼了!
黑户就要有黑户的自觉。
闷声发大财,尽量不惹人注目才是王道。
......
时间来到四月份,商国之内,春耕按时启动。
四月末的一天,黄飞虎再次来到了城东别院。
一同前来的,还有两个五六十岁,衣着华贵的老者。
其中一个,圆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
乃是大商丞相,商容。
另一个,脸色白净,满脸正气。
王叔比干。
李长青佯做不知。
总不好直接说,自己灵觉能笼罩整个朝歌城的范围。
朝歌城所发生的一切,自己都了如指掌。
毕竟,没人喜欢被监视。
黄飞虎大踏步走进院落,含笑解释道:
“法师,我来为你引荐一下,这是商丞相和亚相王叔。”
李长青闻言,含笑起身,作了一个道揖。
“原来是当朝丞相和亚相当面。
贫道李长青,见过两位大人!”
论起来,他毕竟也是商国的中大夫。
名义上,商容和比干,都算是他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