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汴京上空的月华总会无端消失不见,每次都会搞的玉虚宫上下如临大敌,又咬牙切齿。
因为这个偷月华的小贼行动极为迅速,每次搜刮,都会搜刮地干干净净,留下一大片真空地带,且就是在景室山这一片。
咱就是说你薅羊毛老盯着一只羊,换了谁那都憋着一肚子火。
而随着时间规律被摸透,玉虚宫的门人已然对这个夜猫子有了细致的猜想。
这小子八成是个赴京赶考的学生,因为丫生活作息都不带变的。
出现的时间也和考生抵京的时间重合,只不过不知道是哪个州府的人罢了。
更让他们恼火的就是掌教老爷的态度,居然不允许他们调查,这里面的事情就很值得玩味了。
直到都试开考的前一天,十二位二代弟子才有了明确的暗示,之所以明确,是因为老君的那道法旨,而暗示则是这道不寻常的法旨背后的意义。
明黄色的锦缎代表八景宫,八景宫一脉单传,至今只有大老爷一人。
而法旨上那道神符,主要构成是十个小圆圈,其中八个围成一圈,两个在当中,如同两朵梅花重叠,梅花阵符。
这道符必须配合相应阵法,才有实际效用,作为暗号时,有对应的成诗,意思就呼之欲出了。
“梅花朵朵重重开,古人传来二道梅,昔日良玉重台别,拜相登台现奇才。”
联想到掌教老爷的反应,各个二代弟子不再有抵触情绪。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总一般,既然有可能是八景宫的师弟,就当粉笔字擦掉了。
道试属于都试过后的终试环节,一般四月份开始,而眼下虽然定下题目,时间还早。
碧游宫印好试卷后,交由玉虚宫出面,和朝廷交涉更换题目,虽然有些波折,好在最终还是更换了。
-----------------
没有麻烦找上门,张启文的汴京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来到一个节点。
今天是大宁朝的国考,是的,都试才是真正的国考,府试只能算地方上的考试,筛选出人才输送给朝廷,而合格的考生,会在两个月后再参加终试,来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然要数各个地方报上来的推荐名额,他们要去争取的是那直入最高学府的五个名额,这看似是五十个州府顶级天才的展示,实际也是整个大宁最高荣誉的争夺。
清晨寅时未至,张启文就被汪洁叫醒,开始洗漱用饭。
看着对方兴奋的样子,他心里清楚,这妮子估计一晚都没睡,纯粹躺在床上等天亮,而张启文自己对睡眠的需求已经不高,如果不是生活习惯如此,他可以不眠不休好几天。
元神带来的好处着实可怕。
国考对于汴京城的老百姓来说,也是相当难得的热闹,过年的喜庆年年都有,榜下的众生百态三年才有一回,所以两人很顺利地吃到了颇具特色的早餐。
把糯米捣碎,做成黏软弹牙的饼子,里面根据爱好放上各种蔬菜和肉食,如果愿意,还可以夹上小半根油条,卷成筒状,最后从上往下倒入一勺肉汁,这种传自南方的小吃被称作糕头,有高中头名的寓意。
马车是提前预定好的,车夫自然知道两位雇主的身份,早早就等在了客栈门口,二人吃完早饭,就从东南城区驶向城南。
初时还算通畅,等到了青龙街和朱雀街交汇的十字路口,马车便死活挤不进去了,张启文撩起窗帘向外探去,上百辆马车进不去出不来,堵的水泻不通。
无意间瞥见了一间开着大门的小院,心说这么早起来拾掇菜地的农民,这家老人也真是朴素,还有把院子土翻出来当菜地的,那能种多少东西?真是活久见。
等了一刻钟,汪洁眼见堵在原地进退不得,索性直接拉起张启文,下车步行,好在时间尚早,俩人身上的学子服是最好的通行证,看热闹的百姓主动让出一条缝供两人通过。
-----------------
学院内的景致暂且不提,因为再好看也跟张启文没多大关系,他是为了两个月后的道试资格来的,假如通不过,也没有机会留下来欣赏。
都城的学院占地极大,好在作为大宁的牌面,很贴心地为赶考的学子准备了路标。
跟着路标指引,张启文很顺利地找到了场地,坐在单独的隔开考间内,看着形似牢笼铁栅的,也不知隔壁谁紧张地先拉了一坨,味道那么冲,得亏是只考一天,还能提前交卷去考射箭,多待一刻他都受不了。
汪洁作为推荐生拥有单独的考场,张启文左手不自觉摩挲着,但是刚才掌中的柔夷抽走得太快,没留下任何痕迹,让他的内心仿佛空落落地。
木栅栏之间的缝隙不大,仅能勉强通过手掌,阳光透过其中,映到桌案上,再渐渐转移,最后照亮他的面庞。
温暖柔和,让人不禁迷失其中,终于有人受不了那股味道,恶臭的马桶被巡查的考官拿了出去。
开考的铃声从学院内部响起,带着清脆悦耳的节奏。
学院占了城南地区接近一半的土地,正常的铃音自然不可能覆盖偌大一个学院,这是某种法器,脱离了常规范畴,据说这件法器是学宫花了大价钱打造的。
考卷顺着栅栏间隙递了进来,张启文顺手接过,现在是阅卷时间,还不能答题,相继有考生翻阅的声音传来,夹杂着些许倒抽冷气和粗重的呼吸声。
张启文跳过文科,翻到了数科的试卷,只见上面印刷着一行小字,不足百字:
“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带回三十文,中女四日一归,带回二十文,少女三日一归,带走三十文,今日长女和中女相会,家中余钱百文,问三女何日相会?届时家中余钱几何?”
经典的应用题,先求最小公倍数,然后是一池水边放水边进水的组合计算,这不是一眼答案?
这比袍哥出的题目还要简单啊,随便找个正常人,一天一天数也能数明白,这怎么看出考生的素质?比速度吗?
可这三科是一起发下来的呀!
张启文不相信作为国考会是这样的水平,他耐着性子又从头把题目读了一遍,生怕漏过一个字。
原来如此,答案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