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舆论

投稿后的日子,苏晓晓满心期待又忐忑不安。每天,她都无数次刷新邮箱,盼着出版社的好消息。终于,在一周后,国内顶尖的“文澜出版社”向她抛出橄榄枝,表达了强烈的出版意向。可合同条款商议时,却起了分歧。

出版社编辑诚恳道:“苏老师,您的作品质量上乘,只是市场对这类深度题材接受度存疑,我们建议删减部分情节,增强商业性,这样销量更有保障。”苏晓晓眉头紧皱,坚决回应:“这每一处情节都是精心构思,对主题表达至关重要,删减会破坏作品完整性。我创作不是只为销量,更想传递思想。”双方僵持不下,合作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苏晓晓作品要出版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文学圈引发热议。部分作家赞赏她的创作勇气,可也有声音质疑她“曲高和寡”,称这类作品脱离大众喜好,难以掀起波澜。网络上,一些读者在论坛讨论:“苏晓晓之前虽获奖,但这次题材太晦涩,估计会扑街。”面对这些负面舆论,苏晓晓压力如山。

杨煜时刻关注着她的状态,安慰道:“宝贝,别被外界声音干扰,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在杨煜陪伴下,苏晓晓决定主动出击,联系一些文学评论家,分享作品大纲和创作初衷,寻求支持。知名评论家林老读过后,大为赞赏,在个人专栏发文力挺:“苏晓晓这部作品,是对人性深度挖掘的佳作,突破当下文学创作的浅薄,值得期待。”这篇文章如重磅炸弹,引发新一轮讨论,不少读者开始对作品好奇。

而在与出版社的谈判中,苏晓晓提出一个折衷方案:在保证核心情节完整的前提下,优化叙述节奏,增强可读性。出版社被她的诚意和专业打动,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

然而,就在签订合同的第二天,网络上突然出现一篇长文,指责苏晓晓在创作中借鉴其他作品的架构,虽未明说抄袭,但暗示意味十足。文章迅速传播,苏晓晓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