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给一家人报名下乡
- 年代好孕,随军后被糙汉掐腰宠
- 莫羽落yl
- 2049字
- 2025-01-27 20:17:27
“应该不知道,咱们又没说。”
经方亚美这么一说,方耀祖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其实,他才是方家最想让方亚兰死的那个人。
出了大院,方亚兰和路红枣又走了好远,才停下来。
路红枣一刻都等不及的说道:“兰兰,你家里人帮你报名下乡的事,你知道么?”
“路姨,她们帮我报名下乡了?”
方亚兰皱眉,该死的一家王八蛋,没事找事,闲的蛋疼,这是找抽呢。
她真是下手轻了。
“你周叔在知青办上班,他也是昨天下午才知道的,我已经让他去问了,如果能把你的名字从上边撤下来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我们再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你弄到附近的乡下,你一个姑娘家家的,跑那么远,我们不放心。”
“路姨,我下乡地点在哪?”
“好像是雪城下边的一个小县城,具体是哪里,得到了才能确定。”
方亚兰满脸感激的说道:“路姨,这事我知道了,今天真的要谢谢你们了,要不然我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咱们娘俩这是有缘分,说谢就太见外了,你要是没事,就跟路姨回家,我家老太太这几天,天天在家念叨你,我这耳朵都起茧子了。”
方亚兰说道:“正好我也想周奶奶了。”
“成,咱回家,今天中午咱们包饺子吃。”
回周家的路上,方亚兰找了个借口让路红枣先回去了,她拐去供销社买了两瓶罐头,还有老人能咬的动的饼干。
另外,还从空间拿了一斤上好的五花肉。
方亚兰来到周家的时候,路红枣看到小姑娘手里提这么多东西,又是心疼坏了。
这么善良懂事知恩图报的一个丫头怎么就摊上这样的爹妈了?
而且这么些东西估计花了不少钱,小姑娘本来就不富裕。
不行,她得找个由头把钱贴补回去才成,路红枣想着。
方亚兰把东西放下就过去帮忙包饺子了,韭菜鸡蛋粉条馅的,这饺子刚包完,周文辉就下班回来了,只是脸色看上去有些不好。
一个被窝睡了那么多年,周文辉放个屁,路红枣都能猜出来他今中午吃的是什么,见他脸色这么差,路红枣心里一咯噔:“老周,不行么?”
周文辉摇摇头:“不行,名单已经定下来了,两天后就出发,时间太急了,连我这个知青办主任都改不了。”
路红枣不死心的继续问道:“下乡的地方也改不了?”
周文辉还是摇摇头,路红枣的脸色瞬间变的难看起来。
虎毒还不食子呢,这姓方的一家人连那不通人性的畜生都比不上,真是该死。
就在这时,方亚兰端着刚煮好的饺子过来了,周文辉夫妻二人立马收拢心思,脸上挂着笑,帮着一起去端饺子。
饺子蘸醋,越吃越有,可饭桌上的气氛却异常沉默,就连周奶奶都感觉到了,等吃完饭,趁着方亚兰去厕所的空档,她找到儿子儿媳问道:
“一个个都怎么了?皱着一张苦瓜脸,难道是兰兰下乡的事情有什么岔子?”
路红枣也知道瞒不过她,于是把这事儿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等方亚兰上完厕所回来,就见周奶奶坐在椅子上直抹泪,她心下一慌的走上前,忙问道:
“奶奶,你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你怎么哭了?”
“丫头,你命苦啊……”周奶奶拉着方亚兰的小手,满是心疼。
命苦?她命不苦啊!方亚兰小小的脑袋瓜里闪着大大的疑惑。
路红枣被方亚兰一脸迷茫的样子给萌化了,赶紧解释道:“兰兰,老太太知道你要下乡,有些舍不得你。”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方亚兰在心里感慨完,赶紧安慰周奶奶,左哄右哄下,才将周奶奶哄好。
“你这丫头,就这么说定了,到了乡下,一定要记得给我这把老骨头来信。”
“奶奶,一定一定。”方亚兰看着孩子气的周奶奶,笑意直达眼底。
一旁的周文辉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方亚兰,心里更加愧疚:“兰兰,都是叔叔没本事,帮不上你什么忙。”
“周叔,你和路姨帮我的已经够多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了。”
对周家的人,方亚兰心怀感激。
方亚兰下乡的时间非常仓促,后天下午就得出发,眼下所有东西都没准备,方家那边更不用说了,肯定一根毛都不会帮她准备。
方家不上心,那她们周家来准备。
下午的时候,路红枣和周奶奶带着方亚兰去了供销社。
周奶奶考虑到乡下蚊虫鼠蚁多,没有蚊帐可不成,花了一块二毛钱买了一顶白色的蚊帐。
另外,还买了红棕色的人造革皮箱用来装衣服,手电筒、搪瓷杯……零零散散的一大堆。
最后,还有一本农村卫生知识手册,据售货员说,每个下乡知青手里都握有一本这样的书。
钱票都是路红枣抢着付的,从供销社出来,方亚兰就将买东西花的钱和票还给路红枣,路红枣不肯要,还让她把钱收起来。
最后,无奈的方亚兰只能把钱票又揣回兜里,想着等下次有机会了再说。
总之,这钱她是一定要还回去的。
她现在也不好跟她们说自己从范国明那里坑了几百块钱,她现在是不缺钱花的。
而自己的随身空间里什么东西都有,其实她就算是空着手去下乡也行。
只是周家的一片好心,方亚兰也不好去辜负。
不过她在周家的桌子上搁了五十块钱。
好人总归是要有好报的。
眼下,离知青办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
一路上,方亚兰紧赶慢赶的回了家,跑的满头大汗。
方亚美和方耀祖不知道跑去哪里玩了,都不在家,正好方便了方亚兰。
在方亚兰翻箱倒柜,一通乱找下,总算把方远藏在床底下的户口本找到了。
方亚兰稍微瞄了两眼,在确定是真的户口本后,就将它揣进兜里,麻溜的跑去知青办。
此时,距离知青办下班还有半小时。
“同志,我是来帮我家人报名的,我们一家五口,全报名,请把我们派到祖国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