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则的实质是什么?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某种对于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的金科玉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80/20是反直觉的,我们的直觉常常这样认为:
——所有的产品是一样重要的;
——所有的顾客是一样重要的;
——所有的投入是一样重要的;
——所有的原因是一样重要的;
……
因此,人们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假设:50%的投入将会获得50%的产出。
这种深植人心的“50/50谬误”,与事实往往不符,常常诱导人们误入歧途。
80/20法则主张,当我们检查和分析两组因果有关的资料时,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一个不平衡模式。这种不平衡可能是65/35、70/30、75/25、80/20、95/5或99.9/0.1,或是其他任何一个组合。
概率理论告诉我们,所有80/20法则所揭示的不平衡不可能都是随机发生的,应该有一些更深奥的规律或原因隐藏于80/20法则背后。
为此,帕累托陷入苦思,想为他的发现找出一套合理的理论解释,但最终也没有发现具有说服力的理论。
后来混沌理论的发展为80/20法则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混沌理论与80/20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混沌理论指出,在看似紊乱的现象背后,有一种可预测的非线性关系。这种可预测的非线性关系,经济学者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称之为“神秘”、“怪诞”和“精确得可怕”的东西。
80/20法则与混沌理论都揭示了世界的不平衡状态,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支配着这个奇妙的世界。
“80/20分析法”和“80/20思考法”
80/20法则究竟能带给人们什么呢?
它可以教给人们独特的思考方向与分析方法,可以让人们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明智的行动。
那么如何运用80/20法则呢?
有两种从80/20法则中衍生的好方法,即“80/20分析法”和“80/20思考法”。
80/20分析法是以系统、量化的方法来分析因果,也就是以量化方式对原因、投入、努力与结果、产出、报酬等勾划出一个精确的比例关系,把它转换成百分比的数目后,就能获得一个近似的80/20关系。
运用80/20分析法,要先假设有80/20关系的存在,然后搜集事实,进行统计分析。这是一项实证程序,可能导出各种结果,51/49至99.9/0.1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这些结果都显示了不平衡的关系。
80/20思考法比80/20分析法好用,而且速度更快。不过,在你对估计有疑虑时,80/20分析法就可以派上用场。
我们所说的80/20思考法,是将80/20法则用于日常生活的非量化应用。80/20思考法和80/20分析法一样,我们一开始先假设,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有一种不平衡的关系。但是,我们不需搜集资料来分析这个关系,而是大略估计它。
80/20思考法比较广泛,它是一种不太准确而且属于直觉式的程序,包含诸多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正是这些思维方式和习惯,使我们设定了哪些东西是造成生活中重要事物的原因。80/20思考法让我们能辨认出这些原因,并借以重新运用资源,进而改善问题。
80/20思考法需要你去搜集资料,也不必认真去测试你的假设能否成立。因此,80/20思考法有时候可能会产生误导。
“80/20分析法”和“80/20思考法”是80/20法则衍生出来最有效的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下列的一些建议有助于你应用80/20法则:
——奖励特殊表现,而非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
——寻求捷径,而非全程参与。
——练习用最少的努力去控制你的生活。
——选择性地寻找,而非巨细无遗地观察。
——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
——只做我们最能胜任,且最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
——当我们处于创造力巅峰,幸运女神眷顾的时候,务必善用这珍贵的“幸运时刻”。
没有任何一种活动不受80/20法则的影响。若想成为运用80/20法则的专家,你需要发挥你的创造力,积极观察,并经常使用它!