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逐渐发酵

中午,教师食堂。

肖健跟张老师一起,与科协领导通了好长时间电话,所以时间上稍微耽误了一会。

电话中,科协领导认可了肖健“自证”的想法,并且约好了明天上午10点到科协大厦去现场面试。

虽然事态尚未发酵,能够收割的流量并不多……但好在科协的领导也邀请了相熟的记者,估计能在本地媒体上稍微提那么一嘴。

虽说中海本地的融媒体只有几万粉丝,但这好歹也是官方媒体不是?流量多少暂且不提,至少有这面大旗总算是聊胜于无。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肖健来得稍微晚了一些,结果却发现孟薇和刘伟的神色都有些不太对劲。

“怎么了?怎么都耷拉着个脸?”肖健拉开凳子坐了过去。

“你自己看吧……”刘伟将手机递给了肖健。

肖健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本校的学生论坛,可是里面却有不少顶着IP的游客跑过来发帖。

【天才!初试97分复试吊打职业大佬!】

【成绩断层第一却基础不牢?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震惊!为了拿到第一年轻的学生居然做了这种事!】

【每天占用无人教室,原来这间教室竟然是考场!?】

【……】

大量震惊体的帖子排队出现,以至于让肖健恍惚以为自己看到了某个远古时代的浏览器的风格……

不用看也知道这些文章肯定都是攻击自己的。

但肖健还是点了进去……倒不是他有什么自虐倾向,他只是很好奇这些人究竟是如何带节奏的。

可惜,帖子的内容却令他失望了。

下面的回复清一色的“顶”、“马克”、“吃瓜”等等,而且发帖的人也都是顶着ip的“游客”。

也就是说,这些无法注册学校论坛的发帖人,多半都是外来者。

学校论坛这种地方平日里都是半死不活的,即便有些学生在上面讨论问题也多半都跟学习有关。

至于吐槽、约玩、抄作业什么的行为,那当然是要放在各自的微信小群里交流的,放到这种学校“公共场合”那岂不是等着挨抓吗?

可这突如其来涌入的外校流量,却将死水一潭的学校论坛搅成了一锅粥。

10个帖子里面有8个是在带节奏的,剩下的两个则是在抱怨“给我干哪来了?”,“这还是学校论坛吗?”。

“这帮人,就是嫉妒!”孟薇颇有些恼怒。

“健哥,怎么办啊?”刘伟担忧的问道。

“随他们去吧……”肖健摇了摇头,“要不是明天就结束了,我还希望他们闹大一点呢!”

“为什么?”刘伟一愣,没想到肖健居然是这种态度。

“不为什么,为了流量呀!我现在缺的就是流量。”肖健笑了笑,也没多做解释。

“……你需要流量?”孟薇似乎若有所思。

“嗯,我那款游戏你们都知道的,等它完成之后我准备顺势上架开始销售……初期的流量越大最后能拿到的销量就越多。”

“那……要不要我帮你宣传宣传?”孟薇说着点开了手机。

“那怎么好意思?”肖健连忙摆手。

孟薇想了想说:“反正这套舞蹈动作也是你设计的,引来这么大流量我也没什么用,不如分你一点?”

“那就谢谢了,不过还是等我拿到第一之后吧,到时候再帮我宣传……现在立即宣传的话容易模糊信息焦点。”

“什么意思?”刘伟不解。

“意思是我现在要先扮演‘被误解的天才’,等这份流量彻底吃进嘴里,孟薇再给我引流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不然两件事一对冲,反而流量就分散了。”

“懂了……”

虽然刘伟嘴上这么说,看着他懵懵懂懂的样子显然还是稀里糊涂。

“不聊这些了,聊聊进度吧……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得用作品质量说话。”

……

肖健的逻辑是没问题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其最终质量都是最重要的。

至于其他的东西,与最终消费作品的受众毫无关系,一般情况下他们也完全不会关心。

但就连肖健都没想到,仅仅是一晚上的发酵,本地的热搜第十五名就变成了【逆天高分!究竟是天才还是作弊者?】

下面的副标题是:某计算机大赛惊现逆天高分,内部人员透露其得分者前一天还在跟其他同学一起背基础题!初试成绩勉强达到97分,可复试却直接飙到784分的超级高分!远远高出第二名将近100分!

这一上了热搜可就不得了,全国各地的吃瓜群众可就都跑过来围观了!

热搜下面的发言那叫一个阴阳怪气:

“又是哪家的二代跑来拿咱们普通人当哥布林刷来了?打怪涨经验快是吧?”

“初试只有97分,那他是怎么通过的呢?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黑幕?”

“必然有黑幕!不然能上热搜吗?”

“楼上的两位睿智,人家初赛最高分100分,97分不错了……”

“初试100分满,复试1000分满?这都什么脑残设定?”

“……回楼上的,基础问题有满分,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

“什么玩意看不懂!反正就是有黑幕!”

“对!黑幕!不用看就知道是黑幕!哪有人第一比第二高100分的?”

“就是说啊,第一第二应该伯仲之间才对,越往高走分数就咬得越紧!你知道我们省差1分能差多少名吗?至少2000名!第一比第二高100分根本就不可能!”

“……你这个认知水平,我也不好跟你说什么了,但凡你了解一下赛制你都不会有这么脑残的发言!”

“急了急了!开始人身攻击了?石砸狗叫,汪汪汪……”

“……”

理智的声音不是没有,但很快就被淹没在极端网民的口水中了。

考试、黑幕,“明显的破绽”,这几乎完美命中了普通网民最喜闻乐见的“审判”情绪。

不公平的黑幕必须得被审判!

比热搜更热闹的是某些短视频网站……一些AI配音,再加上AI文案,最后再搞个震惊体的标题。

尽管单个视频的播放量并不理想,但随着视频号矩阵一起开始推送同类型的视频,被短视频算法侦测到大量流量后,这些矩阵号的视频就开始渐渐被转发给正常用户。

如此巨大的“不公”面前,所有人都仿佛感同身受,贡献出了自己的播放和点赞。

随着数据继续上升,这类型的视频也开始陆续扩圈……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