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们的传承

我知道了他叫泠春,是杭州本地人。他也知道了我是独自从宁波来到杭州一睹富春盛世的高中生。

“来杭州怎能不去西湖呢?西湖边上可是有许多蕴藏文化的宝藏风景呢!”在我们相识的第二天,泠春就兴致勃勃地拉我去游西湖。

夏之日,绿意浓。而草薰薰,木欣欣,则可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只见山色如峨,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泠春。”

“嗯?”

“孤山侧......不是有西泠印社吗?我想去看......”西湖畔的风,濛濛乱扑行人面,我早已“神醉”了。

“知道啦。小柠,那儿好像有人唱越剧呢!听不太清......过去看看!”泠春的脸很是生动,拉着我就往一个人多的地方跑去,全身洋溢着少年青春,如树一般充满生命活力。

“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我只为,惜惺惺,怜同命,不教你陷落淤泥遭蹂躏……”年轻女子身穿唯美古裙,粉色丝带飘飘若仙,嗓音婉转凄凉。

我向来不太喜欢听咿咿呀呀、不知所云的传统戏曲,但不知是这西湖景,还是西湖情,刻在血脉里的DNA竟开始跳动。刚想问泠春这是什么曲子,他却自己慢慢吐出几个字:

黛玉葬花。

“哟,小朋友不错嘛,”前面那个老爷爷笑呵呵地转过身来,“前头还唱了《柳毅传书》呢。劝君子,临行更尽酒一盅;愿与你,再向人间陌路逢。好啊,现在的年轻人,传承薪火真是好啊。”

“对了,你们着急忙慌,是想去西泠印社吗?”见我俩都重重点头,他也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这西泠印社,专攻金石篆刻,这可是一门书法与雕刻艺术相结合的技艺。方块大的印章,既能刻书法,又能构绘画,可以说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啊。西泠印社内还有一座中国印学博物馆,这也是我国的第一座印学博物馆,小鬼们可以定要去看看哦。”

我不知道泠春是否也知道这些,但他始终站得笔直,很认真的听着,宛如一棵孤傲挺拔的树。

“知道了,一定去看。”他拉着我微微冲长者颔首,随即又偏过脸来冲我挑眉。我会心一笑,搭上他的肩,与他轻快而去。

走进西泠印社,园林建筑古朴典雅,艺术氛围浓郁厚重。翠叶藏莺,朱帘隔燕,曲径环绕,处处皆景。柏堂、竹阁、仰贤亭、四照阁、观乐楼、华严经塔等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我轻轻推开四照阁的窗户俯视西湖,微风骤起,令人思绪荡漾。泠春如卷云无声拂动晚霞般轻抚室外摩崖林立的石刻,背后乔木绿植青翠欲滴。远看去,他就远山树林融为一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