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味》之《妈妈做的新年年糕》

《妈妈做的新年年糕》

在我的记忆深处,新年总是和妈妈做的年糕紧密相连。那一块块年糕,不仅仅是食物,更像是承载着家庭温暖、传统和新年希望的载体。

我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镇家庭,房子不大,却充满着温馨。那是一座有着青瓦屋顶的小院,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桂花树,每到秋天,满院的桂花香。妈妈就在这个小院里,用她的双手为新年准备着各种美味,其中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年糕。

每到腊月,空气中就开始弥漫着新年的气息。妈妈会提前挑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开始准备做年糕的材料。做年糕的米是很有讲究的,妈妈总是会亲自去镇上的老米铺,挑选那些饱满、晶莹的糯米和粘米。她会仔细地查看米的色泽,用手捻一捻,感受米的质地。米铺的老板是个和善的老人,他知道妈妈每年都会来买做年糕的米,总会笑着说:“老妹子,你又来挑米做年糕啦,你做的年糕肯定是这镇上最香的。”妈妈也会笑着回应:“大哥,新年嘛,孩子们就盼着吃年糕呢。”

买好米之后,妈妈就会把米带回家,仔细地淘洗干净。她会把米放在一个大木盆里,用清凉的井水一遍又一遍地冲洗。我在一旁看着,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洗这么多次呀?”妈妈会耐心地告诉我:“宝贝,米洗干净了,做出来的年糕才会白白净净,口感也好呢。”洗完米后,妈妈会把米浸泡在水里,浸泡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要恰到好处。

接下来就是准备其他的配料了。红糖是必不可少的,妈妈会去镇上的杂货店买那种最纯正的红糖。她会把红糖拿在手里,仔细地闻一闻,确保是那种有着浓郁蔗香的红糖。除了红糖,有时候妈妈还会准备一些红枣和核桃。红枣是妈妈从自家院子里那棵枣树上摘下来的,经过晾晒后变得皱巴巴的,但却充满了香甜的味道。核桃则是从山里亲戚家带回来的,每一颗都饱满厚实。

当米浸泡好之后,妈妈就会把米沥干水分,然后带着米去镇上的磨坊。磨坊里有一台古老的石磨,它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有些斑驳。磨坊的师傅看到妈妈来,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又来磨米做年糕啦。”妈妈笑着点点头。石磨缓缓转动,米被一点点地研磨成细腻的米糊。我在一旁看着,觉得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那些坚硬的米粒转眼间就变成了白白的米糊。

米糊磨好后,妈妈小心翼翼地把米糊带回家。这时,家里的厨房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妈妈会在灶膛里添上柴火,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妈妈专注的脸庞。她先把锅烧热,然后倒入一些油,油热起来后,就把米糊倒入锅中。随着米糊的倒入,锅里发出一阵“滋滋”的声音。妈妈会不停地搅拌米糊,防止它粘锅。

如果是做红糖年糕,妈妈会在这个时候加入红糖。她会把红糖慢慢倒入锅中,随着红糖的融化,米糊的颜色逐渐变成了诱人的焦糖色。那股甜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我在一旁忍不住地咽口水。妈妈一边搅拌一边笑着说:“小馋猫,还没做好呢。”

要是做红枣核桃年糕,妈妈会先把红枣去核切碎,核桃也碾碎一些。当米糊差不多成型的时候,她就把红枣和核桃加入进去。红枣的甜和核桃的香与米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味。

在搅拌的过程中,妈妈会根据米糊的状态来判断年糕是否做好。当米糊变得越来越浓稠,最后可以在锅里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年糕就基本做好了。妈妈会把年糕从锅里铲出来,放在一个干净的案板上。年糕还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妈妈会笑着揪下一小团,吹凉后递给我。我把年糕放入口中,那软软糯糯、香甜可口的感觉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妈妈,太好吃了。”我含糊不清地说道。妈妈看着我满足的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糕做好后,妈妈会把它分成几块。有的年糕会被做成各种形状,比如圆形的年糕象征着团圆,方形的年糕象征着稳重。妈妈会用一些红色的食用色素在年糕上点上几个小红点,瞬间让年糕变得喜气洋洋。

新年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就会端出年糕来招待。客人们品尝着妈妈做的年糕,都会赞不绝口:“这年糕做得真地道,又香又糯,比店里卖的好多了。”妈妈听到这些夸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做的,就是图个心意。”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去了外面的城市读书、工作。每到新年,我最想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年糕。城市里也有卖年糕的,可是那些年糕吃起来总是缺少了那种家的味道。

有一年新年,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在电话里,妈妈的声音充满了遗憾:“孩子,新年吃不到妈妈做的年糕了。”我安慰妈妈说:“妈,没关系的,等我下次回来再吃。”可是挂了电话后,我的心里却空落落的。

后来,我在城市里的一个小巷子里发现了一家传统的点心店。店里的师傅在做年糕,那制作的过程让我想起了妈妈在家做年糕的情景。我买了一块年糕尝了尝,虽然味道还不错,但还是没有妈妈做的那种温暖的感觉。

再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在新年的时候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看到我回来,妈妈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孩子,你回来得正好,妈妈刚做好年糕呢。”

我走进厨房,看到案板上那熟悉的年糕,心中充满了感动。我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揪下一块放入口中。那种熟悉的味道瞬间涌上心头,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些充满幸福的新年时光。

妈妈做的新年年糕,是我心中永远的美味,它承载着我对家的思念、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妈妈无尽的爱。它是一种传统的延续,也是家庭温暖的象征,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那独特的味道。

在我结婚之后,我把妈妈做年糕的手艺学了过来。我想把这份家庭的温暖传递给我的孩子。新年的时候,我会像妈妈当年一样,精心地准备材料,认真地做年糕。我的孩子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就像我小时候看着妈妈做年糕一样。当孩子品尝到我做的年糕时,那满足的表情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妈妈做的新年年糕,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地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成为我们家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家庭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